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拥有500 年历史的莨绸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香云纱”。莨绸的制作过程长达半年,要浸染35 次薯莨汁,还要过河泥、摊雾,最后要放置3-6 个月之后洗水才行,这使得它成为丝绸里价格最昂贵的一种。在莨绸的制作工艺濒临灭绝之际,设计师梁子发现并拯救了它,继今年6 月“香云纱染整技艺”当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目前梁子正与有关部门密切筹划建立莨薯原生态保护基地和莨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梁子被誉为时装界的“环保大师”。作为服装设计师,她获得了中国国际时装周的最高奖项“金顶奖”和“最佳女装设计师”双重殊荣,参加过巴黎时装周;作为环保者,她发现并保护了濒临失传的中国传统珍贵面料莨绸,把500 年前的莨绸变成巴黎卢浮宫里的衣香袂影。
繁琐工艺
7 月29 日,凌晨4 点。广东省顺德市伦教镇还没有醒来,位于伦教镇中部的成艺晒莨厂已经开工了。
伦教立交桥从晒莨厂头顶越过。晒莨厂包括三块草地和两间工作坊,总面积为20 亩。厂里的地面、墙壁、桌椅、床铺等,都被经年的薯莨汁染成褐色。厂外,堆着像煤渣一样的薯莨渣,这是榨取薯莨汁后剩下的,可以当燃料,或是归于土壤,成为肥料。
一条小河围着晒莨厂,河对面发出零星的亮光。河里,打捞河泥的工人驾着小船已出发了。不远处,70 多名赤裸上身的工人正准备“过河泥”。这是制作莨绸的最关键工艺,必须在日出前完成。河泥就采自离这很远的一条没有被污染的小河。河泥里的铁含量恰到好处,能和薯莨汁里的单宁质产生化学反应,变成黑色。
借着灯光,工人们摸索着捧出了莨绸半成品。在一条盛有黑色河泥的狭长沟渠边,120 条莨绸半成品正面朝上,被整齐地摞起来。工人们分别站在沟渠的两边。一边的工人把河泥均匀地涂抹在莨绸上,另一边的工人把涂了河泥的莨绸对折,平整地捧到别处,静置40分钟。
4 点多,梁子来到了晒莨厂。停车、熄火。每年她都会数次从位于深圳的公司出发,开2 小时的车来到晒莨厂。梁子专注莨绸时装设计14年,拥有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时装公司。并与成艺莨厂保持着十多年的默契合作,晒莨厂供应着时装公司的莨绸用料。
7 月27 日,顺德大雨,晒莨厂歇工。7 月28 日是梁子的丈夫黄志华过生日。黄志华是梁子的大学同班同学,夫妻合作创业,丈夫是总经理,管理公司业务,老婆是设计总监。梁子留意了7月29 日的天气预报,提前知道这天没雨。凌晨的天空很蓝,像是梵高笔下的颜色。梁子和7 名工人一起站在沟渠的一侧,用拖把蘸满河泥,在莨绸半成品上均匀地涂抹。蘸满河泥的拖把很沉,来回涂抹,需要腰部、手部、腿部一起使劲,绝对是力气活。在这里,每个工人的手指甲都是黑色的,因为他们常年接触薯莨汁,薯莨汁一接触河泥就变成黑色,就难洗掉了。
5 点半,静置了40 分钟的莨绸,被8 名工人合力搬到河边。走在前头的是一个不到18 岁的小伙子,他大喊一声“嗨”,8 名工人就合力把莨绸平整地摔在河面上。小伙子干了几年“头人”,在这里,每个工序看似简单,但都由专人负责。另有3 名工人在河里洗去莨绸上的河泥。他们常年干这活,十分熟练,抓着莨绸门幅的两头,左右用力抽洗,河面被大声地拍打,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洗完一遍的莨绸被用力抛出,像是京剧的甩袖,然后再洗一遍。
洗完后的莨绸,正面就变成了黑色。曾经有日本商人来晒莨厂拍下了制作全流程,想在日本批量生产,但是没有成功。原因之一就是,“过河泥”使用的河泥,是顺德特有的。
