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之后虽然没有对服装做什么特殊限制,但从领导人的穿着就可以看出来他们不同于民国时期的穿戴。我们可以从开国大典上主席的穿戴给全国人们一个很合适的样板。开始人们都以中山装、干部装、列宁装、人民装这样的装束穿戴。新中国人们解放以后,在服装上表现出解放的喜悦。他们愿意脱险华丽的服装,穿上表示新中国成立的服装。列宁装通常是灰颜色的,双排扣,有一个要带。男女都穿。干部进城之后把它带到城里,这也成为新中国成立早期的一个表示进步人们的穿戴。后来成为女性专用服装。它的特点明显。我三岁左右和两个哥哥全部穿着列宁装,特别好玩。服装代表了社会的导向。虽然这种服装并不时尚也不华丽,但却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当时很多要求进步,要求改造的人们都穿上这样的服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把民国时期的服装完全改掉了。但是我不认为西装和长衫它本身是一种旧社会的象征。但在当时进入新中国以后,领导人给国民做了个示范就把原来的服装改掉了。
在56、57年的时候,大家都穿花布,女孩子穿布拉吉。当时国家也提倡女同志要穿的好一点。要表现出我们新中国人们生活的繁荣、幸福。有一部电影的歌曲叫《让我们荡起双浆》,那个时候这首歌是比较贴切的反映了有这么一段时期人们的心里。在新中国的经济状况还比较困难的时候。
有这样一个丰富服装样式。显示了我们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前17年一些左倾思潮渐渐的开头,在服装也有了左翼现象,就是片面的把所谓讲究衣着看成小资产阶级的事。这种社会的舆论导向以穿的不好穿的破不好。后来我们发行了布票,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倡导勤俭朴素。这个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把它上升成为一种政治标准,以人穿衣的好坏看待这个人是革命还是不革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我们那个年代最流行的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它反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当时中国经济状况非常不好。中国接受了国民党的烂摊子。政府提倡勤俭节约,这是一种需要,另一方面是附和了一些政治因素。在当时来讲穿些破的成为了非常平常的事情。新老大旧老二后老三的这样穿下去。
70年代后期,整个人们都穿的十分简陋。布票发行的很少,只够做一件衣服的。所以当时结婚送礼最好的就是送布票。当年有一位老师领了补票说了句笑话就是:“这个只够做一个屁帘。”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到了50年代,把他打成了右派,说他攻击社会主义。由于这种极左思潮使得服装在这17年里没有很大的发展。文革时期的红卫兵小将穿的都是洗旧的军装。后来成为中国人们模仿的穿衣打扮,成为赶时髦的服装样式。红卫兵在大串联的时候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样板。这是特殊年代的极左的社会审美标准下的形象。除了军绿色还有中山装、人民装、还有军便装。67年以后部队实行军管。文革取消了军衔制。取消以后都穿的像红军时候一样。帽子也是解放军帽,很简单。款式色彩都很简单。所以当时有:“老三样、老三色”这样一个说法。老三样就是干部装、中山装、人民装。老三色就是蓝色、灰色、黑的。这个是很固定的说法。说明在样式和颜色上都很单调。
从60年代开始到70年代上半期整个的中国的服装 都非常的单调、简陋。女孩子们都梳个辫子,穿翻领或带点格子的简单服装。当时还流行部队斜挎包。部队里用的比较多。另外还有加上毛泽东的像章,成为当时的标准装饰。流行这个东西在那个年代比较强调从众性,不像现在是强调个性。所以当时的服装相对来讲是比较单调。在那个年代里面到了文革后期,是最委屈了女孩子。当时她们想方设法的怎么样能在不被人批判的情况下做一些小的爱美的显示。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穿小花棉袄,外面罩一件灰色的很素雅的汗衫,有意识的要露出花的小棉袄。这个反映了人们当时爱美求美的心理。这个在女孩子身上表现的比较明显。男孩子穿的就比较简单,那个年代不可能给你更多的讲究的可能性。
来源:本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