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学院 > 十字绣专题 > 十字绣新闻 > 正文
民间艺人黄永珍:双龙刺绣 绣出多彩人生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十字绣专题-十字绣新闻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正月里来闹元宵,给郎绣个花荷包。荷包带在哥身上,哥哥把妹放心上”,这是过去未婚女子在绣花时常唱的曲子,可以说,中国民间刺绣是妇女们表达感情所创造的艺术品。在宜宾县双龙镇,这里的妇女就凭着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心灵手巧,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剌绣文化,虽然它不如湘、蜀、苏、粤绣那么精湛,但是也有着光辉的一页。该县双龙镇捧印小区63岁的黄永珍老人便是双龙刺绣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

  据悉,双龙刺绣始于清朝末期,主要以构图美观和夸张,造型独特和色彩丰富而闻名,广泛应用于状元帽、花枕头、帐帘等穿戴及装饰品中,所绣植物常有螃蟹花、凤尾草、百合、兰花;所绣动物主要有龙凤、蝴蝶、喜鹊、鱼等,采用挑花、套花、绞花等多种方式绣出一块块美丽的图案。

  黄永珍老人拿出一件自己刺绣作品告诉记者:“传统刺绣一定要有耐心,一针都不能马虎,开个小差线就不平整了。”与十字绣不同,传统的刺绣没有彩色的图纸,所有的绣线都是“绣娘”根据个人喜好自行搭配的。她所绣的作品,都是自己设计的图案,自己搭配线条色彩。老人的刺绣作品虽然年代久远,有些褶皱,但记者看见色彩非常艳丽,如果不是因为白色的衬底已经泛黄,真会让人误以为是刚刚绣好的。

  据黄永珍老人介绍,她是20多岁开始学刺绣,那时家里很穷,丈夫又犯法入狱,黄永珍拖着五个孩子,连补衣服的布料都没有,到婶婶家去找了一顶废旧的罗汉帽来补衣服,当她发现这顶废旧的罗汉帽上竟有精美的双龙刺绣图案时就想:“我也能绣出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刚开始学的时候黄永珍的双手很快就磨起了泡,而且绣出的作品还是疙疙瘩瘩、坑坑洼洼的,直到手指磨出了老茧,刺绣也一天一天利落平整起来。老人回忆道,那时家里穷,每绣一块布,每下一针都不敢马虎,有时绣的不满意,还会偷偷流泪,想着家里的五个孩子,连补衣服的布料都没有,绣的不好就太浪费布料了,但心里想着刺绣这门手艺能养家糊口,又含着泪水一针一针学下去,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刺绣是陶冶情操,而我学习刺绣完全是生活所迫。

  在婶婶口传心授下,黄永珍知道了刺绣的针角很有讲究,线条要做到哪里来就哪里去,同时还得数纱,每针都要横三顺三数清楚,并从中间的空隙穿过,背面的线条也不能有交叉点,只有做到这些,整幅作品才是成功的。随着刺绣时日的增加,她的技艺也日趋娴熟,同时练就了一手灭去针线痕迹的绝技。在日复一日的刺绣生活里,黄永珍与刺绣接下了深厚的感情,刺绣从生活所迫变成了感情所需,每一付作品都融入了真实的情感。“别人能看上我的手艺,给我一口饭吃,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做好,绣一个荷包,心里就衷心祝福有情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绣一双虎头鞋,就要从心底祝福孩子平平安安、健康成长。”黄永珍把世间最真诚的爱、祝福和感恩之情一针一线地绣进每一幅作品里,简单而充满禅意。正因为有了感情的融入,黄永珍的刺绣才是那么地生动而有灵气,每一付都是独一无二的“充满感情的承载物”。近年来,黄永珍所绣的《二龙抢宝》、《望江楼》、《花好月圆》、《鸳鸯戏水》等作品先后获得了市县的多项奖励。

  当记者问黄永珍老人这项技艺会不会在她这一代失传时,老人有些困惑地说,现在到处都十分流行绣十字绣,十字绣比传统刺绣要简单很多,它是在刺绣的基础上,简化了复杂针法,以十字绣布为画纸,照图绣,不用想象,比刺绣简单,容易掌握,只要会缝纽扣,就会绣十字绣,只不过就是根据设计好的专用图案的标示,将各种不同颜色的图案的‘十字’用针临摹到绣布上。而这种操作简单、图案精美的“洋刺绣”让不熟悉女红的年轻女娃儿十分着迷。

  随着民间文化逐步被重视,沉默多年的刺绣成为受人关注的民间工艺品。很多农村女性纷纷拜老人为师,学习传统刺绣技术。“上次在宜宾水东门参加展出时,好多市民都拉着我的手要学习刺绣,可我是一个农村老太婆,我得回家做农活,所以没能留下来教她们。不过在我家周围,大家学刺绣的热情也很高,我都教会了好多人,黄永祥、邓五、王艳等都学会了,并绣得很好,我想相信她们能把传统刺绣与“十字绣”结合,把这项技术发扬光大。”老人十分坚定地告诉记者。

来源:四川新闻网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