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锦绣”二字,本来不是同一件东西。锦是丝织品,而绣则是在丝织品上,以针引五彩丝线绣成图案纹饰。因而,刺绣品不同于一般的丝织品,它凸现于织物表面,而不像五彩丝织品那样,尽管花团锦簇,然而却是平面的。
大约从汉代起,刺绣就成为闺中技艺。中国女子从小就学习刺绣,因而刺绣又叫做“女红”。女孩子在出嫁以前,要为自己绣一批绣品作陪嫁之物;婚后家里的摆设、家人的衣物也需要刺绣来点缀。中国人家里几乎所有的布料做成的东西都可以加绣,从椅垫、桌围、门帘、壁挂、屏风、床单、被面、枕套,以致大人小孩的外出礼服、帽子、鞋子。特别是清代男子流行衣外悬挂的多达10余种的佩饰,如荷包、钱袋、扇套、眼镜套、表套、钥匙袋、扳指套、褡裢等,都是心灵手巧的女子们永远也做不完的绣活。
据说早在5000年前,黄帝妃祖教导人们种桑养蚕,缫丝织布。至虞舜时,人们开始在服饰上刺绣五彩花色,并以图案纹饰的多寡和变化,以区别官职的高下。这项衣冠制度,影响了中国好几千年,直到清代的灭亡。
中国的刺绣传承了数千年之后,在明清两代达到了巅峰。民间的刺绣技法和所用的丝线材料都有了惊人的发展,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绣品中,有的部分是用捻过的丝线绣成的,像树干、岩石等,有的是用未捻过的丝线绣成的,一些特别精细的部位如人的脸部等处,甚至是以用丝线劈成的绒绣成的。片金是将金箔贴在极薄的羊皮上或棉纸上,再用于刺绣中;捻金是将金箔切成细条,和丝线捻在一起;金银线是镀金的铜线或银线。《红楼梦》里晴雯补裘使的雀金泥,是用孔雀尾羽捻成的粗线。明代著名的“顾绣”里,还常常用到人的头发。
刺绣中,常见的针法有平针绣、抢针绣、拉锁绣、洒线绣、打子绣、纳纱等。其中,拉锁绣是最古老的绣法,早在西周战国时,就已是主要的针法;抢针绣最能表现色彩的过渡,用金线的洒线绣又叫盘金或平金;打子绣也叫结子绣,做法是每一针都要在布面上打一个结钉住,因为每个结要打得均匀,绣时很伤眼睛,非常不容易,但由于绣成的纹样肌理美丽,所以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
明清两代大量的刺绣题材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吉祥图案,即所谓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的吉祥图案成百上千,不可胜数。有托物寓意的,如,鸳鸯象征夫妻恩爱;石榴代表多子;松竹梅表示清高正直;牡丹象征富贵荣华;松鹤寓意长寿。也有因谐音而成为图案题材的,像蝙蝠与“福”谐音;鱼表示喜庆有余;鹿和“禄”,瓶和“平安”;金鱼和“金玉”;荷花和“和”等等。还有几种方式联合起来的设计,比如万字和牡丹叫做富贵万代,万字、蝙蝠和寿字结合在一起就是福寿万代,万字锦地上绣花卉是锦上添花……另外,不同人的服饰、不同场合的装饰还会有区别。比如,在祝寿的日子里,绣品要用八仙祝寿、万寿无疆、松鹤延年、福寿三多、福山寿海等;而婚庆时则要用鸳鸯戏水、和荷二仙、连(莲)生贵子、瓜瓞绵绵纹样;祝贺升迁则用指日高升、平(瓶)升(生)三级(戟);庆祝开业大吉用年年发财、一本万利等。
富有吉祥图案的老绣片,不仅带着古人祈求富贵寿喜、平安幸福的人生理想,带给人们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是非常有收藏价值的藏品。将它嵌入镜框中,挂在居室的墙壁上,也能使四壁生辉,顿添主人的文化品位和修养,真可谓物超所值。
来源: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