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纺车和织布架遍布大街小巷,男人们个个是纺织能手,他们虽多为汉族,却在制造着彝族用的披毡和察尔瓦。
男人也能纺线织布
四川凉山甘洛县田坝镇在今天依然进行着原始纺织,而且从业家庭达数百户,从业者分布很广,大街小巷,家里家外,镇里郊区,随处可见人们在进行纺织。这是一个今天很少见的原始纺织古镇。田坝镇是以汉族为主的古镇,但是他们纺织的不是自己的民族服饰,而是彝族羊毛服饰,以察尔瓦(一种形似斗篷的“人”字斜纹毛布,用捻制的羊毛粗线织成)和披毡(用羊毛擀制而成)为主,这是该镇纺织的独特之处。
前不久我第一次走入田坝,正是赶场天,只见人如潮涌,街上门市店铺很多,许多店铺前、街边摆着纺车,做生意的男女老少在闲暇的时候,把纺车摇得呼呼地飞转,线锤“嗒嗒”地响着,有的人俯着身在织布架上用一块木板状的东西一推一拉地织着布,有的人捻着羊毛坐在街边聊天……今天这种纺车已很少见,本身应该成为文物,可是这里仍在使用,而且使用的人很多。
进入人家,许多家庭里摆着纺织器具、羊毛等物,常常是夫妻或是两代人同时忙着,人们边做边唠些家常话,客厅是他们加工的作坊,阳台是他们晾晒的地方。在镇郊,看到不少人家在制染披毡,随处可见人们在竹做的垫子上擀羊毛,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院墙上、铁丝上晾晒着披毡与察尔瓦。这里给人的感觉是无处不在做彝族服饰。
田坝的许多男人也是纺织能手,他们觉得那是他们该做的事。许多外来的人好奇地驻足观看,但是田坝的男人们神态自若,被人盯着也不惊不诧,只管纺自己的线,织自己的布。
这里的一些地名也与羊毛有关。田坝镇最有名的街叫羊毛街,这是田坝汉族染制擀制彝族用披毡、编织察尔瓦而形成的纺织一条街,闻名凉山。另外还有羊新村,也因加工羊毛而得名。
田坝是甘洛县的大镇,除县城外就数它最热闹最繁华。每天有几十辆出租微型车往返于县城与镇之间,镇里还有许多网吧、游戏室,在这样一个有着许多现代气息的山区古镇,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在利用古老的工艺制作民族服装?
彝族服饰汉人制造
田坝位于甘洛县西北部,田坝河中游,距县城13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702米,最低海拔1100米,是典型的山区地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产玉米、小麦、水稻。
田坝镇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镇,纺织传统悠久。田坝原是彝族住地,彝名毛日阿嘎,意思是毛日姓的地方。清光绪时《越西厅志》中有“马日杠”名。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汉族逐渐迁入,形成聚落、街市,民国时已成规模。1939年建西康省时田坝是西康省越西县的启明乡。建省时省政府明文禁止种植鸦片烟,但不久后表面禁种却暗中扩大种植,特别是尼日河东南的彝族聚居区种植鸦片更为泛滥。田坝因地理位置和社会关系成了甘洛地区的货物与鸦片集散地,鸦片成熟时,各地商旅、烟贩云集田坝,呈现一派病态的繁荣,各种社会组织应运而生。汉族迁入田坝有记载的只是一两百年,他们把当时先进的纺织技术带入凉山彝区,时至今日其纺织术反而回到了更加原始的手工制作。
田坝周围的彝族人多,需求大量的羊毛制品。离田坝镇数公里的地方分别有三处彝族土司遗址。18世纪初,二岭(即上下土司)迁来甘洛田坝,并分别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和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归附清王朝,被授予“眗带田坝土千户”和“眗带密土千户”称号。眗带田坝土千户管辖今胜利乡一带,范围较小,并兼发饷银。眗带密土千户辖地宽,占今甘洛县一半以上,下辖七乡总。田坝曾出了岭承恩等彝族大土司,这里曾经是凉山北部彝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今天田坝一样的繁华,每到赶集日就会看到许多彝族群众到田坝镇买卖商品,其中羊毛制品商品交易活跃。长期以来彝汉两个民族经济与文化相互往来,相互融合,汉人有较强的商品意识,会制彝族服饰披毡和察尔瓦,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将其作为商品加工和出售。
历史悠久,技艺原始
