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篇
锡绣早在200多年前就很有名,史志最早记载出现于明代中期。当时盛行的是“十字挑花”和“堆栈纱刺绣”。长时期,锡绣一直以折枝花卉和图案装饰为主。清嘉庆年间江南著名刺绣工艺家丁佩曾经寄寓无锡,著有中国刺绣艺术第一部专著《绣谱》,对无锡的刺绣起着推动作用。此时锡绣以“闺阁绣”占主导地位,这种刺绣细腻典雅,属格调高雅的观赏绣。
光绪三十三年,无锡创立了我国最早的民间刺绣组织——锡山绣工传习会,在传习会的带动影响下,无锡城乡女子学校,如补工女学、志成女学、学艺女学、振秀女学等相继开设了刺绣科。无锡刺绣事业一时大兴,锡绣步入了鼎盛时期。
之后,锡山绣工传习会及各民间艺人获得了国内外多种大奖。获奖数,在全国荣居首位,故而当时的锡绣“不惟国人知之,薄海内外,靡不知之焉!”当时曾有人指出:锡绣“实比汀绣,苏绣为优”。锡绣到1937年无锡沦陷后,日益衰微,解放后,逐步恢复。1954年又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整理了锡绣传统针法104种,还进行了新技法的探索。
现状篇
绝艺难传承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市场、体制等因素影响,锡绣渐渐从高点滑落,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人才的流失。
成立于1958年的中华绣品厂当年曾是锡绣的生产大户,厂里有一批刺绣老艺人。1973年,中华绣品厂设立技校,招收了几十名学员。当时有六个学员跟老艺人华慧贞、陈希清、华织素学习刺绣,其中就有后来的精微绣名家赵红育、吴鸣文等。改革开放后,中华绣品厂作为开放单位,经常有外宾参观。为适应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厂里还设有专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卖部,生意还不错。十多年之后,来参观的人少了,绣品自然也就少生产,从事锡绣的人数至1993年便锐减至五六个人,到1995年更是一个不剩了。据了解,赵红育、吴鸣文、张铭、曾友华等几位锡绣传人,均没有正式收过徒弟。有人称,即使自己愿意教,恐怕也没有谁想学吧,何况“师傅”都自身难保,学会了出路在哪里?
上述状况产生的原因何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由于身处社会转型时期、生活节奏加快、审美情趣多样化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要绣一幅精美的作品,它耗时,周期长,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又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现在劳动力成本一直在提高,所以绣品的售价较高。与此相对应的是,锡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观赏、收藏方面,而一般老百姓目前还尚未到大量消费文化产品的阶段,加上外销又不畅,这就导致绣工工资低,绣工待遇不高则只能改行。
不少人对锡绣后继乏人深感忧虑,高级工艺美术师赵红育就曾多次说过,锡绣现在可以说是“人未亡,艺将绝”,这话似乎有些危言耸听,很大程度上倒是真实的写照——无锡的刺绣和全国其它许多民间艺术一样,在生存和发展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名人篇
赵红育:巧手绣美锦
自1973年师从无锡著名老艺人华慧贞学习刺绣算起,48岁的高级工艺美术师赵红育从事锡绣已有33年。1976年进入无锡市中华绣品厂设计室,3年后调入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专门从事锡绣艺术的创作、研究。
要想绣出精微绣,集中精力很重要,赵红育便有意识地置身于喧闹环境中练针法。她绣成的第一幅单面精微绣作品是《观音》,图中以观音的衣纹为线条,绣着三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计700多字,每个字比粟粒还小,却字字清晰工整,排列流畅。不久,第一幅双面精微绣《寿星图》也问世了。接着,赵红育又相继绣出了《金明池争标图》和《百寿图》,这两幅作品分别获得全国旅游产品大会表扬奖和全国旅游产品优秀纪念品一等奖等奖项。
1984年,赵红育随团出访日本,她精湛的精微绣技艺演示,经17家新闻媒体报道后,在东瀛引起轰动,一些人甚至以为赵红育具有特异功能,拿着放大镜照她的眼睛和手……现代锡绣一时名声大振。
精微绣的研制成功,为锡绣发展谱写了新篇章。当时,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里,有许多人掌握了精微绣技艺。1989年,赵红育与吴鸣文、张铭合作,用半年时间,完成了《丝绸之路》(顾青蛟设计)的绣制任务,及时入选第七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这幅长40厘米、宽16厘米的双面精微绣,描绘了一支由26个人物、21匹骆驼、4匹马和3头猎犬组成的商旅队列,人物生动精细,布局疏密有致,意境深远宏大。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三位绣女发挥了精湛的技艺,人、马、犬最精细的部位,是用一根丝线劈成七十分之一的细线来表现的,使人物显得栩栩如生。这幅精微绣巧夺天工,用七色丝线将古老的丝路古景重现于尺绢之上,形象生动逼真,艺术效果极佳,堪称精微绣的代表作,因此在参展后即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作为精品加以收藏。
而现在,赵红育又不得不直面锡绣的现状,作为现任的市政协委员,她曾多次进言献策,希望能采取措施,改变锡绣后继乏人的窘境:“建议立即将仅存的几位锡绣传人归队,由政府扶持,让她们安心绣制一些精品留给无锡人民,再为锡绣培养一些接班人,使这一祖先留给我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
回味篇
专家: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对民间艺术都极为重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对此深有感慨,倡导发起了拯救民间艺术遗产工程,此项工程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目前国家正在立项,将按普查、登记、整理、分类、出版几个步骤,把我国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记录下来,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外行:谁愿学这种手艺
刺绣是慢工细活。在现在,一幅简单的锡锈小品,要绣好几天。一幅精致些的锡微绣,多的要几年,少的要几个月、一年。低产造成相对高价,导致了市场少人问津的局面。做一个绣师,少则要一年,多则数十年,才能培养成技艺成熟。除了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甘守寂寞,也是一定的心理素质。外行会问:要花这么多的力气,又不能谋生的手艺,谁愿意去学?
令人欣喜的消息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无锡市目前也正在进行民间工艺的普查。同为江苏省传统工艺保护品种,无锡“惠山泥人”和苏州“桃花坞木刻”的一些保护手段或许可供“锡绣”借鉴:无锡民间艺术博物馆设立了大师工作室,给惠山泥人现有的8位工艺美术大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苏州将“桃花坞木刻”仅存的3位传人的关系转到工艺美术学校,既解决了他们的生存问题,又使其有教课传艺、从事创作的机会,让绝技不至于失传。
而另一个城市——杭州的做法也颇值得人称道。《杭州市重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财政资助管理办法》规定,杭州市财政每年将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重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奖励获奖工艺美术品创作人员、收购有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等。此外,工艺美术大师建立工作室将可以获得政府一次性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