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针织服装设计水平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件难事.因为在国内针对针织设计而举行赛事几乎还是空白。所以3月初SPINEXP02003上海国际流行纱线展推出的设计赛,以及在SPINEXPO趋势中展出的获10名的设计作品,给了人们另一个角度审视中国针织原创设计的机会。作为一名专业媒体的记者以及由中外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审团中的一员,笔者参与了竞赛作品的评选的全过程,从中对于国内针织设计的创意性也有近一步的了解。
这场强调设计创意的小规模的竞赛,得到意大利花式纱线厂Cmppo Lineapiu及德国针织机械制造商StollGmbh的赞助。参赛作品全部采用Lineapiu的花式纱线,不少作品是用Stoll电脑横机制作完成的。此次参加竞赛的国内设计师近20位,每人有两套设计作品。参赛的设计师大多数有针织设计的背景,有些设计师就是在针织企业工作,没有任何针织背景和针织设计经验的设计师也参与进来,而且还获得了佳绩,此次获第一名的马欣的情况正是如此。
马欣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系,做过几年服装设计,后从事贸易工作。这次她的作品之所以获得中外专家及设计师评委的一致高分,原因正在于她没有任何针织背景和针织设计经验,所以眺出了针织设计受限于纱线与织造工艺的框框,让在人们印象。中或飘垂或柔软的毛针织品出入意料地表现为软雕塑。获奖的作品为用粗棒针编织的无吊带拖地长裙。裙子是用一个个的正方形毛针织片缝合而成,缝边不仅外露,而且接缝处用火燎过,使裙身由上至下呈现从深到浅的焦痕装饰。
获得第二、三名的作品均为在电脑横机上的创作。第二名作品是套由背心和鱼尾裙组成的白色裙套装,服装在织物结构上富于变化,形成疏密的对比。第三名的设计同样是裙装,吊带长裙,设计者采用丝光纱线和电脑横机的多功能性,使裙子的外观更有趣同时又不失雅致,这体现出设计者对纱线与设备的了解。
马欣谈到参加此次设计及展会的体会时说,对展会组织的研讨会感触很深。她说感到很庆幸的是,自己刚刚踏人针织这一行,看的和了解的知识起点就很高。评委Deanna女士是意大利的针织服装制造商,她的客户实实在在都是VALENTINO,KENZO这样的设计师,我的意大利朋友介绍说,在意大利(欧洲)很多从事针,织行业的设计师都认识Deanna,有设计也都找她来完成,研讨会上Deanna也自信地说所有梭织类服装能完成的效果她都可以用针织的手法达到,那种自信是很真实的,它源于Deanna一生的实践经验,她还说,针织成衣的完成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比梭织成衣大得多,并通过看图片我才领悟到一点,原来针织设计的领域之大和采用针织成衣所追求的绝妙之处远比梭织成衣乘得更精彩,总之,知道朝那一方向去欣赏针织成衣了。当然,Deanna所说的针织成衣全是HAUTE COUTURE(高级时装),不是我们一般概念的“毛衣”(主要是我从前对针织的理解太粗浅,也接触太少)。
正如马欣所言对针织成衣设计理解的粗浅,从此次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可见一斑,由于大多数作品是在电脑横机上完成的,所以表现不同肌理的结构提花和不同图案的各色提花成为主流,但无论是织物疏密、薄厚对比,还是色彩搭配上缺乏章法和整体感。以往针织设计归类于纺织学科,而学服装设计的学生对针织设计及设备又缺乏了解,所以造成针织时装平淡、呆板。如果说梭织面料服装设计是从选择面料开始的,那么针织服装设计则是从选择纱线开始,这点也是国内针织服装师的弱项。针织服装的创意更多表现为对纱成的表现应用方面,选择有表现力的纱线应是一件服装设计成功的一半。像上述三位获奖者,在纱成的选取上就各具特色。
评委Deanna女士在此次SPINEXPO展的研讨会上做讲座时把自己的角色比喻为服装设计师与针织生产厂商间的桥梁。她的意思在于一方面有对设计师创意的理解,一方面能对针织织造过程有准确的把握,这样将服装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
从此次针织设计赛暴露出的我们国内针织设计在设计思路的狭窄,实用有余而艺术不足,从某种程度上梭织服装设计师与针织服装设计师可以有个换位,既从角度去审视服装,这样针、梭、织设计形成交流。
可喜的是,此次设计赛的获奖者们有机会赴外学习,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看到他们学成归来的新作。
来源:fz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