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讯 6米长的书画不少见,可6米长的十字绣却不多见。4日,记者有幸在林秀华女士家中看到了6米长的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
痴迷十字绣
做生意的商贾,闲逛的士绅,骑马的官吏,叫卖的小贩,挑担的农夫,玩耍的孩童……800多年前的《清明上河图》,将宋都汴梁的喧闹与繁华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来自闽侯的林秀华女士,自创绣法、耗时300天完成长达6米的十字绣版《清明上河图》。
4日,记者来到林秀华家。她正在家中小阁楼里忙着绣《竹林七贤》,一根绣花针配着五彩细线在灵巧的手中上下翻飞,将7位魏晋名士刻画得极为传神。
从小林秀华就很喜欢刺绣,出嫁前一直替工厂绣被单。“结婚后就没绣了,但晚上我经常做同一个梦――到厂里把枕套、彩线等领回家绣,加工完又送回厂里。”林秀华告诉记者,她做梦都想着刺绣。3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和十字绣结下不解之缘。当时,她去超市买东西,超市中有人在刺十字绣。“这怎么绣?你绣几针给我看看。”别人才绣几针,她就看出了门道,然后买了“四小财神”回家自己绣。
此后,林秀华每天早上从9点开始,一天花8个小时沉醉于十字绣中。一个多月后,她的处女作“四小财神”完成了。享受到成功喜悦的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十字绣。
心灵手巧的林秀华很快熟练掌握了十字绣绣法。但她并不满足,总是琢磨如何能绣得更快。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她自创出一套刺绣手法。用这种手法,可以大大节省刺绣时间。
“同样4米多长的《琴棋书画图》,别人要花半年多,她只要花2个多月。”林秀华的丈夫林祥钟告诉记者,林秀华的手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刺绣速度,而且作品更为传神。为此,林秀华给自己的刺绣手法命名为“林氏祥绣法”。
300天绣出6米巨作
长6米、宽55厘米的十字绣版《清明上河图》就摆在林秀华家的厅堂里。上面的人物、车马、河流、城楼全都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一两厘米高的人物,上衣、裤子、鞋子的轮廓都不能出错。”
去年年初,林秀华的丈夫对她说:“要绣就要绣大的。”经过思考,林秀华把目标盯上了自己最喜欢的经典名画《清明上河图》。由于家中厅堂长度刚好六米多,第二天,她就去买了6米多长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材料。据她介绍,要绣6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光绣线就要70多种颜色、1.5公斤。“绣树最麻烦,普普通通的一棵树,虽然都是绿色,但里面有从浅到深颜色的变化,要用至少6种颜色的绣线。”除此之外,更难的是要连续几个小时坐在一个地方重复同一个动作。“绣到晚上一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花花绿绿的绣线和图中的场景。”林秀华说,开始绣这幅图后,她晚上经常失眠,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睡不着,后来干脆拿起绣线熬夜“作战”。
就这样从年初绣到年底,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用了300天的时间,林秀华终于完成了这幅长6.03米、宽0.55米的《清明上河图》。完成后刚好就是丈夫的生日,她就把自己这份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作品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了丈夫。“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生日礼物。”林祥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说。
完成了《清明上河图》后,林秀华轻松了不少。但她并没有闲下来,休息一两天后,马上又去买绣了。现在,除了傍晚出去健身和锻炼外,其他时间林秀华基本都在家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宅女”。
“我们正准备在香港注册一个叫‘祥绣’的公司,希望能够在香港展示她的十字绣作品,并打入香港市场。”林秀华的好朋友胡惠文告诉记者。“十字绣起源于中国,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作为中国人,要主动承担起保护和传承民族瑰宝的任务。”谈到下一个作品,林秀华说她准备绣更长的《清明上河图》,10米、30米、甚至100米,希望能以此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关链接:
十字绣,是用专用的绣线和十字格布,利用经纬交织的搭十字的方法,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进行刺绣的刺绣方法。十字绣起源于中国,现在会的人越来越少,传统的刺绣技艺慢慢都失传了。十字绣传到国外后,由于各国文化不同,十字绣在各国发展成不同的风格,无论是绣线、面料的颜色还是材质、图案,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