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断地有更多的名牌产生并进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饰领域,名牌服饰更是变成人们生活的时尚前沿,成为时尚人士的追求。
名牌的产生靠什么
品牌不等于名牌。就拿中国来说,服装的品牌有几十万,但让人们记住、随口能说出来的却并不多。因此说,名牌就是出了名的品牌,更贴切些。
名牌的产生,大体有两种途径。一是靠自己的质量和实力,日积月累,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直至喜爱。这类名牌像体操项目中的运动员,不经过长时间的打拼和磨练难以一举成名,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在传统的名牌中常见。另一种名牌的产生则是靠大作广告宣传。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现代社会里,这种做法被越来越多地使用。有钱要做广告宣传,没钱借钱或拉赞助也要宣传。"打造出的新名牌不少是以令人眩目的速度问世。
精明的现代人学会了海、陆、空的立体式炒作。发行几十万到上百万份的报纸,以半版或整版连篇累牍式地隆重推出;各大电视台电视节目中一遍又一遍甚至整月整年地在黄金时段"上榜",通过各种媒体的急火猛炒,许多名牌很快就被"打造"出炉。这类名牌恰似某些经过精心包装的影视歌明星,通过炒作,一夜之间扬名天下。
某些品牌还沾名人的星光,借名人的效应,抬高自己的身价。诸如"某公司特邀设计师XX先生或XX女士设计某种时装"、"某某明星代言某某品牌"之类的广告,可以迅速使某品牌摇身一变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会变成真理。虽然广告不全是谎话,但许多服装厂家已从广告的宣传效应中大大受益,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名牌已成为时尚生活的象征
传统观点认为,名牌是质量的象征。因为既然付出了高价买回了名牌,质量当然应当有可靠保证。但现在一种更时鬃的观点是,名牌是身份的象征。这种观点在时尚人士当中颇为流行,名牌因此也成为了时尚生活中的首选。
比如一件"范思哲"品牌的服饰,如果你告诉别人这是花了高于一般同类服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买的,从而表明你是一个穿得体面的人。对于时尚人士来说,牌子比商品本身更重要,他们似乎看重的并不是质量如何。一件服饰究竟能穿上几年。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人顽固地不愿拆去名牌西装袖口上的商标了,尽管这种买椟还珠式的行为看起来多么可笑。因为在他们眼中,那商标比服饰更能表明自己的身份。
名牌是一种文化
除了外观和内在质量以外,名牌还具有某些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实实在在体会到的文化意味。不少中国人之所以 喜欢皮尔·卡丹品牌服饰,也许是因为这些品牌所散发出的法国巴黎时装的情调。现在一些大商场的柜台上,常常会看到一些类似法国和意大利式的名字的品牌服装。其实,这些取了洋名的品牌服装公司,并没有法国或意大利的股东也没有请这些国家的设计师,取了一个意大利、法国味道浓浓的品牌名宇,其本意也无非是使喜欢意法文化的人产生购买的冲动。
既然品牌是一种文化,就应当对这种文化有所了解。生活中有些人希望借助名牌来抬高自己的身份,但由于对品牌文化的不甚了解,常常会适得其反。比如在国内常见的一种"花花公子"品牌,原名是PLAYBOY。这种牌子在国外是有着非常强烈的文化特征的。PLAYBOY(花花公子)是一本美国杂志,发行量非常之大,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这本杂志以追求女色和其他物质享受的男人为目标读者,可谓是一本精致"高雅"的色情杂志。杂志创于1953年,在取得商业成功后,随后成立了"花花公子俱乐部"的附属企业。穿花花公子品牌服饰本身并没有什么,但很容易让人想到那本杂志和臭名昭著的创办人汉夫纳,想到杂志上那些不甚雅观的照片。因此,对于有些人来说,穿这种名牌就可能与自己的身份不太合适。
有了名牌就会有仿冒。"华伦天奴"、"鳄鱼¨、"啄木鸟"等名牌服饰在中国国内深受其害,致使很多人难以分辨哪个是真品,哪个是假货。这除了国家对假冒产品打击力度不够外,也与这些仿冒的名牌有一定的消费市场有关。对名牌的价格太贵的抱怨是最广泛的。有些消费者一方面抱怨名牌太贵,一方面又爱慕名牌。花不了太多钱,又能穿上名牌使很多在经济上本不宽裕的人,了却了穿名牌的心愿,也满足了自己的虚荣。
在名牌服饰消费上,很多人还存在盲区。有的品牌代表设计师,如YSL代表圣洛朗。但以设计师命名的商品不一定是这位设计师设计的。不少如今仍然走红的品牌所代表的设计师已死去多年。迪奥死于1957年,夏奈儿死于1971年,鲍曼死于1982年。即使现在仍健在的皮尔·卡丹,其品牌服装也不一定每一款、每一个系列都是他本人亲自设计的。中国的"犬款"们咬咬牙在专卖店买下的瓦伦蒂诺牌或皮尔·卡丹牌时装,即使是他们亲自设计的,也不会是他们的精品。因为这些大师们超群的才能并不是花在成衣系列上的。
来源:本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