家住天津河东区中山门新村的张凤亮是个刺绣迷,自从12岁看到舅妈的刺绣作品起便爱上这门艺术。43年来他吸取中国传统刺绣18种针法之长,以苏绣和湘绣绣法为主,创作作品几千幅,其中不少获得市级、区级大奖。
张凤亮在创作刺绣,周围摆满了他的作品
29日下午,笔者在张先生家中见到了他的作品,内容从花鸟鱼虫、山水、走兽到神话传说不一而足。
张先生指着一幅长约2米、宽约1.5米的猛虎下山图说,除了虎的红色眼睛和白色四蹄,其他部分是用一整根三色线绣下来的,只用三色线本身颜色深浅表现出虎全身从浅黄到深黄的色彩变化。
张先生介绍,根据绣制内容不同,要进行“掐线、捻线、引线、劈线、挑线”等处理。在十八仙女巡天图和八仙过海图中,张先生分别采用了劈线和挑线表现人物眉毛的质感。
“这幅十八仙女巡天图形制(形状和构造)较小,仙女们脸比较细腻,细小的眉毛不宜用原线来绣,必须劈线,即把一根线劈成三股再绣。而八仙过海图中八仙之一铁拐李眉毛较粗,绣好后要用针挑出毛茸茸的质感,避免显得发亮、生硬。”
张先生告诉笔者:“除了对线的处理外,针法的重要功能在于通过控制针的走向来表现凹凸感,比如体现铁拐李肚子的立体感。”
张先生说,小时候,有一次舅母正在做的刺绣吸引了他,从那以后他就爱上了这门艺术。从12岁第一次刺绣,到现在已经43年了,作品也从最开始平面单色的“绣花”,发展到现在多层次、立体感的“绣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