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从两三年前开始,伴随着服装产业的发展,中国服装设计界开始变得前所未有按着际,各种设计大赛、时装评论以及设计师评价体系纷纷以实用和市场界定标准。不可否认,在生存压力的迫使下,不论是企业、媒体还是设计师、院校都在个性和实用的矜持中挣扎,作为这种矛盾的一个调和产物,设计师品牌近年来发展迅猛,个性和市场、艺术和实用在其间得到平衡。
长久以来,艺术和技术、市场和个性的矛盾一直是中国服装设计界在探讨的话题,企业家和设计师关系的转型,高等院校教育的改革、专业传媒舆论导向的转变,只能说是一个问题的几个事实,2004年中,业界也曾经慨叹服装评论家们的隐退。毫无疑问,设计思想理论的发展及对设计智慧的尊重是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一。
作为服装理论界颇有建树的专家,李超德教授通过分析思考,对当前趋向功利性的“实用”潮流提出了质疑。市场、艺术、思想、实用等在现实的生存和发展中怎么平衡,现阶段,服装设计思想如何发展,也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共同探究。
——编者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服装设计领域许多活动少了学者型专家,而技术专家和企业家成为媒体和论坛的座上客。或许这是一种进步,回想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推动中国服装设计事业发展,学者型专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的人们似乎更加务实,更推崇实践第一线的经验主义者们的言论和高见。然而,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行业团体一旦缺失理性目标和高屋建瓴的理论平台,它的实践多少带来一些盲目。因此,服装设计当下更需要重视思想库建设,造就一支思想前卫、眼界开阔、理论功底扎实、作风务实的理论队伍;营造一种尊重设计智慧的氛围;构建起服装设计事业发展的“生态链”。从而,不至于因为平庸的功利论而消殆理性思辩的光辉。
产业需要理论
服装设计首先应从理论上确定“大设计”观念。有关此问题多年前我受陈逸飞“大美术”观念的启发提出来,2003年还曾引起《服装时报》的大讨论。近年来,我通过分析国际国内设计发展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机构研究报告和学校教学计划的对比研究,更加坚定确立大设计观念和大创意产业概念的重要性。没有大设计观念的设计师,成不了优秀的设计师;没有大设计观念、大创意产业的概念,设计就没有了理论依托,也就缺乏了产业基础。英国作为老牌工业国家,二次大战以后设计王国的地位逐渐走向衰弱。特别是设计创意领域,它丧失了十九世纪现代工业设计领头羊的地位。然而,自撒切尔夫人执政开始,英国政府高度重视设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特别是1997年布莱尔工党政府上台执政以后,制定了许多奖励设计的政策。布莱尔认为“进入21世纪后,英国的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来说将非常重要,希望企业能够通过产品和服务来体现英国引以为自豪的高度革新性、创造性和设计性,用来证明英国的实力”。行动和实践需要理论与思想作支持,一个以平庸的功利论取代理性思辨,它的代价只能是貌似繁荣的从众和盲目。英国在理性思想照耀下,文化、新闻和体育部专门成立了振兴创意产业委员会,实施人才教育,放宽限制实行改革。一个刻板而保守的英国,正因为重视设计思想建设和创意产业,伦敦正成为最先锋的时尚城市。作为推动,2002年秋,伦敦举行了前所未有的盛大“设计展览会”,举办了“100%设计国际展览会”等近50项活动。尤其是首次举办的“世界创意论坛”受到广泛关注。由此,英国创意产业创造了每年1125亿英磅的收入,雇佣了130万人就业,并创造了103亿英磅的出口额,使得英国创意产业额占了全球创意产业额的16%。人们不得不承认十九世纪“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发祥地和世界工厂,正成为21世纪的“世界设计工作室”。其中服装、服饰以及与此相关的时尚产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说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思想的先导和政府的推动以及能从这片曾经是世界工厂的大地上寻找到某种根源的话,印度孟买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则对中国时尚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借鉴和启发。
建设思想库
