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几千年前就能造出丝绸和瓷器的国家,为何至今没有驰名国际的时尚品牌和一流设计师?法国精品行业联合会中国区荣誉代表杜孟对这个问题百思不解。
的确,近百年前中国“辑里丝”就在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但现在全球的顶尖丝巾却是法国的“爱玛仕”,身价百倍于“中国造”。中国作为世界纺织工厂的时装业,除了OEM、“品牌授权”、“代客加工”,几乎没有“中国创造”的世界品牌。
而环顾周边国家,韩国服装以其创新面料和时尚款式,已在全球时尚界独树一帜;而东邻日本,更是以三宅一生、高田贤三等一批设计师品牌为代表,跨入了世界顶级服装品牌的行列。但中国却仍是世界服装的大工厂,“中国制造”何日走向“中国创造”?
“我们是制造大国,但不是设计大国。”设计师卞嘉伟感慨道:“国内的服装业最明显的就是跟风。设计师在经济上的势单力薄,注定了他们的设计只能随着企业的利润而走。”
“中国不是没有设计师登上卢浮宫的T台,但这并不代表已经走向世界了,如果在国外的百货店、专卖店没有你的品牌出售,登上100次卢浮宫也不是国际品牌。”中国美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教授叶红说。
叶红表示,中国目前的问题不是缺乏好的设计师,也不是没有像样的品牌,而是不懂品牌运作的国际规则。在巴黎著名的老佛爷百货店,竟然找不到一个中国品牌,通过调研,才发现国际时装品牌运作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与专业“买手”,即控制百货商店资源的专业品牌经纪公司合作,而中国服装企业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市场营销,完全“一条龙”自产自销的模式显然难以适应国际市场。
“一件中国制造的羊毛衫,在今年秋季广交会卖给美国商人的最低甩卖价为0.8美元,而到了美国贴牌后的售价上百美元。”一位纺织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主席蒙特泽莫罗不久前访华时曾自豪地表示,“Made in Italy”就是全意大利最值得骄傲的品牌,这个标签就代表着精致、魅力、与众不同,让其拥有者得到愉悦的感受。
相比之下,“Made in China”的标签也许正是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纺织服装”工厂最大的尴尬:干得最苦、付出最大、遭受责难最多、收获的却最少。有业内人士形象地说:“中国服装产品的尴尬在于:在品牌端你没有话语权,在技术端你又说不上话,最后发现,你只能在这产业链的前后两端之间苦苦挣扎,挣一些血汗钱。”
一个很好的例证是世界名牌Hugo Boss的精美衬衣在美国纽约第54大街的售价高达120美元,而把这个销售价格彻底剖开,发现其中60%以上给了销售渠道商,30%归了品牌商,而中国耗费大量资源辛苦劳作的制造商拿到的只有区区10%。而在竞争激烈的代工市场,有些中国制造商为了打压竞争对手、拿到订单,不惜开出总售价8%左右的“超低价”。
中国服装巨头雅戈尔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告诉记者,谁都想做名牌,谁都想做世界名牌,但是谈何容易,体制问题、投入问题以及文化积淀等各种因素决定了中国服装业的现状,要培育一两个世界认可的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知道,全球销量最大的时尚品牌如美国的GAP、西班牙的ZARA等,其每年在全球的宣传费和市场推广费用都是数以亿计的美元。中国纺织服装业如果长期维持低附加值、低利润的运作方式,不可能与世界品牌竞争。
品牌专家指出,不少国内企业认为品牌就是“牌子”,就是标注在产品上的一个名称或标记符号;一味强调知名度,花费巨资对消费者进行广告轰炸,却忽视了除产品以外的品牌内涵。这样能够火一时,却活不了一世。关键问题在于,我们的品牌往往没有什么文化积淀,讲不出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品牌经营和品牌塑造上急于求成,让人很难有一种忠诚度和归属感。
对于中国时装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道路,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大中华区主管高安德(Andrew Grant)表示,采取所谓的混血方式,与西方企业“联姻”,就像联想(Lenovo)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做法,对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知名度非常重要。
来源:本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