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探秘
传说在大约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古人开始裁衣蔽体。最初的衣服是一些兽皮和植物纤维制成的,后来才有了丝绸布匹。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茹毛饮血的时代已经留在了历史深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淇奥》中已经有了“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bian)如星”的诗句,意思是有个君子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耳垂。这个时候,上至天子后妃、公卿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有了固定的衣冠服饰,古人的穿着大抵已经很得体了。
三星堆人也不例外。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石像身上,考古学家发现了款式多样的服饰。3000年前的三星堆人正是穿着这些炫目而美丽的服饰,生活在成都平原上。这些衣饰可能出自三星堆裁缝之手,他们为三星堆各个阶层都设计出了合身的衣服,精巧的设计让后人艳羡不已。三星堆人的衣服多是“左衽”的,我们知道,中原地区的古人穿的衣服多是开口朝右的,古蜀人的“左衽”是一种怎样的服饰?
神秘王服:一件还是三件?
1986年,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在二号祭祀坑出土。根据考古学家的猜测,他可能是三星堆古国的蜀王,担任着整个王国军政、祭祀、祈祷的神圣职责,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既然是地位崇高的蜀王,穿的衣服自然也非同凡响。
大立人出土时已经断成了两半,考古学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他复原后,发现他穿着一件华丽高贵的长衣,考古学上称之为王服。前裾过膝,后裾呈燕尾形,很像今天西方人穿的燕尾服;王服上还绣着飞翔的凤鸟和阴森的兽面纹,似乎是为了刻意营造出一种神秘气氛。
西汉时的蜀人扬雄说,古蜀人的衣服很奇怪,是“左衽”,青铜大立人的服饰即是左衽,证明扬雄所言非虚。服饰史上,“衽”指的就是衣襟,左衽也就是说开口是朝左的。其实古代西南地区的民族,普遍有领口开口朝左的习惯。中原地区的古人服饰,几乎都是开口朝右的,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汉族的服饰,陕西秦始皇兵马俑的服饰就是统一右衽的。因此,左衽与右衽也成为考古学家辨别古人身份的重要依据。
从正面上看,青铜立人穿着一件“燕尾服”。不过,让考古学家意外的是,从侧面看上去,他竟然层层叠叠穿了三层衣服:最外面是华丽的外衣,中间的衣服反而是最长的,最里面的内衣是最短的,燕尾形其实是中衣的下摆,而不是我们熟悉的像燕尾服一样拖在最外面。
这样奇怪的搭配在中国服饰史上是一个特例,一般我们熟悉的服饰都是外长内短的,缘何三星堆人的服饰恰恰相反,是外短内长的?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这是一种奇怪的搭配。有人说这套王服是蜀王祭祀祖先、神灵时穿的古老法服,想要引起的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3000年前,古蜀王可能正是穿着这件雍容华贵的王服,频频出现在古蜀国的重要场合。
王服用料非常考究,可能由丝绸织成。早在商周时期,成都平原上的古蜀人便已经开始制造丝绸,他们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穿上丝绸的人群。然而,我们今天已经难以完整地看到远古时期的纺织品了,它们不易保存,极容易朽烂。三星堆大立人是由青铜铸造的,所以完好地保持了服装款式。铸造这青铜大立人的古蜀艺术家似乎广泛听取了刺绣和织锦工匠的意见,这才让大立人的服饰的纹路如此清晰生动。
大立人头上,还戴着一顶王冠,与他身上华丽的衣服相互映衬。中国最早的帽子与冠,传说是西汉末年,王莽因头秃无发才开始使用的,班固在《汉书》中颇有些许调侃的味道。其实,早在距西汉1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帽子与冠已经戴在了古人头上。帽子是普通人戴的,冠则属于有地位的阶层。中原地区的冠,有严格定制,诸如鸡冠、鹖(he)冠等等。三星堆除了大立人的王冠,还出土了戴象冠、蛇冠、龙冠人像。由此看来,古蜀人对冠的态度,比中原各国,要开放和自由得多。
青铜大立人头上的王冠被称为“花状高冠”,远远望去,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一般。冠中部雕刻着一轮散发着光热的太阳,照射着旁边无数仿佛在天空中飞翔的翅膀。这顶神秘的帽子和尊贵的王服,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了一起。
日常服饰:偏爱鸡心领
在中原地区,衣服作为礼节的一部分受到古人的重视。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服饰,不得造次,衣冠不整被古人认为是大过失。齐景公纵酒,醉而解衣冠,晏子就批评他失礼。《左传》也说,“良夫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释剑而食,太子使人数以三罪杀之”。可见衣冠之重要。跟中原地区一样,三星堆人也有一套自己的服饰体系。
