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炎帝服饰商务节办成株洲的 ‘经济奥运会’。” “引进知名品牌时予以个案处理,要给足政策和条件。” “走市场、资本、产品、品牌四位一体之路,实现芦淞服饰的第二次跨越。”昨天,芦淞区区委书记强国跃就芦淞服饰城的发展接受本报专访时说。
芦淞服饰发展 见证30年成就
强国跃介绍,芦淞服饰城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见证。
过去近30年里,芦淞服饰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尤其是2001年以来,市、区政府实施以改制、改造、提升品位为内容的 “两改一提”战略,使芦淞服饰实现了“第一次跨越”。具体举措包括:累计投入资金近20亿元,成功改造华丽、环洲城、黑马等32家老市场,修整规范了市场群内外道路10余条,建成中国城、智超、金帝广场、家润多等10多个现代化专业市场,结束了 “鸟笼子”市场和马路市场的历史,同时,金都、芦淞等18家市场实现成功改制。
截至目前,芦淞服饰城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群,占地1.5平方公里,从业人员10余万,年成交额达200亿元,雄踞中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第二位。芦淞服饰加工业也逐步发展壮大,已拥有规模加工企业1000多家,注册品牌382个及开畅、宇奴、帅欧等国内知名商标10多个,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生产基地和“湘派”服饰的大本营。
把商务节办成株洲 “经济奥运会”
强国跃认为,芦淞服饰业当前已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基础,在竞争和发展上有着自身优势和实力,包括区位和交通优势、物流基础扎实、服饰文化深厚、市场建设已抢占一定先机、区内具备大规模发展服饰制造业的基础条件等等。
尤其在品牌建设方面,连续几届的国家级商务展会 “中国•株洲(芦淞)炎帝服饰商务节”的持续拉动及复合、立体宣传策略不遗余力的强势推介, “芦淞服饰”业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金字招牌。芦淞服饰市场在全国服装流通行业地位显著提高,先后荣获 “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 “中国品牌市场”、“中国服饰名城”、 “中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等权威殊荣。日前,我市又荣获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颁发的首批 “中国服装商贸名城”称号。
强国跃说,今年的服饰商务节刚好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不久后举办,我们要把它当作株洲的 “经济奥运会”来办。 “这也是检验株洲服装产业成效和各服饰企业实力的一次大比拼,是全体株洲人的盛会。”
引进培育品牌 要给足“阳光雨露”
对于芦淞服饰城的发展前景,强国跃说,将努力实现芦淞服饰的“二次跨越”,具体做法包括,实现二级批发市场向一级批发市场的跨越,建立国际服饰采购和物流中心,组建芦淞服饰集团、谋求上市,大力引进国际品牌进驻、致力本地品牌培育,建立完善的电子交易平台,全力培育芦淞炎帝服饰文化等等。
不过,强国跃也清醒地指出,在目前沿海服饰产业向内陆梯度转移的大好机遇中,株洲市的某些外部环境与沿海地区差不多,比如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地价不便宜、劳动监管严格等。 “正因如此,政府一定要解放思想,在对知名品牌的引进时实行个案处理,给足政策和条件。对培育本地品牌也要如此,没有阳光和雨露,小草是长不起来的。”
强国跃表示,将用两至三年时间,建立和完善服饰城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基本完成服饰城核心区域的步行化改造,使市场成交额达到400亿元,基本形成完备的服饰物流体系,年服饰物流运输量达到50万吨,基本完成芦淞服饰加工园一期建设,实现产值100亿元;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国家级、现代化、国际性的服饰名城,奠定芦淞服饰在国内的领军地位,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