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学院 > 服饰文化 > 正文
《中国少数民族》:飘动在现代服饰中的民族符号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学院-服饰文化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国际在线报道:最近,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郝丽萍女士看上去总是精神气爽的,原因是她个性化的穿着常常赢得同事和朋友的夸奖;不论在国内还是出差到国外,她独到的装扮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我眼前的郝女士,穿着的确特别:一袭黑色套裙,精美的苗族刺绣中式领很扎眼,波浪形的下摆,使略显古板的装束一下子就有了动感。郝女士告诉记者:“(这套服装)比较职  
 
 
   
 
 
业,还有民族特色。挺符合我自己的风格的:有特点,但不张扬。”

  郝女士介绍说,现在她的衣橱里有好几套这种融民族特色与现代时尚于一体的衣服。这些衣服上,有的点缀着一块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蜡染工艺图案,有的配以华丽的藏族饰品,有的绣着纳西族的象形文字。这些现代服饰简单而有内涵,被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元素巧妙装点后,很好地展示出她的个性。

  走在繁华的北京街头,你会发现,像郝女士这样穿着具有民族元素服饰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有的像郝女士,以民族元素点缀现代,给自己的品味平添了内涵。有的干脆穿一件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百褶裙、彩色小马甲等,凸显出自己的前卫与时尚。有的则佩戴着彩线编的手环,或在脖子上挂一个造型别致的骨雕,用少数民族饰品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质。

  不仅在北京,在中国南方城市广州、东部大都市上海等地,你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装扮。从事服装设计多年的韦荣慧女士认为,民族服饰的流行,一方面表明了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回归。

  韦荣慧女士是苗族,来自中国南方贵州省,目前在北京经营着一个叫“阿多韦”的民族服饰品牌。这个品牌以中国56个民族、尤其以55个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为设计根底,在工艺、色彩、款式、面料等方面,大胆借鉴、改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韦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品牌她已经做了好几年了,销路很好。

  “因为它有大量的无形资产在里面,设计理念、(民族)知识等,文化底蕴很厚。服务的群体是对民族文化很有感觉、很有感情的。一部分人是35岁至50多岁的成功人士,这部分人很讲究工艺;另外,年轻人也特别喜欢,十八、九岁的,觉得(穿上)很酷。”

  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的土家族姑娘阿果,是“阿多韦”品牌服饰的忠实消费者,经常来店里给自己选些款式新颖的衣服。有时工作需要,她还会请韦荣慧为她专门设计一些晚礼服、主持服什么的。阿果说,穿着这些衣服,她觉得很舒服,同时又能展示本民族的文化。

  “在都市里,毕竟传统服饰不方便,需要一些变化。比如,我们的便装平时也需要系很多扣子,早上赶去上班,来不及系那些扣子,你就会觉得非常不方便。她(设计师)可能会给你改成拉锁,很时尚的。所以,在(现代服饰)上面点缀一下,或者有一点自己的民族元素,标志着你就是这个民族的,便于生活,便于工作,穿起来比较舒服。”

  阿果说,走出山寨来到都市以后,她反而特别怀念民族服饰。现在,她家乡的很多姐妹以穿牛仔裤、西装等为时尚,丢弃了很多土家族制作面料、服饰的传统工艺,她觉得挺可惜的。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服饰工艺和风格,如傣族的长筒裙,蒙古族的长袍,赫哲族的鱼皮衣,彝族的百褶裙等。服饰既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也传递着一个人的文化品味。对民族服饰有一定研究的韦荣慧女士认为,可以换一种方式来保护这些传统,那就是,把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设计中,在发展中保护。韦女士介绍说,她的服装厂里,有来自各民族地区的能工巧匠,织、绣、染等技术,样样都会。她还培养出了与她一样的服装设计师,能很好地把民族元素设计在现代服饰上。每年,她和她的同伴都会到民族地区,收集那些有着特殊工艺的绣品、织品等。

  “我们可以复制,拷贝。好比,这个东西绣得非常好,你不用它,它就是一件物品,这个人就再也不去做了。你不断地输送出去,不断卖出去的时候,后面的生产就开始有兴趣了,这个工艺就保存下来了。我是力图在做这种工艺,在保存。”

  如今,韦女士的“阿多韦”品牌不仅在国内渐渐火起来,还走出国门,在新加坡、丹麦等国家有了自己的消费群。热爱民族服饰的韦女士说,她希望让更多的人分享中华民族服饰的美。(来源:国际在线)
来源:本站综合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