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学院 > 服饰文化 > 正文
腰带小志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学院-服饰文化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中国早期的服装多不用纽扣,只在衣襟处缝上几根小带,用以系结,这种小带的名称叫“衿”。《说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注:“联合衣襟之带也。今人用铜钮,非古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为了不使衣服散开,人们又在腰部系上一根大带,这种大带就叫腰带,它与今天人们所用来系束裤裙的带子名称虽同,但作用并不一样。 

  由于腰带具有这种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对它十分重视,不论穿著官服、便服,腰间都要束上一带。天长日久,腰带便成了服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饰物,尤其在礼见时,更是缺它不可。《南史·刘琎传》:“(琎)方轨正直,……兄瓛夜隔壁呼?琎不答,方下床著衣立,然后应。瓛怪其久,琎曰:“向束带未竟,其立操如此。”连兄弟之间夜里见面说几句话,都必须整衣束带,否则就觉得有失礼貌。古人对礼节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君臣之间更是如此。据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宋太宗夜召陶穀。穀至,见帝而立,却不肯进去。太宗立即意识到这是因为自己没有束带的缘故,于是令左右取来袍带,匆匆束之。陶穀见皇帝束上了腰带,这才进去。在当时看来,皇帝召见侍臣而不束腰带,同样是失礼的行为,所以不能与他行君臣之礼。 

  古代腰带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复杂。但总的来看,可分成两类,一类以皮革为之,古称“鞶革”,或称“鞶带”。一类以丝帛制成,古称“大带”,或称“丝绦”。也有将这两种腰带统称为大带的。在秦汉以前,革带主要用于男子,妇女一般多系丝带。《说文·革部》:“男子带鞶,妇人带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过,男子除了用皮带外,也可系扎各种丝带。如《诗经·曹风·鳲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郑玄注云:“其带伊丝,谓大带也。大带用素丝,有杂色饰焉。” 

  据先秦文献记载,当时的丝带形制比较复杂,颜色、装饰各不相同,上自天子,下至士庶,等级差别十分显著。如《礼记·玉藻》所记:“大夫素带,辟垂;士练带,率下辟;居士锦带;弟子缟带。”又:“大夫大带四寸。……天子素带,朱里,终辟。”郑玄注:“大夫以上以素,皆广四寸;士以练,广二寸。”甚至对带子系结后下垂部分的长短尺寸,都有严格的制度:“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 

  所谓“绅”,就是指带子末端的下垂部分。《论语˙卫灵公》记:“子张书诸绅。”宋邢昺注:“以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因为绅是带子末端的下垂部分,所以可提起来记事。当然,这是应急的做法。在一般情况下,官吏记事,是用一种手版,名“笏”,不用时就将它插在腰间,后来干脆就把垂绅插笏的仕宦称之为搢绅。搢就是插的意思。《晋书·舆服志》:“其有事则搢之于腰带,所谓搢绅之士者,搢笏而垂绅带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以后还引申出乡绅、绅士等名词,专指那些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士,意思说他们具备了搢绅的资格。 

  至于妇女,虽然用不着搢笏,但腰带系结以后,也有一部分垂下,这种下垂部分的名称,在叫法上与男带有些不同。明杨慎《丹铅续录》记:“古者妇人长带,结者名曰绸缪。垂者名曰襳缡。结而可解曰纽;结而不可解曰缔。”什么叫“可解”,什么叫“不可解”呢?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分别指活结和死结。凡是打成环状的活结,古时称“纽”,而扣紧的死结则称为“缔”。《说文·系部》:“缔,结可解也。”又“纽,系也。一曰结而可解。”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关于腰带的系束部位,古时也有明确规定。如《礼记·深衣》记:“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孔颖达注释说:“当无骨者,带若当骨则缓急难中,故当无骨之处。此深衣带于朝祭服之带也。朝祭之带,则近上”。故《玉藻》云:“三分带下,绅居二焉。是自带以下四尺五寸也。”可见腰带的系束部位,完全是根据各种服装的不同形制而决定的。我们从战国以至西汉时期的俑像上可以看出,凡穿绕襟深衣的妇女,腰带多系在衣襟的尖端,以防衣服散开。这种衣带的高度,就是视衣襟的高度而定的。 

  革带的系法与此不同,在革带顶端的交接之处,一般都缀有一个固定的装置,用时只要相搭即可,不必像丝带那样互相系结。缀在带首的固定装置,大体上也有两种形制,一种作成钩状,称为“钩”,也称“带钩”;另一种作成环状,称“鐍”,或称“带鐍”。 