洗完莨绸,天色已放亮。莨绸被依次平摊在草地上,两头压上竹竿防止卷边。然后,几个工人向摊开的莨绸上喷洒薯莨汁。这是最后一次封莨水。
等莨绸晒干后,还要经过最后一道工序:“摊雾”。因为此时的莨绸手感较硬,为了让它变得柔软,得在天黑时分平摊在草地上。黄昏的草根因为吸收了土壤里的水分而滋润,莨绸也因为吸收了小草的水分而软化。
完成所有这些工序后,莨绸还不能用,要放置3-6 个月,再取出水洗,才能用于做成衣。7点半,工作坊里的女人已经煮了菜粥。工人一天要吃四顿。吃完,工作坊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莨绸制作:榨薯莨汁、浸莨水⋯⋯工作坊里没有空调,风扇咿呀呀地吹着。
也没有现代化的生产机器,只有大大小小的木桶,用以盛放浓度不一的薯莨汁。工人用网兜过滤薯莨渣,唯一用电的时候是榨薯莨汁。这里不追求生产量,一匹布经过半年才出炉;也没人知道确切的生产量,因为制作莨绸看天吃饭,下雨不行,过冷过热也不行,只能在3 月到11月间进行,其中农历小暑、大暑、立秋的日照强烈,会使纱绸变硬发脆,也不能晒莨。“时间在这里,倒退了几百年。”梁子说。
日薄西山
莨绸很美。它的正面是黑色,泛出幽幽光泽,像是黑陶一样。反面是棕色,有着不规则的龟裂肌理,像商周甲骨残片。莨绸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香云纱”。在《广东省志·丝绸志》中写到,穿着莨绸,走路时,衣服摩擦,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因此莨绸又叫“响云纱”,后来取其谐音,改称“香云纱”。
莨绸既能消炎,又凉爽,益于皮肤。晒莨厂工人手上的皮肤都十分滑腻。莨绸有如此妙处,全仗着薯莨的妙处。“薯莨”是一味中药,生长在山间。它的繁殖力很旺盛,只需撒在荒山野地,不用施肥,更不用精心照料,它就会茁壮成长。古时的岭南百姓遇到擦伤流血,把薯莨弄碎了敷在伤口上就能止血。岭南夏季湿热,在没有蚊香、洗澡不便利的古代,百姓在家里放几个薯莨,就能驱蚊。
早在比明代更久远的时候,广东百姓开始把薯莨榨成汁,浸染布料、皮革。薯莨分为两种,一种瓤是白色,另一种是红色。清代中期,岭南沿海渔民用浸染后的布料做成衣服。“莨绸”的鼎盛时期在1922 至1925 年,那时也是广东丝绸的繁荣时期,仅南海县的西樵镇和顺德县的伦教镇,就有数千家丝织厂、500 多间晒莨厂,莨绸远销欧美、印度、南洋等地。在电影《南海潮》、《红色娘子军》里,老渔民、南霸天、老四穿的就是莨绸丝。
20 世纪30 年代,莨绸随着广东丝绸业的凋零,受到严重打击。当时,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欧美各主要用丝国紧缩外汇支出,用本国生产的人造丝代替生丝,从此莨绸一蹶不振,直到1994年被梁子发现,才重新焕发生机。
偶遇莨绸
在1994 年莨绸发现梁子之前,全国仅存一家晒莨厂—成艺晒莨厂,晒莨厂至少已存在了一个甲子。厂长也姓梁,从十几岁起,就在晒莨厂当学徒,整个顺德做莨绸的,都是他的徒弟。晒莨厂至今维持500 前的古法制莨,莨绸的颜色仅有黑、棕两色。当时,厂子生意清淡,偶尔接些日单,生意做做停停,面临倒闭。同时,没有年轻人愿意干这种露天酷暑下的手工劳作,而培养一个晒莨工人,需要七八年的时间。因此,莨绸制作工艺濒临绝迹。
梁子1990 年毕业自西北纺织服装学院,她一直在找适合自己设计的面料。梁子不喜欢化纤,“化纤虽然挺括,洗后不用熨烫,符合那个年代的审美,但是很闷,穿着不舒服”。梁子在大学时代,就用棉麻设计服装,“化纤面料烧着后,缩成一团硬硬的黑色胶状体,气味很臭,不会降解到大自然去。那时不提环保,我只是直觉化纤不健康。我喜欢棉麻的质朴感觉,亲切自然”。
