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
我的三个观点
观点一,中国服装行业产品过剩,品牌想上上不去,想下下不来,以致中国一流商场不让中国一流产品进。这不是因为中国服装品质不行,而是品牌和设计不行。这方面我们存在几个误区。第一个是至今仍把服装认为是加工制造业,但时尚产业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服装行业;第二个是把品牌等同于民族品牌,其实品牌是无国界的、国际化的;第三个是设计独立于设计产业化,但设计师只有进入品牌、进入市场才有出路。
观点二,中国服装设计要上去,除了理念、思路、定位,更重要的是人才。人才哪里来?不是学校,而是企业。企业是培养高端人才的源头,因为企业有载体、品牌,有市场和消费者。在几个世界时尚之都,不少大牌设计师都出自裁缝。企业要创新体制,给设计人员提供舞台。设计师也要调整心态,不能一味追求评奖、时尚秀,更要贴近市场,争取市场的认可。塑造品牌不需要太多大师,韩国许多品牌的设计师就非常年轻而有活力。
观点三,中国始终把服装锁定在服装产业是错误的。韩国“三星”,日本的“三井”、“伊藤忠”都有时尚板块,像“伊藤忠”就拥有140个服装品牌。所以说,服装产业并非一定是服装制造业。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服装潜在市场很大,并且中国人更热衷于对名牌的追求,将来肯定会引导亚洲的时尚潮流。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海燕
设计产业还在“婴儿期”
五年以前,如果有人提出服装设计产业的概念,恐怕只能是曲高和寡。而今天,服装设计师的成熟、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设计产业从“雏形期”阶段、“孕育期”阶段发展到了“婴儿期”阶段。目前设计产业面临的是:要么全面整合并提升,要么原地踏步坐失大好的发展机遇。
历史证明,以生产企业带动整个服装业的发展,往往导致市场不适销对路的产品过剩;以销售企业带动整个服装业,则使生产企业成为销售企业风险的转嫁对象。而以服装设计企业带动服装业,就可以避免上述阻碍服装业进一步发展的现象。市场的发展促使服装设计产业成为服装产业的龙头,将对整个服装业起到强大的推进作用。这需要服装设计产业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首先必须对市场有准确的、深层次和动态的把握,其次要紧密与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链接。
当前,制约服装设计产业发展的因素有:
一、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很可能导致服装设计产业逐步走向娱乐化,也就是退出服装产业链,成为与服装产业相关的产业之一,这将对整个服装业带来重大打击,更将给国外服装业可乘之机。
二、服装产业的政策存在“轻设计”倾向。这使服装设计产业仅仅是连接服装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将每时每刻受到来自服装产业内部及外部的挤压,只要市场或国家的产业政策稍有波动,就会有大批的服装设计企业倒闭、转业。
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及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卞向阳
服装设计管理是关键
在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中,设计的力量得到日益的重视并开始发挥自己的效能。但是,我们也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一个品牌并不是高薪聘请一位著名设计师就能将产品卖得金银满钵,企业家与设计师从相见恨晚到毁约分手的现象常有发生;采纳一家设计公司的方案,可能最终的销售还不如原来的产品。设计师不是救世主,于是,我们设想将服装设计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将设计产业化。但是,品牌聘用设计师、设计工作室和设计师品牌并非就是设计产业化。或许,我们需要换一个思路来思考服装设计的产业化问题,那就是如何将设计的感性行为纳入服装产业的理性框架之中。
首先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大机器成衣生产的背景下,服装设计是针对要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而做出的方案,某个具体式样的设计是感性和艺术的,但又必须是能够在某一品牌的能力范围内批量生产并可以满足目标消费群可能的需求,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服装设计。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一条将艺术设计行为和物化产业行为有机结合的途径,那就是借用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以将服装设计的结果顺利物化为服装商品并最终转化为以销售业绩为目标,将服装设计转变为中国现行服装品牌和服装企业体系的一个构成环节。设计师和设计工作室的行为和结果,包括设计师品牌的运作,只有通过对设计的有效管理使其与服装品牌和服装企业体系相融合,才能真正做到设计产业化。从这个角度而言,服装设计管理就成为设计产业化的关键之一。
中国服装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陈敏
企业家设计师互相开路
现在市场已被众多品牌瓜分,再加上国际品牌进入,竞争点已经转移,品牌也不只是知名度,而要有自己的内涵和个性作支撑。而个性取决于产品的设计。
企业家在这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管生产、管销售有一套,对设计也很重视,但却不懂设计,所以企业和设计师合作不好,不是企业家不行,也不是设计师不行,而是设计师在企业很难发挥真正的价值。过去,设计只是个款式、面料、颜色的概念,现在信息高度发达,流行趋势大家都能迅速掌握,设计已变成一个品牌的整体规划,企业家必须先有品牌定位才有产品设计。
对设计师来说,也要具备综合能力,因为现在的设计是利用市场信息,加以整理、提炼和应用,企业要的是市场化的设计师,而不是走秀和从事艺术创造的设计师。设计师的身价取决于所设计的产品能不能卖掉,能卖掉多少,能为企业创造多少经济价值。
目前,服装行业生产和销售正在分离,接下去研发也要从生产和营销中分出来。设计公司能否替代服装企业内部的研发力量,要看它能否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设计。设计能否产业化,要看它能否和市场接轨。
其实,企业对设计师的需求非常强烈,也愿意花钱,但顾虑有两个,一是能不能设计出市场畅销的产品;二是商业秘密会不会泄露。我看这不是解决不了,企业不放心没关系,可以制订规则,比如设计流程和考核标准,形成针对设计师的科学管理机制。
加拿大多伦多VisImageSystems公司大卫
自动人体测量术很有用
服装设计一方面要致力于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降低生产成本,充分争取利润空间,这就需要服装设计工业化,在这一进程中,自动人体测量技术将成为是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
在服装设计中,人体测量信息的应用很广泛。在大规模生产中,我们也需要根据人体尺码信息设计母版。目前大多数设计使用的是过去所收集的数据,常常并不代表设计所针对的目标人群。如果能有一个较大的针对特定目标人群的而且可靠的测量数据库,设计出来的服装就可能提供最大的穿着舒适度,并满足尽可能多的目标人群。同时,数据库还可以显示目标人群是否足够多,其人体体形是否多样,是否需要另外投入时间和资金设计不同的版型,以适应不同的体形需求。不仅如此,人体测量数据库还可以帮助确定需要生产的尺码范围,以及尺码的差幅,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计算出每一种尺码的生产量。
VisImageSystems公司与加拿大政府合作,共同开发了自动人体测量技术:BoSS-21(21世纪人体尺码系统)。这个系统采用了数码相机获取图像。在不足一秒的时间内,就可同时获取两张被测量人的高解析度图像,并迅速计算出该被测量人的人体尺码数据。这可大大加快了生产过程,减少了更换尺码,修改以及重新定做的麻烦。同时,存在数据库里的目标人群服装尺码能使我们更准确地确定和管理存货,并使服装设计、服装设备设计和生产场地设计有的放矢。
来源:本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