  带钩一物在中国的出现,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时期。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以及山西等地的春秋墓中,都有带钩实物出土。文献资料中也常常提到带钩的名称。如《管子·小匡》:“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史记·齐太公世家》:“射中小白带钩”等等。 

  制作带钩的原料,大多采用金属,如金、银、铜、铁等,也有用玉、石、骨、木做成的,但为数不多。带钩的造型,由于时代的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也有许多明显变化。有的做成棒形,有的做成耜形,有的做成兽形,有的做成鸟形,有的做成人形,有的做成龙形,另外还有琴形、匙形及琵琶形等,不可尽述。带钩的制作工艺也很有特色,有的用刻,有的用嵌,有的用镂,有的用错,不一而足。正如《淮南子·说林训》所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 

  带鐍的出现比带钩要晚。目前所见的带鐍实物,都是战国以后的产物。所谓带鐍,指的是一种环形带扣,其形或方或圆,考究者附有扣针,用时将皮带伸入扣内,然后插入扣针即可。由于它结扎起来比带钩牢固,所以受到普遍欢迎。三国以后,革带用鐍者逐渐增多,而用钩者却日见减少,最后完全取代了带钩。后世流行的钩洛带、蹀躞带以至金带、玉带等,都用带鐍,而不用带钩,带钩的使命遂告结束。 

  带鐍虽然是革带上的一种装置,但有时也可用于丝带。这种丝带与丝绦不同,它是以丝织物织成的一种宽阔的腰带。史籍中常见有绲带、织成带等名称,就是指这种腰带。如《述异记》称:“祖欣见形诣僧荣沈床上有一织成宝饰络带。”《东观汉记》:“郑(邓)遵破匈奴,于是上赐金刚鲜卑绲带一具。”在这种绲带及织成带的首部,就缀有一个金属带鐍。《后汉书·舆服志》记命妇服饰:“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带绶,以采组为绲带,各如其绶色。黄金辟邪,首为带鐍,饰以白珠。”由此可见,这种饰有带鐍的腰带,不仅可以用于男子,同时也可用于妇女。

  最早便用带鐍的腰带叫“钩落带”。钩落带也作“鉤络带”、“郭洛带”。这种腰带在战国以前多用于西域,秦汉以后传入中原,亦为汉族所用。《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钩落者,校饰革带,世谓之钩落带。”《史记·匈奴传》:“使者言单于自将伐国有功,甚苦兵事,服绣袷绮衣……黄金饰具带一、黄金胥紕一。”唐司马贞注引张宴之语:“鲜卑郭落带,瑞兽也,东胡好服之。”所谓“鲜卑”,即指带鐍。《楚辞大招》:“小腰秀颈,若鲜卑只。”汉王逸注:“鲜卑,衮带头也。”这种腰带上的带头,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墓地较为多见。如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匈奴墓、辽宁北票北燕墓、内蒙古扎赉诺尔鲜卑墓以及吉林集安高句丽墓均有出土。 

  在钩络带上,除装有金属搭扣以外,有的还缀上一种牌饰。这种牌饰也以金属为之,上铸镂空纹样,纹样通常作动物形或几何形。出土时往往排列在人骨腰间,少则几块,多则几十块,这些牌饰都是钉缀在革带上的一种装饰物。这种装有镂空牌饰的革带,在魏晋南北朝期间,也被称为“金缕带”。不仅用于男子,同时也用于妇女。 

  金缕带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了蹀躞带。蹀躞带也作“鞢鞶(革+燮)带”,它与金镂带的区别,主要在牌饰上。金镂带上的牌饰,一般多用于装饰,蹀躞带上的牌饰,则兼有实用价值。在这种牌饰的下端,往往还连着一个铰链,铰链上衔接着一个金属铸成的小环,专用于系佩刀、剑、磨刀石等物。这种北方民族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大约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也为汉族人民所接受。尤其是一些武士,更喜欢作这种装束。以后还形成了一种制度,不论文武官员,都要系束这种腰带,腰带上的什物多达7种,名为“蹀躞七事”。如《旧唐书·舆服志》称:“上元元年八月又制:一品已下带子巾、算袋,仍佩刀子、砺石、武官欲带者听之。……景云中又制,令依上元故事,一品已下带子巾、算袋,其刀子、砺石等许不佩。武官五品已上佩蹀躞七事,七谓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也。”辽宋时仍在武吏腰间系束。如《辽史·仪卫志》:“文官佩手巾、算袋、刀子、砺石、金鱼袋;武官七事:佩刀、刀子、磨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乌皮六合靴。”《辽史拾遗》也称:“其伪官分文武,或靴笏幞头,或冠金帖缕冠,绯衣,金涂银黑束带,佩蹀躞。” 