以前田坝的纺织是和外面的汉区一样,从事着从外面传入的纺织技术,家家有纺车。清代与民国时期羊毛纺织兴起,因田坝市场兴盛,产品行销凉山各地。以后也一直沿续,但渐入谷底,“文革”时人们只能偷着做,但当时人民公社也建立了加工企业从事织染,改革开放后田坝的羊毛加工业才重新兴盛。仓库村四组做披毡的牟顺春说:“我们家做披毡已有两代人,我是跟着父亲学的。”70岁的老婆婆杨玉芝回忆,“我从小就在纺羊毛做察尔瓦,后来停了一段时间,改革开放后我又开始做,我是做了一辈子的察尔瓦。”
田坝镇羊兴村55岁的张朝珍每天与老伴在家里进行纺织。她说:“以前田坝做察尔瓦和披毡的人多,最多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做,田坝有几百户的人在做这活儿。”这里的羊毛制品织染量在凉山是比较大的,开了染坊几十年的仓库村染匠牟顺军说,他家一年要染上千件披毡,“大半个凉山都有披毡在我这里染”。田坝镇纺织从业者人均年加工服饰数十件,没有人统计过,全镇一年能生产多少服饰。
无论做察尔瓦还是披毡,纺织工序几乎都是原始的手工技术,就连织布也不是用织布机,而是用织布架子一线一线地织。在田坝的染坊里,我看见木桶做的染缸非常大,直径近两米,高有一米三、四,缸边摆着许多未染的披毡和察尔瓦。染匠牟顺军介绍:染的工序很多,但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配料,以前我们的配料都是矿物等材料,现在才改用硫化蓝、硫化黑等化学材料;第二步是浸泡,把披毡放入染缸浸泡一会儿,要染均匀才行,染好后从染缸里捞出;第三步是漂洗,就是放入清水中漂洗,最后晾干后就染好了。如果说田坝染织有一丝现代的影子的话,那就是梳理羊毛时用上了机器,这是田坝纺织中惟一一道用机器取代了手工的工序。
田坝有许多生产制作披毡和察尔瓦的好手快手。我看见羊毛街边一个妇女坐在小商品摊前,飞快地织着察尔瓦的吊须,这就是做察尔瓦的能手杨二嫂。当地人说杨二嫂做一件察尔瓦只要一个星期,而一般的人要两三个星期。爽朗的杨二嫂见了我就说:“你买一件察尔瓦回去!”她不仅会做手工活,看来做生意也不错。
披毡与察尔瓦加工活儿很苦很累,却赚不了几个钱。张朝珍说:“我们做一件察尔瓦材料要35元,要做十多天才能做好一件,每人每天只能挣五六元,我们两人一年只能挣4000多元。”做披毡的牟顺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到深夜才收工,一天要做十三四个小时,到了极限,但夫妻两人一天只能做两三件披毡,赚二三十元钱。这活儿又苦又累又挣不了几个钱,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做。因此,从事纺织擀染的主要是老人和妇女,青年男子一般不愿意干这行。
田坝镇之所以保留了这种传统的技艺,有经济上的原因。这里土地少,外出打工又挣不了钱,于是传统的纺织业继续成为这里一个重要的产业。
古法纺织的活化石
田坝汉族生产的羊毛制品主要是在田坝的市场销售,有的地方还是批发点,许多外地商贩进入田坝购买,为羊毛制品的流通起着中介作用。我在田坝看见一个叫苟井木乃的彝族老人拿着许多披毡来到田坝染坊,他是这家染房长期的中间商人,平时到甘洛的吉米等区收取披毡后,拿到这里进行加工,赚取手续费。
现在彝族群众平时穿民族服装的大幅度减少,察尔瓦和披毡的市场需求量大减,加之利润很小,田坝镇汉人的这种传统工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制披毡与察尔瓦的人数逐年减少。以前镇上做披毡的有七八十户,现在只有三四户;做察尔瓦的现在还有数百户,但是估计将来只会减少不会增加。如果田坝人能找到一个挣钱的活儿,可能这里的手工纺织业会突然消失。就像牟顺春说的:“我以前做披毡因为累脏不想干了,曾经到处找活做,上山挖过矿,做过生意,却都是亏本,只好又回到老本行,如果哪一天能够找着事做,我就不会做毡子。”面对越来越少的需求,染匠牟顺军在寻找其他的出路。他听说贵州的蜡染好,犹豫不定是否出去学习一下,还是继续做染匠。
今天的纺织业几乎都已被现代的机器生产取代,但凉山彝族用的察尔瓦和披毡因为加工工序复杂和需求量有限,还是靠传统工艺制造。在凉山,以汉族为主的甘洛县田坝镇成了大规模的彝族服装加工地,这是彝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一个典型。田坝的纺织技艺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显得原始落后,它却是传统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是凉山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因而弥足珍贵。□宋明文
来源:本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