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学院 > 服饰文化 > 正文
民国服饰 传统西洋并存“庞杂至不可名状”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学院-服饰文化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在清末民初的大变革时代,剪辫可不是个人的爱好习惯问题,而是不可逆转的政治潮流。住在清宫里的逊帝溥仪,在17岁那年自己动手剪掉了辫子。1917年“辫帅”张勋复辟时的“辫子军”也只是昙花一现。

  辫子剪去了,封建服制取消了,多种服饰文化一时间纷然杂出。“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而传统着装习惯仍然具有一定的惯性力量,长袍马褂还是民国初年北京街头最常见的服饰。

  中国的近代化是被迫逐渐向世界开放的结果。西方事物如潮水般涌入,从洋枪、洋炮,直到洋烟、洋火和洋葱。“洋货旺销,无不利市三倍”,一些中国工商业者也纷纷以“爱国”、“挽回利权”的名义,投资于新式机织业。光绪中叶,北京的布店就开始销售洋布,由于洋布比国产土布便宜,布线密实且细,颜色艳丽,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渐将土布挤出市场。民国以后,民族纺织业兴起,布庄增加了国产的机织布。

  缝纫机的问世,导致成衣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服装生产的标准模式,开始取代家庭手工制衣的垄断地位。中山装是基于外洋学生装而加以改革的国产形制,因孙中山先生率先提倡并穿用而得名。它是传统与时代的完美结合,从此成为一代中国男子的典型服装。

  民国初年,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愈演愈烈,妇女们在两个方面最先焕发出解放意识——婚姻和服饰。女子本身开化的程度和仍然存在的公共标准,使女服的变化也体现了中西结合的趋势,旗袍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产物。知识阶层的年轻女性,烫发,涂口红,穿改良旗袍和高跟鞋,在她们身上明显反映着古都服饰文化与外来服饰文化的双重影响。

  在多种文化激烈交汇的漩涡中,人们的服饰表现出多样性和易变性。由于沿海口岸城市较早开放,得风气之先,以京师宫眷显贵为代表而被全国效尤的传统京派服饰,渐渐失去了领导服饰潮流的优势,转而仿效苏杭、上海。但总体上说,作为思想相对保守的文化古城,北京市民的衣着打扮不像沿海城市那么开放。

来源:华衣网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