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行时尚 > 时尚服饰 > 正文
30年穿着大变迁 黑白世界化彩虹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流行时尚-时尚服饰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晾衣服时,发现衣架不够用了——不是因为衣架丢了,而是衣服多了。这是许多市民都有的经历。作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中的一项,衣服的变迁,最直接地折射着生活的变化和时代的变革。

  出生于1978年的黄小姐正好与改革开放同龄。她给记者讲述的30年来穿着的变化,也是许多市民共同有过的故事。

  量:一衣多季→一季多衣

  1978年,妈妈生下了我。

  当时养孩子很“简单”,三四件哥哥姐姐们的旧衣服就打发了我。衣服,只有贴身的两件是相对柔软的,外面两件都是妈妈自己织布、自己缝纫做出来的黑白粗布衣服。下雨天,衣服晾不干,就用火烤。我的第一件新衣服是外婆送来的,当时妈妈很开心,不过对于襁褓中的我而言,一口好吃的会更实惠些。我们家4个孩子穿过的衣服,又送到阿姨家给小表弟表妹穿了。家里的老衣柜放了一家人的衣服后,还是空荡荡的。

  2007年,我生下了自己的宝贝。

  出生前,他的衣服就占了单独一个衣柜。出生后,亲人、朋友、同学又给他送了一堆衣物,连放的地方都没有了。前不久,抽空整理了一下,几百件衣服,新的,旧的,从初生服到5岁的,几乎都不用买了。于是,目前能穿的放在衣柜里,今后穿的,根据年龄段、冬夏两季打包,再次塞到他奶奶的床底下。

  色:“蚂蚁”当道→彩虹绕身

  妈妈一直喜欢我穿红色,她觉得那样喜气、好看。

  年轻的时候,妈妈穿的衣服几乎一成不变,色调都是灰的。一家人的衣柜里,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当时,有西方人甚至用带有嘲讽的语气将中国人的穿着形容为“蚂蚁”。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红遍大江南北,电影中的“红裙子”,成为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转而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的一个标志性道具。这个“红”,自然也抓住了母亲的心。

  我也喜欢妈妈穿红色,因为那样显得精神、年轻。

  打开她的衣柜,我会看到红色的大衣、白色的裤子、紫色的T恤、橙色的衬衫……如今满街都是老来俏,谁不俏谁就真的落伍了。我的衣柜里装着“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衣柜里的颜色和妈妈年轻时候比,不知道隔了几个时代,而且每年还都有不同的流行色呢。

  质:不凉的“的确良”→自然健康的面料

  如果说,年轻时候有什么让妈妈感到骄傲的,那就是“的确良”了。这个现今许多年轻人不知为何物的东西,当年可是风靡大江南北。

  改革开放之初,物质比较贫乏,样样需要凭票供应,穿衣更是按人头供应布票。“我们每年每人有2张布票,可以做两件衣服。”妈妈回忆到布票,难掩兴奋的神态。她说,如果领取普通的布料,一件衣服只要花一元多,而领取“的确良”,一件衣服就要十多元了,其珍贵程度不亚于现在的羊绒大衣。爸爸做生意赚了点钱,执意要妈妈做一件“的确良”。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市面上出现的这种新布料,比粗布滑爽、有鲜亮颜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冲击。穿上它,就是时尚的象征。

  后来有了其他布料的比较,妈妈才发现“的确良”其实不透气、不凉快。现在她最喜欢穿纯棉和亚麻的衣服了,感觉自然、舒适。

  老人、年轻人都在追求自然、健康的面料,桑蚕丝、纯棉、丝绵、混纺、羊毛等等,叫得上名字,叫不上名字的,从最天然的材料到高科技的面料,一应俱全。人们不仅看重布料的价格、色彩,更加注重实用、品牌、时尚及个性。

  款:穿喇叭裤遭游街→越新奇越受宠

  和妈妈对“的确良”的钟爱一样,上世纪70年代的年轻人都曾钟爱过一样东西,那就是被妈妈称为“扫地裤”的喇叭裤。这种裤子,上细下宽、把臀部绷得圆滚滚的、拉链不分男女一律开在正前方,在“穿衣不能露皮肤”的年代,谁要是穿上了它,就跟现在的裸奔效应一样,要受到强烈的批评和抵制。在当年的流行歌曲《艳粉街》和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就有年轻人穿喇叭裤被抓游街的场景。妈妈当时对这种裤子深恶痛绝,觉得有伤风化,更担心穿喇叭裤的“混混”有朝一日把自己的孩子带坏了。然而,潮流不可挡,喇叭裤越来越普及,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退出历史。

  其实,说喇叭裤退出历史也不是很正确。在我的衣柜里,俨然还躺着一件,这是新时代的喇叭裤了,它穿越历史卷土重来。如今服装的款式,越新奇越受宠,内衣外穿、露脐装、哈韩服、唐装等服饰,都曾站到流行前沿。此时,服装兼顾了国际化、时尚化、个性化、品牌化,人们对服装的诉求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独一无二、限量版的更好。(记者 黄小玲 实习生 陈小阳)
来源:泉州晚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