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革”前,妈妈穿得很时髦
1958年,齐春晓出生在大连最繁华的青泥洼桥一带,小小年纪的她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大连最热闹的景象。长在城市的中心,她的童年见证了城市的那段最风云变幻的日子。
“我的家就在现在的秋林女店旁边,那时的青泥洼桥就已经很热闹了。”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谈起童年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当时人们的服装。“我妈妈是个特别时髦的人。印象中妈妈有很多特别漂亮的衣服。有纱的裙子、旗袍,还有高跟鞋。齐春晓回忆,很小的时候童年是彩色的,大家都穿得还不错,那时,秋林女店里有进口和出口的衣服,款式和料子都很不错。可是“文革”开始后一切都变了:“‘破四旧’,妈妈把漂亮的衣服都扔了,特别好的实在不舍得扔就给藏起来了。”从那以后人们都开始穿上了“灰的卡”、绿军装,齐春晓走进了没有色彩的十年。
2 “文革”中海军服、喇叭裤,戴军帽
齐春晓的家虽然就在商店旁边,但“文革”中她很少去商店。“商店里既没有家电,也没衣服。只有一些日用百货。还有一些漂亮的工艺品、钢琴和小提琴,我记得特别的便宜。爸爸当时就给我和姐姐弟弟都买了小提琴。”在齐春晓的记忆里,她的童年周围都是乱糟糟的,而爸爸却给他们制造了特别的氛围。白天她和姐姐、弟弟呆在家里练小提琴,不管外面多乱,爸爸都不让他们出去。晚上爸爸回来要检查他们的练习情况。有时候爸爸也会一个人靠在窗边拉琴,他们经常会伴着琴声入睡。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齐春晓无疑是个幸福的孩子。
那时候海军服是最时髦的衣服:“因为,那时候的衣服大部分都是桶型,而海军服收腰,所以大家都羡慕那些部队大院里的孩子。”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流行颓废派的服装,牛仔裤风行,而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也开始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大街上开始有人穿喇叭裤,这成为当时的一个流行元素。男孩子们则以有个军帽为荣,所以他们经常为抢军帽大打出手。”那时候的街上,时髦的男孩子穿着海军服、喇叭裤,戴着绿军帽,现在回忆起来这种打扮不禁让齐春晓觉得好笑,她说,那时候不讲什么搭配,只有这些流行元素。
许多76届的毕业生都有着这样的记忆,他们上中学时,派出所有工人民兵,派出所门口挂着民兵指挥部的牌子,负责社会治安,那个时候女同学不准留刘海,男同学不许留长发,男同学不把长发剪了会被学校警告,如果再不剪,工人民兵会闯到学校,照着鬓角处就是一剪子。
当时还有一种要求不准穿奇装异服,裤子不准穿紧腿的或者吊裤,有时上课时,工人民兵会突然出现,他们拿着一个酒瓶子,让同学们顺着裤腿放下去,顺利放下来的就不合格,然后工人民兵用剪子从裤腿口给豁开一条口子。
那时一般人家买不起毛衣毛裤,有的女同学在绒裤腿上缝一段毛线织的假毛裤,并故意露出一块。当工人民兵剪开裤子,同学们这才知道原来穿的根本不是毛裤,那些被剪裤子的女同学会十分尴尬。
虽然齐春晓那时是个乖女孩,对这些可怕的行为少有见到,但是她清楚地记得,在那个禁锢和疯狂的年代,夏天的时候还算好过,因为不用穿军装,可以穿一些带小花的的确良衣服,但是衣服的款式也都很单一,都是平领的衣服,没有变化。
3 天天跳忠字舞,把领舞的当成偶像
齐春晓的家在中山路的边上,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经历了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但是因为年纪小,她作为一个小小的旁观者,没有丝毫地胆怯,更多的是像看电影一样看热闹。“我们家附近的医药公司和交通公司都是武斗点,所以经常会听到枪声,爸爸妈妈用棉被把窗户堵上,不让我们乱跑,要注意安全。有时候中山路上有游行的,我们就趴在窗户上看。特别多的人,拿着标语、举着旗子。感觉那时候天天不上学,到了三四年级才开始恢复了上课。当时特别羡慕那些大孩子,雄赳赳地在楼里进进出出。”
