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行时尚 > 时尚服饰 > 正文
1978年:满街黑灰蓝,结婚才穿红衫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流行时尚-时尚服饰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1978年,一名外国人拍摄的广州北京路新华书店。从书店玻璃橱窗中可看见对面北京路五金交电商店的招牌。

  文革十年,是一段抹杀个性的年月,稍微花哨的衣服就代表了“追求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人们惯于穿着款式单一的衣服,颜色沉闷得只有蓝、黑、白、绿等。这时的中国人,被西方轻蔑地形容为“蓝蚂蚁”。

  1978年,是一个起点。国门打开,思想解放,观念更替。人们逐渐认同了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于是,深藏数十年的爱美之心,率先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比邻香港的广州尽得先机。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牛仔裤、超短裙……服装时尚潮流中涌现出一个个新名词。藉着转口贸易、三来一补、贴牌加工等途径,广东的纺织服装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也是藉着这样一个机会,广州将香港的服装潮流传到了全中国。

  伴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今天的服装已经越来越生机勃勃,日韩风、波斯米亚、唐装甚至是汉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对时尚的理解。

  30年的时间,人们的衣着打扮,改变了整个城市的色彩。

  “冬天的衣服色彩是黑、灰、蓝、绿,游行集会上则是清一色的黑色。到了冬天,又是清一色的白色。”广州市服装集团总经理赵兴中,这样描述文革时期的广州人穿衣打扮。

  后来,开始有女性穿起来了裙子,多以文工团、宣传队的女孩子为主。赵兴中说,“街上穿裙子的姑娘们回头率很高,但是当时我们心理上都会觉得这些女孩是骚包,公众对她们并没有好感。”

  结婚几乎是唯一可以穿红色的机会。赵兴中回忆,当年人们结婚,男的穿反领文装,女的穿的确良衬衣配红色百褶裙。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之后,服装颜色才逐渐丰富起来。

  身穿港产T恤招来买衫人

  “刚脱离了极左思潮的禁锢,人们刚从‘一无所有’的状态解放出来,对于绿、蓝、黑、灰色之外的服装需求迫切,使得当时中国的服装消费完全属于一种饥饿型消费。”资深服装史学家、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袁仄称,但是由于审美心理、消费心理都非常不成熟,出现了盲目从众的现象。今天若有人穿着另类衣服在路上亮相,第二天随即就有不计其数的人模仿这样的打扮。

  今年50多岁的媒体工作者黄先生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可见当时人们对追随潮流的渴求。改革开放后,T恤已经在中国内地大行其道,但真正质量好的T恤并不多见。1980年夏天,黄先生带着妻子到北京探亲。火车上,一名20岁出头的年轻人整天探头探脑的打量黄先生。他后来跟黄先生说的一句话让黄先生啼笑皆非,“他凑过来跟我说,能否将你身上的T恤卖给我?”

  当时,黄先生穿的是一件咖啡色反领T恤,前襟印有波浪型图案。这件衣服是黄先生的朋友从香港买的,衣服质地是尼龙材料,穿在身上很柔软。黄先生记得,当时年轻人用几近哀求的语气提出,愿意出15元人民币购买黄先生身上的衣服,而当时大部分人的工资仅为40~50元。不过,黄先生拒绝了年轻人的要求,“因为这是我朋友给我带的礼物,很有纪念价值。”

  路人追着问“袜子哪买的”

  不仅是黄先生身上的T恤,就连他太太脚上的尼龙丝袜也有追捧者。“一路上不断有人打量我太太穿着的尼龙袜子并窃窃私语,有一些勇敢之人上前问,‘你的袜子很特别,在哪里买的?’甚至有人连我太太脚上的袜子都想买下来。”一双尼龙袜子竟然吸引众人围观,它究竟有何稀奇?原来在改革开放初期,一般袜子都是比较厚的,薄质丝袜比较少见,尤其在夏天穿起来更是显得清爽宜人,所以就格外受到关注了。
来源:信息时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