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学院 > 服饰文化 > 正文
畲族文化:孕育新的辉煌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学院-服饰文化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畲族是闽东的骄傲。有着17万畲族人口的宁德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畲族聚居地。一千多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畲族人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畲族文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陷入危机,但同时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畲族有着独特的畲族语言。畲语由古畲语“底层”、汉语客家话成分和现居住地汉语方言成分组成。畲族没有文字,畲语是全国畲族通用的民族语言,是畲族最主要的民族特征之一。 

  畲族服饰文化多姿多彩。畲族传统女装与汉族区别大,色彩艳丽。女性有独特的发式,传统首饰做工精细,别具一格。畲族的饮食、起居、生产、生育、命名、婚嫁、寿庆、丧葬等民俗活动,都有民族特色。 

  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璀璨夺目,包括歌谣、故事、音乐、舞蹈等,特别是畲族民歌独树一帜,是畲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在全国民族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以祖宗崇拜和多神崇拜为特征的宗教文化,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现有畲族宗祠80多座,宗教建筑400多座。 

  最引人关注的是畲族的医药学和畲族武术。畲族医药专科性强,具有特殊传艺方式,独特的疾病观和治疗方法,擅长用捏、抓、挑、刮和针刺疗法治痧症,用草药秘方治不孕症、正骨疗伤,盛行食物疗法。畲族武术是在吸取南少林精华的基础上融汇而成,具有步稳势烈,发力短、猛、狠,攻守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掌法等特点。 

  对于外界而言,畲族文化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和神奇,令人神往。从1956年起,我市根据畲族群众生产、生活内容整理创作的一百多个文艺节目先后在全国和省获奖。在5月19日的第五届闽东招商节中,由畲族歌舞团表演的《五彩山哈》引起了来宾的浓厚兴趣。 

  一个陷入尴尬境地的文化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畲族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 

  ——畲族乡村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造成原有畲族传统礼仪不断淡化、简化、弱化。在交通方便的畲村,民族服装已经很难见到,婚礼普遍穿婚纱,传统民族习俗几乎被遗忘。能编能唱而健在的畲族歌手现在已经不到20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很少会唱畲族民歌,迁入城镇的年轻一代大多连畲语都不会说了。 

  ———畲族村相对规模小、人口少,财力有限,绝大多数畲族祠堂、宫观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和失修情况。 

  ———大量的畲村文物被盗和流失严重。古田富达畲族村的两座石牌坊,精华部分已被盗走,福安大林钟氏祠堂是闽东钟姓的总祠,被列为福安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不但建筑物破损失修,连极具价值的珍贵神牌也被盗走了5面。在畲族歌王故里的霞浦县溪南白露坑村,大量畲歌古抄本,任鼠咬虫蚀,自生自灭。 

  ———畲族医药、武术、手工艺处于面临失传的边缘。1987年全市有畲医百多人,目前健在的不到30人。随着大部分畲医因年事高而去世,部分畲药已失传或即将失传。畲族武术现在主要集中在金斗洋等几个村,大量年轻人涌入城镇务工,专注练习畲族武术的人数寥寥可数。手工艺的情况更糟,目前能做畲族传统服饰、打制畲族银饰和编织传统竹制工艺品的民间艺人,全市只有10来个,而且都是60以上高龄了。如不采取措施,若干年后,畲医和畲族手工艺术都将失传。 

  种种现象,令人揪心。去年11月份在我市举办的全省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不禁惊呼:畲族文化陷入危机! 

  一个受到空前关注的文化 

  对畲族文化如果不及时加以抢救,任其自行消亡,不仅是闽东的损失、畲族的损失,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大损失。 

  畲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始终萦绕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头。去年底,市委书记陈少勇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做出详细的抢救、整理、发掘畲族文化的方案,提交市委讨论,一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市长陈荣凯也批示要求,要把对畲族文化的研究整理“当作一件大事来抓”。陈少勇还在今年2月19日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钟雷兴率有关部门负责人专程到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开展畲族文化调研。4月份又再次深入福安坂中仙岩畲村调研,探讨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的有关问题。 

  抢救畲族文化也成了全市上下关注的问题。在年初的省“两会”上,我市的代表、委员积极向省有关部门反映,要求对畲族文化开展抢救工作。3月份我市“两会”期间,10多位市人大代表又提出了关于要求对“抢救畲族文化遗产,发展畲族文化做出决定”的议案。市人大常委会对此极为重视,组成畲族文化调研组,由一位副主任带队,从3月8日至20日历时12天,深入福安、福鼎、霞浦、古田、蕉城等5个县(市、区)的9个畲族村实地察看,通过召开座谈会、收集材料、考察部分重点畲族重点文物的保护情况,深入细致地了解畲族文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其他相关部门迅速开展调研,研究提出抢救和发展畲族文化的方案。 

  5月24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通过了关于开展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的方案。由此开始了我市规模空前的畲族文化发展工程。 

  一个即将大放异彩的文化 

  一系列的抢救和发展工作现在正有序展开,投入的经费将达百万元以上。 

  这些工作包括开展对畲族文化(文献、文物、民俗藏品)的抢救性征集工作;加快中华畲族宫的建设,加强对文物的保管、展示,丰富馆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好畲族村的古建筑、古文物、古文化遗址、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等;做好畲族文化的宣传、研究和创新工作;命名宁德市畲族文化传承人、申报市畲族文化名村;民族中、小学把畲族民歌等畲族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编成地方教材,列入教学计划工作。以及开发畲族文化风情园,着手我市畲族风情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开辟畲族风情旅游专线,充分利用我市畲族文化的丰富资源,形成独特的畲族文化产品,打好民族特色牌;办好畲族歌舞团,推出反映畲族文化的高质量的歌舞剧等。 

  在广泛、全面、深入地开展抢救性征集、采集畲族文物、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两年的时间,经分门别类的整理,编辑出一套图文并茂,能客观真实地展现我市畲族文化全貌的系列丛书,并制作出一套畲族文化内容的VCD光盘,在明年的9月份前完成。 

  有关人士指出,积极抢救、挖掘、整理畲族文化,是对历史负责、对畲族负责、对闽东子孙后代负责的表现。对保存、弘扬畲族历史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突出闽东特色,提高宁德知名度,丰富我市的文化内涵,服务“三个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来源:本站综合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