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学院 > 服装技术 > 正文
变化——“服装品牌”的“设计”之透析篇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学院-服装技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我们将有的国内品牌服装与某些国际大牌相比较时,往往慨叹于它们的面料质地和工艺手法,对设计师的创作环境艳羡不已。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怎样才能变得巧,变得妙?

    我们拿来一本时装画册翻阅,可以一眼就区分开国际大师的作品,大师娴熟的变化让我们惊羡。其实,对于设计师来说,最艰涩的劳动莫过于原创。但我们的某些设计变化确实过于刻意和呆板,甚至突兀,缺失在形神兼备上,予人一种为设计而设计的感受。
   
    这里,汤姆·福特的观点很值得我们推敲:“我从不刻意的去做原创的设计,也不想是抽象的概念服装。我经常想,人人都想为时装找个定义,而我的做法就是令穿衣的人漂漂亮亮,让人看到就说,很美哪!”

    例如,很多设计师专注于在中国文化上做文章。什么传统的民间蜡染、扎染、钿绣手法一拥而上,在服装上堆积的中国元素越多,好象就能吸引越多的老外目光。

    皮尔·卡丹在谈到“服装设计当中加入中国的元素”的问题时,直接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我并不愿意去刻意模仿任何民族文化特定的一些东西,我更喜欢模仿的是更具有个性化的东西,从中获取灵感。”对于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他更是一针见血:蜡染布对于我们来说很有异国风情,问题是你怎样加以使用,也许在服装设计当中,更多的要使用现代化的面料。

    迪奥品牌曾推出过一系列比较成功的“中国风”时装。看罢,我们不得不讶异于外国人对我们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就那么一点儿中国元素,运用得真是恰到好处!

    由于设计师的设计悟性与生存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在从设计师自身找原因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大气候的影响。

    正如卡尔文克莱恩所说的那样:“在一座典型的国际都市居住的人会对我的设计做出回应,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和需求都十分相似。”让我们欣喜的是,现在北京、上海等很多城市已经具备了这个优越条件,关键就看我们怎么运作了。

来源:王育楠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