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再,当纵谈“大师”的虚幻年代早已风华远去,一个崇尚实利与财富的时代接踵而至的时候,当服装企业家们被各种服装媒体的封面接二连三地铸造“明星神话”的时候,设计师何为?
现实三部曲
曾几何时,设计师似乎是中国服装界最为耀眼夺目的名字。在“名师、名企、名牌”口号的感召下,在颇具浪漫色彩的追逐情绪中,那个年代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名师”。在媒体的表达中,设计“大师”们所肩负的也许是文艺复兴一样的历史使命。而且只有成功,没有失败。
1997年,当光环闪烁的张肇达先生走上首届“金顶奖”领奖台的时候,这种浪漫的情绪似乎即将被推至高潮。在那一时刻,不知有多少人几乎将北京想象成了几万公里之外的巴黎、米兰、伦敦和纽约。在很多人的心中,“设计师”这个名字被急剧但不合时宜地泛化和明星化,隐约地透露出“英雄”和“救世主”的挺拔意象,似乎有几个“大师”,中国服装业就能在世界舞台上掀起几次令人兴奋的高潮。
不幸的是,就像雅典并未如伯拉图先生所构想的一样,我们的设计师也并没有如此流畅地阔步走上巴黎的领奖台。别说国际,就连国内的普通老百姓都对绝大多数的设计“大师”知之甚少。一时间,类似于“圈内有名,圈外无名”这样的讨论不绝于耳。同时,众多名企与名师的分分合合也热闹不断。正如著名时装评论家李超德教授评价某设计大师时所言:“他作为服装设计在现阶段的领军人物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耀眼的光环背后,他所承载的荣誉已经带来了负面影响。人们过多的期望,几乎剥离了他的设计才情,耗尽了他的物质支撑。”
其实问题只有一个:设计师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可以为企业赚钱?或者说,如果设计师的才华不能和企业家的资金相互依托,设计师除了空叹,还能做什么?
争论总是不会有结果,而现实则是清晰的。当“大师”们所制造的“文化噱头”越来越少,媒体的采访机开始越来越多地伸向企业家嘴边时,人们已经知道,曾经的“大师时代”已经远去,企业家正在成为时代的宠儿。
因为,时代已经改变,浪漫不再,财富才是真理。
然而,幸运的是,在风风火火的商业大潮中,一些具有实干精神的设计师却为中国服装业开启了另一条柳暗花明的路径。马可、张志峰、谢峰、罗铮、梁子……这些设计师有着诗人的气质和精明的生意头脑,更重要的是,有着对于服装的理想。几年中,他们像一条中国服装业中的清新潜流,在精心经营着属于自己的设计师品牌,挣着每一分辛苦钱,虽然他们当中大多还未达到每年上亿的惊人业绩,但却水到渠成地成为了中国服装业中的一股让同行无法小觑的力量。
直到2004年11月11日,当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先生在北京京伦饭店宣布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品牌委员会成立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试图让自己相信,一个新的时代可能即将来临。
每个时代都需要明星。有时是玛丽莲·梦露,有时是比尔·盖茨,而今天,我们的服装业可能更需要史蒂夫·乔布斯。
被“绑架”的一代?
创造!创造!
这个词在中国服装设计领域被叫得太多、太响,甚至有些大而无当,以至于在人们的心中都产生了更甚于默然的反抗本能:似乎我们的设计师不像是在进行创造,而更像是被“创造”所莫名其妙地绑架,并被推上了一辆代号为“设计”的卡车,在封闭的车厢中,沿着一条颠簸不平的大路飞驰。
无论承认与否,这很可能就是当前很多中国服装设计师的切身感受。或者是否可以说:我们今天的设计师其实是被“创造”所绑架的一代?
“人的思想总是容易从一个极端跨越到另一个极端”。爱默生先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所说的话今天依然管用。
从常识上而言,大凡设计大师扎堆儿的国家都有着丰富而浓郁的艺术氛围,各种周围的环境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设计师们的敏感与创造活力。相比之下,我们的设计师可没这么幸运。在改革开放之后,艺术和文化环境的稳定发展,以及与之相生的对于个性的追逐,也不过才是几年的光景。整个时尚产业创造力的薄弱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而就在这种创造力贫乏的氛围中,对于“创造”和“设计”的渴求实在太过强烈,却往往会导致我们的作品走向初衷的反向。
因为我们太想创造了,太想设计了,似乎一件衣服不被加上一些零乱的细节,不被搞得奇形怪状就不叫设计。这种情况更多地会发生在那些初出茅庐的设计师身上。而在另一个极端,对于那些深受“工业化”影响的设计师而言,则在设计的手法和感受上乏味平庸,成为工业化的可怜附庸。
在今年,随着“茗牌”原创女装设计大赛的举办,“原创”一词又被叫得炙热烫手。然而,“原创”究竟来自哪里、如何才能“原创”……诸如此类的问题并未明朗。更多的设计师们依旧在被“创造”紧紧地捆住,并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
著名工业设计师柳冠中先生曾经说过,一把椅子是为了坐,我们所要设计的是“坐具”,不是概念化的“椅子”。要回到生活最初、最真实的功能形态。这可能才是设计的本质,也是创造的本质。
前些时候,法国高级时装工会中国事务代表赵倩女士在谈到限制中国设计师创造力的因素时,提出了生活环境、教育、品牌意识、工业干扰等众多实际的因素。这些因素也确实都普遍存在。而在每个设计师心中,在当今服装设计领域的“环境心理”中,束缚我们创造力的,则来自于“创造”和“设计”本身。如何回到生活,回到服装的朴素的穿着本源?
2003年,著名设计师房莹女士终于不负众望,折桂“金顶奖”。在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在巴黎时,在山本耀司的店门前看到一件漂亮的毛衣,一眼就能认出是山本耀司的设计,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设计语言。从这一点来看,获得什么奖项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自己的设计达到一个高度。”
这句话很感人,传达着一种对于挣脱各种“绑架”的顿悟。同时,也暗含着设计师们在今天所遭遇的“绑架”因素实在太多。
毕竟,在一个属于财富的时代,在众多的诱惑面前,我们的设计师无法不“紧张”。
因为,他们是被绑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