正如其身份一样,青铜大立人华丽的外衣也是惟一的,除了他再没有人穿如此华丽的衣服。不过,古蜀王也只是在一些重要场合才穿这件华丽的外衣,平时,他也穿三星堆古国一些常见的服饰,例如中衣与小衣。
东汉人刘熙爱在其作《释名》中探寻事物的本源,对于中衣,刘熙是这样解释的,“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是衬在外衣与内衣之间的衣服。三星堆人中衣领口一般很大,正面和背面都是鸡心领的,与现在女性爱穿的露背装有点相似,后面拖着长长的燕尾。
这种衣服大抵并不是三星堆人的专利,商周时期的古人中流行一种叫蝉衣的礼服,《汉书》记载的蝉衣用的裁剪方式是“交替这么翦一下,翦下一块正幅的布,让一头狭窄地跟燕子尾巴一样,在两边垂下来”,按照这个裁剪方法,得到的正是宛如三星堆人中衣的蝉衣。
一般的三星堆贵族爱穿一种对襟衣,这在三星堆出土的雕像身上屡有发现。直到今天,对襟衣仍然在苗族、白族、回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流行,跟一般左衽或右衽的衣服不同,对襟衣就是从中间对称剖开的,由于简洁方便深受古人的喜爱。三星堆人的对襟衣无领无扣,两襟在胸前交叉形成“V”,看起来也是一个鸡心型,千年前的古蜀人似乎对“V”字型的领口有着特殊的厚爱。古蜀人在穿对襟衣的时候还喜欢系上腰带,这样更方便穿着。
王服、中衣、对襟衣大抵还是三星堆贵族的服饰,一般三星堆人还是无福消受。中下层的三星堆人穿的衣服很杂,可能是因为地位太低,没有钱缝制的缘故。
三星堆出土的一件青铜跪立人身上,穿着一件右衽的短上衣,素面朝天,上面没有任何纹饰。这件右衽的短上衣让考古学家很是不解,为什么只有他的衣服是右衽的,难道他不是蜀人?或者只是蜀人的战俘?更有趣的是他下身穿的裤头,这是当时流行的犊鼻裤,然而,跟一般的犊鼻裤不同,他的犊鼻裤显得特别短,“仅能兜裆遮羞”。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传》中的记载,犊鼻裤是仆役做粗活时的衣着。让我们不解的是,他穿着“仅能遮羞”的裤头又怎么做粗活呢?
这样的三星堆人大抵还是有一点点钱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很多雕像都只穿了一件下裳,甚至连女性也是如此,上身袒胸露乳。这些人为何没有衣服蔽体?我们通常说的衣裳,衣就是上衣,裳指下衣,也叫下裳。这些不穿上衣的三星堆人的下裳一般比较肥大,像裙子一样,下部较宽呈喇叭形,跟现在的喇叭裤有点相像。
铠甲:戎马一生的武士
不同的阶层穿不同款式、质地的衣服,这是3000年前三星堆王国内部森严等级制度的缩影。然而,三星堆古国另一些人颇值得我们寻秘。他们穿着厚厚的铠甲,是三星堆王国的守护者和疆域的开拓者,戎马一生。
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了两尊威风飒飒的小立人像。他们穿戴着坚固的甲衣,也就是盔甲。上身是胸甲,雕刻着狰狞的兽面花纹;下身用铜片和兽皮连缀而成,料想这样的甲衣在战争中应该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实用性。
小立人头戴头盔,这是一种用皮革、青铜制成的头饰,打仗作战时起保护头部的作用。头盔在远古称为胄,汉代也称为兜鍪(mou),以后才叫盔。另外,一些青铜人头像头上也戴着头盔,他们的头盔两侧上翘,仿佛兽角一般,后面有一道凹痕,仿佛是插羽毛之用,《三国演义》中很多西南少数民族的首领便戴着这种带角的头盔。
威武的甲衣,坚固的头盔无疑是三星堆人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小立人可能是当时普通的士兵,青铜人头像刻画的可能是一位古蜀王国部落首领的形象,或许他们都在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牺牲,三星堆人把他们铸成雕像,供奉在宗庙中,永远接受着后人的祭拜与追忆。
三星堆女性穿什么?
按照我们现在的观点,美丽的彩装似乎是女性的专利,男性的衣服一般都是单调而固定的。然而,让人不解的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三星堆人的服饰,外衣、中衣、对襟衣、甲胄等等似乎都是男性的专利,女性的彩装并没有在考古发掘中露面,目前知道的一件青铜顶尊女人还赤裸着上身。千年之前的古蜀女人到底穿着怎样的服饰呢?
迄今为止,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一部分是神秘的祭祀用品,另一部分则是一些青铜雕像,这些雕像塑造的大多是阳刚的男性形象,他们是显赫一时的蜀王、巫师或者部落首领。这给了我们一个提示:3000年前的三星堆王国似乎是一个男性的国度,跟中原人一样,也许他们认为,女性是不能参加神圣的祭祀的,自然也没有权力被塑造在雕像中。
三星堆女性给后人留下的,是她们的手艺。三星堆出土的很多服饰与帽式,比如青铜大立人的王服、中衣、“拿破仑”帽都有刺绣的痕迹,这些应该是三星堆女性的手笔。
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一件神秘的青铜器,直到现在,考古界对它的解释仍然莫衷一是。这件青铜器塑造的是一对纤细的腿,没有上身,穿着一条紧贴身体的短裙,跟现代人的超短裙很相似。它似乎塑造的是一双女人极细的腿,或许,三星堆的女性就是这样装扮的。然而,它又长着一双鸟脚,三星堆的女性当然不会长着一双鸟脚,那么,这个穿着性感的超短裙的细腿鸟脚像,到底是人还是神?
来源:本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