回顾二十年来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高校作为思想库与人才培养的摇篮,贡献是巨大的,许多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设计领域的中坚力量。如果没有高校当初的前瞻性眼光,以及实践和理论成果的积淀,今天的服装设计行业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高校的权威和学者还是这个行业的领头羊的话,近几年来,行业权威和学者面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质疑,在反思中多少有些困惑和不知所以然。高等学校的学者们也在众多指责声中,由于丧缺理性而自责,却又提不出反驳的理由。我始终认为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必须面对市场,但绝不是菜市场,萝卜青菜,谁贱谁买。功利主义的经验论代替不了严肃的思想慎独和艺术设计教育自身的规律。多年前,我曾将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服装技术教育等三种教育教学模式,它们分别有不同的目标指向,同时它们又相互交叉、相互联系,并有不同的分工。但当有些人将它们混为一谈,指鹿为马指责学校教育时是缺乏严肃认真态度和自以为是的表现。面对种种疑虑与困惑,我认为需要加强专业思想库建设,用来回答一些宏观问题与微观思考。诸如设计是“大”还是“小”的问题,从而明确设计既要考虑“大”设计观念,又要从“小”处着眼解决具体的技术细节(有关这方面问题另文讨论)。
尊重设计智慧
轻视设计思想和理论建设,囿于技术功利和商业功利的围城,盲从于少数暴发户式企业家目空一切的歧义诱导,服装设计精英们正在迷失自我,使他们既没有找到真正的市场,也无法开启自己的设计智慧。服装产业发展与设计人才培养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服装工业本身遭遇的发展瓶颈大于设计人才瓶颈,于是把许多不满发泄到学校教育上。不可否认不少企业家在商海沉浮中挥洒了自己的汗水,贡献了智慧,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之后,有的企业家已经成为经营资本的金融资本家。应该看到他们的成功背后,也有设计精英们的呐喊、铺垫的结果。上世纪九十年代“名师战略”中曾经辉煌的设计师们,不能因为今天服装产业发展的新走向而否定了他们的设计智慧。近几年,媒体和企业轻视设计智慧和将设计师视为企业木偶的现象,不觉让人感到阵阵酸楚。设计智慧和个人价值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市侩与功利,削弱了人们对创意的尊重。
当然,设计师已经从早年的学术型,逐渐走向开放型、务实型、动手型,已经从纸面设计型,走向生活实践设计型。面对市场和服装产业进步,原先出思想的专家们,有不少由于年龄的原因,已经很少参加主流活动。而新一代服装设计专家,真正具有宏观思路、理论积淀、开阔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高贵生活体验的人物少之又少。常常出现在高层论坛和媒体的有些专家作秀成分多于他阐述的实际思想;有的专家常年从事行政工作,疏于研究,无论从感情,还是生活体验,很少能接受新的时尚意识,有时看似重要的研讨会变成了环顾左右而言它,或讲一些毫无针对性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而使受众进一步丧失了对权威和思想的尊重。重树理论的旗帜和对设计智慧的尊重,可以说是服装设计事业发展关键之一。
呼唤“穆特修”
面对理论和实践的困境,使我想起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当前中国需要有穆特修式的人物和思想,来振兴中国的设计和改革设计教育体系。德国是继英国以后又一个崛起的工业国家。二十世纪初德国的工业设计同样遭遇了我们今天又不似今天的困境。1907年10月赫尔曼·穆特修(1861-1927)组建了“德国产业同盟”,这个类似于设计师协会的组织,是一个由工业家、建筑师、工艺家相互联合的团体。赫尔曼·穆特修是当时德国政府贸易部主管工艺与教育的官员,曾在英国居住7年,任德国驻英国大使馆的建筑专家,对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有着深刻的了解。回国以后立志改革德国的设计及设计教育,他大量地撰写文章褒扬其设计思想,鼓吹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尤其是他深感德国新型设计人才的严重缺乏,决心改革德国设计教育体系,并立即着手进行设计教育改革试验。而由赫尔曼·穆特修组建的“同盟”也得到了德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官办的设计中心。同盟的目的是要在各行各业推广工业设计思想,组织和说服美术、产业、工艺、贸易界的领导人,来推动“工业设计产品的优质化”。所有这些做法直接催生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设计学校——“包豪斯”,从而使德国的设计和制造业至今仍然是世界设计和制造业的领头羊之一。联想到当今中国服装设计面临的困境,中国不正需要理论的先导和穆特修式的人物吗?保持和促进服装设计事业发展,从中可以构建出从理论到实践,从政府到企业的良性的“生态链”,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断裂。轻视理论把握,凡事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媒体的话语权成为企业的广告语的时候,这个行业就已经成为“皇帝的新衣”了。
从“创意英国”到“激情英伦时尚”,从“香榭丽舍大街的香风”到意大利设计师血液中渗透的“巴洛克”浪漫情怀,从孟买带有分裂精神特质的梦工场到上海新兴的创意产业基地。设计艺术貌似浪漫的秉性之外,实则背靠着强大的思想库,轻视精神财富,服装设计同样会付出代价。
人们已经越来越注意设计为人类带来的财富和幸福,设计越来越使人们的穿着走向高标准、严要求的品质生活;人们越来越反感组织者们那种营造的矫揉造作的伪绅士趣味,追求真正的诗意生活和发自内心的对待生活的品质要求,这离不开思想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