毕业后,梁子和丈夫黄志平一起在广东创业,1994年创立了自己的时装品牌—天意•TANGY。“在我们的前面,中国时尚品牌几乎没有任何值得借鉴的东西,有很多东西,都需要我们自己摸索”。梁子先是采用丝绸,后来用棉麻, “当时很多人不接受棉麻,觉得白色的麻既容易皱,不容易打理,又不挺括。”
1994 年,经朋友介绍,梁子在一间废弃仓库里发现了莨绸。她欣喜于这种面料的独特味道,把自己的脸深深地埋在莨绸里, “这股味道很舒服”,而梁子真正被莨绸打动,是在第一次看了“过河泥”之后, “那种仪式感很让人震惊,置身其中,感觉被大自然呵护着。”
找到晒莨厂后,梁子决定采用莨绸设计服装。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因为莨绸的制作工艺缓慢复杂,次品率高。由于是手工制作,每一寸布的颜色深浅都不同,梁子喜欢反面的棕色,她提出用棕色那面设计,这个想法被认为是异想天开。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正面的河泥会渗到反面,晾晒后,棕色一面有很多黑色疵点。于是,工人们想了办法,涂完河泥后,用湿布在莨绸背面擦一遍,以确保没有河泥渗到反面。
在刚开始用莨绸进行设计的那段时间里,由于没有什么人知道莨绸,梁子遇到了很多困难。她以自己的执著与坚持,一步步稳扎稳打,直到2001年中国国际服装周上,梁子破茧而出,创纪录地获得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院校排行、商业排行三项第一,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如今,梁子已开发出了彩莨、生纺莨,还在试验用棉、麻、毛做成莨衫。在梁子的推动下,莨绸成为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子常来晒莨厂,光脚踩在莨绸上,一步步慢慢地走。她喜欢光脚,“光脚很舒服、很放松,是最直接地感触自然的方式”。在自己的作品发布会上,模特们穿着她设计的莨绸时装,光脚走在铺满芦苇的T 台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个性梁子
梁子喜欢天然,注重环保。她不用一次性纸杯,不浪费莨绸的边角料,还特意把办公室安在有山有海的深圳沙头角。
梁子出生在浙江绍兴新昌一个小镇。为了节省布料,妈妈总是给她和姐姐做一样的衣服,梁子很不喜欢。那时才和缝纫机差不多高的梁子,就总是叫裁缝在这里加个口袋,那里缝个花边。小时候家里有台织布机,梁子学奶奶、妈妈的样,爬上织布机,咿咿呀呀地纺,还纺过棉花。梁子喜欢画画,从小就在家里的墙上、地上到处画,父母并不责罚她。父亲只说,画画不能当饭吃。这句话,梁子记得很牢。
高中毕业时,梁子不喜欢上那些无趣的数理化大学,就通知父母,自作主张地回家待业。父母并不为难她,父亲把她送去裁缝店当学徒,姑姑花了100 多元为她买了一台缝纫机。几年后,梁子成为当地有名的小裁缝。连纸样都不打,就直接在布料上画。什么款式到了梁子手上,她都喜欢做点改变。年轻女孩特别喜欢找梁子做衣服,她设计的衣服很快在小镇风靡开来。然而,一旦梁子设计的衣服流行开来,她自己就再也不穿了。
高中毕业6 年后,梁子重新参加高考,并考上了西北纺织学院服装设计本科。大学毕业后,梁子并没有受专业系统的影响,她的设计完全看不出舶来的痕迹。“ 可能我这个人太简单,不爱去研究别人,我比较 喜欢凭直觉去感受。你让我说出某某大师的风格,他的代表作是什么,我的印象似乎都介于清晰与模糊之间。Prada、Chanel、Dior,这些大牌我也欣赏,也买过,但是不会追着它们的潮流去做。”
梁子的夏装90% 都是自己设计的莨绸时装。“我只是希望不要重复别人,在设计中,带一些自己个性上的东西,不要为了变化而去变化”,梁子说,“生活也是一样,一成不变肯定是很沉闷的,要变化得自然、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