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十米长卷、小到钥匙挂链,高山流水、别致小景、人物神态,都能在这十字绣线的色彩撞击中形成层次鲜明、栩栩如生的效果———“十字绣”手工艺生产,解决了上万留守妇女的就业难题,更是成为一项特色产业。
留守在乡间的“十字绣”风景
村中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还有回家结婚生子后不愿或不能外出打工的妇女。她们大都希望能找一份在时间上能由自己灵活掌握、不用坐班值守的工作。在前几年,这样的工作还真不好找。
泗店镇曹家村村民冯淑敏和邻居就一度面临这样的两难:去工作,家里孩子和老人无人照顾,家里的活也顾不上;不去工作,仅靠丈夫外出打工寄回来的钱生活,着实不宽裕。
农闲时、做完家务之余,拿起来就能绣;要去接送孩子上学或者家里有什么事情,也完全不耽误。闲暇之余绣的“十字绣”,每月能带来700多元的收入。和冯淑敏一样,当地的农村妇女们从“十字绣”中找到致富商机,做起了职业“艺术农民”,昔日握锄头的双手在绣架上飞针走线,“十字绣”成为乡间一道新风景。
2010年,宁阳县把“十字绣”列入重点督导的文化产业项目,开展“十字绣创业行动”,组织广大妇女特别是农村留守妇女以“公司+农户”方式实现就业创业,着力打造“中国十字绣之乡”和全国“十字绣”成品加工基地。
目前仅在宁阳县城从事“十字绣”销售的店铺已有150多家,全县从业人员达1.2万余人,年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6000多万元。
三个“第一”成就“十字绣之乡”美名
把传统产业做成特色产业,并不简单。如今,“十字绣”之花盛开在宁阳的土地上,宁阳县将这个沿袭了千年的传统工艺做成了植根民众、面向市场、统筹城乡、集群发展的富民产业。不仅如此,宁阳县还找到了“唯其独有”的特色,终使“十字绣之乡”的美誉花落宁阳。
在‘十字绣’行业内,我们创造了三个‘第一’:注册了全国第一个‘十字绣’商标———‘泰山十字绣’,开发出了‘泰山风光、孔子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十字绣’系列产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十字绣’技能工初、中、高级评选标准,率先在全国开展了首批‘十字绣’技能工鉴定;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由政府主导推动的‘十字绣’协会,为‘十字绣’产业发展提供一条龙服务。正是由于这三个“第一”,使“中国十字绣之乡”名副其实。
政府层面的主导和推动为宁阳县“十字绣”的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宁阳县成立了特色产业推进委员会和“十字绣”协会,建立了县城和乡镇“十字绣”基地,形成了县乡、协会、基地相互联动的组织网络。此外,每年30万元政府拨付的引导资金,为协会举办“十字绣”培训、展览、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提供了保障。“十字绣”的魅力甚至飘进了校园,成为学生手工课的内容。
小产业蕴藏大商机
2010年12月23日上午,宁阳县首届泰山“十字绣”精品拍卖会上,21幅精美的十字绣作品均被买家拍走。其中《金色年华》、《秋韵》、《清明上河图》三幅绣品分别以1万元、1.6万元、1.6万元的价格被竞拍者拍走。“拍卖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众对于‘十字绣’这一艺术作品在价值上的认可。从商业运作上,‘十字绣’作为产业发展是具备一定潜力的。”谈起“十字绣”的发展前景,王庆常信心满怀。
在宁阳县“十字绣”协会绣室内,6名绣工正围坐在一幅巨型十字绣底布前,一根根绣花针在底布上来回穿梭,飞针走线间,一幅展现紫禁城壮丽景色的大幅“十字绣”初现端倪。这幅长近7米、宽约2米的作品,是慕名而来的客商特意定制的,需绣线颜色达100多种,耗费绣线1.8万米。这样的一幅作品,需要6—8名中级以上绣工每天花费9个小时,绣制半年的时间,计数达到260万针。
对于这样一份工作,25岁的绣工张玲却并不觉得枯燥。2007年,张玲也曾是宁阳县“走出去”的务工者,2010年张玲回到家乡后在找工作的闲暇绣起了“十字绣”,用3个月的时间绣成了一幅《天香神韵图》,这幅作品最终卖出了4800元的价格。在张玲看来,“十字绣”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完全可以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份事业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