齐春晓说她都已经记不清自己小学上了几年。只记得那时候,天天晚上都要和父母一起到人民广场去跳忠字舞,常常跳到晚上八九点,她感觉自己累的都已经睡着了,经常是父母抱着她回的家。“当时整个广场都站满了人。我还不太懂事,但是特别羡慕前面领舞的那个女孩子。那时候,不流行那种温柔、淑女的美,都是英姿飒爽、中性的美,我觉得那个领舞的女孩特别的漂亮,算是我的偶像吧。”
现在回想起来,齐春晓说她当时被领舞的女孩迷住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穿的裤子特别的有型,衣服也很合体,当时大家都不敢穿这种合体的衣服,说是资产阶级思想,当时的“领袖”就不一样,所以孩子们就跟在领舞女孩的后面,追着看。齐春晓说,那个时候对美的压抑和渴望恰恰让她对服装和形体有了兴趣。
上大学时,齐春晓自己动手做了第一条牛仔布的喇叭裤,开始了她的设计师生涯。
4 美术组学画画,一切为政治宣传服务
齐春晓的父亲是当时的八级工匠、上世纪50年代的劳模,所以他们算是当时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不过,齐春晓回想起那个特殊年代给她的青春打下的烙印还是清晰难忘。
从青泥洼桥小学毕业后,齐春晓升入了15中,中学3年,齐春晓说他们都没有正规的学习。“那时候15中的整场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特别的有名。先进了宣传队,后来又到了美术组。”齐春晓说,那时候他们的美术组根本就没有什么正规的学习,大家都在学办黑板报,拿起笔杆子搞批判。“我当时自己躲到一边偷练基本功。那时候起,我就想当个画家。经常脑子开始神游。”在美术组里,没有美术基础训练,大多是以临摹宣传画,小人书为主:“画雷锋、董存瑞等英雄人物,搞政治宣传是主要的任务,再就是苦练美术字。那时人物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山水,特别是花鸟画是受批判的,认为是资产阶级思想。板报里需要花装饰时,也顶多就画个小的野菊花之类。”
1976年,毕业后齐春晓下乡到了庄河鞍子山乡。下乡的生活对于齐春晓来说是一个磨砺,但是在这里她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我喜欢拿个小本,到处给人家画素描,特别是看见长的漂亮的。”下乡的日子里,齐春晓吃了不少苦,但也画了不少好画,打下了很好的美术功底。
齐春晓虽然长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但是那个年代不上学的孩子们却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拉小提琴、画画,让她有了当音乐家、画家的理想。一夜间漂亮的衣服不见了,这一切都为齐春晓后来走上服装设计师的道路,奠定了基础,也许是童年对漂亮衣服的渴望,冥冥中带她走上了服装设计的舞台。
5 40岁出国:一段美丽的梦
1978年,齐春晓招工回了大连,在工艺绣品厂做了一名工人。生性要强的她,没有安于现状,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于1979年考上了鲁迅美术学院。“当时这是非常荣耀的事,父母很高兴,连厂子都跟着自豪。”从大学毕业后齐春晓回到了大连,几经周折找到了自己发挥才能的舞台。从1991年开始,她就在国内比赛中频频获奖,1996年,成为大连首届十大服装设计师之一。
1998年,齐春晓又迈出了人生重要的一步,留学法国。“那一年是市政府和法国服装协会的一个交流计划,输送大连一些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到法国学习。去之前我学了10个月的法语,我还记得当时儿子还小,趴在窗前 依依不舍地送我。我也知道自己都40岁了还抛家舍业的去学习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机会摆在面前,我怎么能放弃,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的机会多难得啊。”在法国的日子,齐春晓经历了与下乡完全不同的考验,她觉得在那个美丽的国度,她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她整个人前所未有的开朗、轻松。
如今,齐春晓成为了大连大学服装专业的一名老师,她变得越来越年轻:“有时候会和同学们聚会,同学中有一些下岗的,压力很大。对我们来说,家庭的和谐和安稳是我们最大的一种幸福。”
来源:本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