  在胡服盛行的时期,尤其是宫廷妇女,也喜欢模仿这种装束,如《新唐书·五行志》记:“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帝与武后笑日:“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我们从武则天孙女永泰公主墓出土的女俑身上,就可看到这种带饰。作这种装束的妇女形象,在陕西省境内的其它唐墓中也有发现,如长安南郊韦顼墓出土的石椁线画中,就绘有束这种腰带的妇女,反映了当时的风尚。 

  在唐宋以后的史籍中,常常记载有金带、玉带之类的名称。所谓“金带”和“玉带”,其实都是革带,只是在这种革带上附有不同材料做成的牌饰,所以有不同的名称。牌饰用金,则称“金带”;用玉则称“玉带”。另有“银带”、“犀带”及“角带”等名目,都是根据这些牌饰的不同质料而命名的。 

  关于这种腰带的形制,大抵由带鞓、带銙、带头及带尾等组成。鞓就是皮带,它是腰带的基础,任何一种带饰,都必须联缀在鞓上。唐代以后,在鞓的外表,大多用彩色布帛包裹,所以有红鞓、黄鞓及黑鞓之称。唐代喜用黑鞓,唐末及五代多用红鞓,宋代庶官常服之带多用黑鞓,四品以上则用红鞓。明清时因帝王服饰多著黄色,朝服之带亦多用黄鞓。 

  带鞓的形制,一般分为两节,前后各一。前面一节比较简单,仅在一端装上一个带尾,另在带身钻几个小孔。后面一节饰有带銙,两端各装一枚带头,使用在侧扣合。带头一般多用两个,左右各一。通常用金属做成,其制繁简不一,有的做成扣式,上缀扣针,有的做成卡式,考究者还在带头上凿刻各种纹饰。 

  带尾是钉在鞓头用以保护革带的一种装置,以后发展成一种装饰。带尾也称“铊尾”、“獭尾”、“挞尾”或“鱼尾”。它的材料和装饰,均根据带銙而定。各条腰带通常仅用一块带尾,其造型比带銙略长,一端方正,一端则作成弧形。按规定,腰带系束之后,带尾必须朝下,以表示自己对朝廷的顺服。据说这个规定产生于唐初,如《新唐书·车服志》记:“至唐高祖,以赭黄袍,巾带为常服。腰带者,搢垂头于下。名曰铊尾,取顺下之下。”以后历代沿袭此制,一直到明代都是如此。我们从传世画塑中就能看到这种情况。 

  带銙是从蹀躞带上的牌饰演变而来的一种装饰。其造型有方形、圆形、椭圆形及鸡心形等。从唐代起,以带銙的质料、形状、数量、纹饰等辨别等级。如《新唐书·车服志》记唐代腰带:一至二品用金銙;三至六品用犀角銙;七至九品用银銙。以后又规定一至三品用金玉带銙,共十三枚;四品用金带銙,十一枚;五品用金带銙,十枚;六至七品用银带銙,九枚;八至九品用鍮石銙,八枚;流外官及庶民用铜铁銙,不得超过七枚。 

  宋代带銙形制繁缛,所用材料有金、玉、银、犀角、铜、铁、墨玉及石料等。带銙上的纹样也非常丰富,有仙花、荔枝、师蛮、戏童、宝相花等,共二十余种,使用时各按等级。元代带銙不像宋代那样繁琐,据《元史·舆服志》记:“正从一品以玉,或花、或素。二品以花犀。三品、四品以黄金为荔校。五品以下以乌犀。并八胯(銙), 鞓用朱革。” 

  明代带銙在此基础上稍有变化,如洪武三年规定:一品用玉;二品用花犀;三品用金鈒花;四品用素金;五品用银鈒花;六、七品用素银;八、九品用乌角。 

  清代一品官带銙用金衔方玉四块,各饰红宝石一;二品镂金圆版四,也饰红宝石;三品镂金圆版四,不用红宝石;四品银衔镂金圆版四;五品银衔素金圆版四;六品银衔玳瑁圆版四;七品银衔银圆版四;八品银衔明羊角圆版四;九品银衔乌角圆版四。
来源:本站综合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