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学院 > 服饰文化 > 正文
尽快给黎锦一个明晰定义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学院-服饰文化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锦绣织贝公司举办的黎锦工艺展览令参会的专家学者们啧啧称赞。 

  在3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勤劳、聪明的黎族妇女用她们灵巧的双手,织出了大量精美的黎锦,织锦工艺流传至今,是记录黎族文化发展的“活化石”。 

  上海教授: 

  黎族传统织锦有三大特征 

  “海南岛黎族生活的地区是我国棉纺织技术的发祥地,我们来到中国棉纺织的故乡进行织锦学术研讨,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纺织学资深专家、上海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的屠恒贤教授在今天的织锦研讨会上如是感叹。 

  据《辍耕录》等史料记载,宋末元初期间,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黄道婆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后,回到内地进行推广,掀起了持续百年之久的“棉花革命”,填补了之前中原地区只有丝、麻纺织而没有棉纺织的空白。 

  屠恒贤教授在与诸位专家的交流过程中,总结了黎族传统织锦的三大特征,即“原生态”、“原真性”和“原生地”,从黎锦织造的原材料、编织工具、织造技艺和原产地等角度概括了黎锦的价值和特性。 

  据《汉书》记载,汉代朝廷曾多次向黎族定期定量征调龙被等“广幅布”;而没有文字的黎族,正是借着黎锦这一无言的载体,通过各个图腾记录本民族的发展史。 

  鲜为人知: 

  黎锦为何难传世? 

  “能够传世的黎锦十分稀少,这是由于人在作品在、人亡作品毁的缘故,因为历史上每一位黎族妇女去世后,她们生前的织锦都成了陪葬品,海南岛中南部地区土地的酸性大,这些入土的黎锦很快就会受到腐蚀而溃烂,后人很难在古墓中找到它们的痕迹。”长期从事黎族服饰研究的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黄学魁,向与会专家揭示了这一鲜为人知的事实。 
 
  黄学魁说,正因为这样,能够幸存下来的黎锦作品一般都是珍贵的文物,更加凸现了黎锦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个被大家忽略的问题: 

  “黎锦”至今定义不明 

  省内外专家对黎锦的保护和开发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但记者发现,到底什么是“黎锦”,至今还没有清晰的定义。 

  省民族研究所林开耀所长认为:“这的确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大家忽略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不知道什么样的纺织品才是黎锦,对挖掘整理黎锦标本资料,以及今后的黎锦开发,很难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 

  能否制定出黎锦织造工艺的技术规程,在市场化到来之前让黎锦有一个统一的生产标准,避免其它纺织品鱼目混珠?这是所有关心黎锦保护和产业发展的人们迫切期望解决的问题
来源:本站综合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