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支时装表演队的“全家福”
1979年3月10日,北京上演了新中国以来第一场时装大秀。当时,中国主流社会的词典中尚没有“时尚”之说,就算最时髦的上海人,亦都身穿整洁的灰蓝二色,没有曲线和个性,哪怕是服装上略微扬起的一抹亮色也会被人诟病,对那些来自西方的时装,这个由蓝黑灰构成的国度总报以审阅,甚至是怀疑。而这场时装秀却催生了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唤醒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
如今,时装秀在内地已是稀松平常,可二、三十多年前,这一切却是难以想像的。法国记者罗伯特.吉兰的《六亿蚂蚁》一书中道出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印象:“不管走到哪儿,人们都穿着蓝布衣服。姑娘们都穿着长裤,除了下垂的头发或农民式的辫子,她们穿得跟男人一模一样。一群群人,一个个都像是刚从蓝墨水中洗澡出来,一身去不掉的蓝色。”随着《六亿蚂蚁》的畅销,“蓝蚂蚁”成了内地民众的代名词。
从蓝蚂蚁到牛仔帽
1978年冬,皮尔.卡丹在北京看到了一个由“蓝卡叽布”构成的海洋,在他的反覆游说及内地部分改革派的努力下,是年11月下旬,传出了北京要举办时装秀的消息,不过最终还是搁浅了。“时装秀在那个时代可谓闻所未闻。”上海服装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领导直言不讳,“那时改革开放的舆论已经抬头,但全国的大环境还是冷色调,究竟批准外国人在首都举办时装秀是需要勇气的。”
直至翌年1月28日,邓小平开始了为期八日的美国之旅并戴上了一顶白色的牛仔帽之后,时装秀才看到了新的希望。当时不少内地高官认为,邓小平所戴的这顶“西式牛仔帽”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政治符号!其后,“皮尔.卡丹中国大秀”很快获批。但伴随着相应的限制:不得宣传、秀场不对外开放、所有“钦定”观众都必须经过政审等。与此同时,原定在首都举办的三场大秀,亦被有意识地切割成三场,北京首演后,另两场将移师相对开放的上海。
首支服装表演队诞生
1979年3月10日,8位法籍模特儿与4位日籍模特儿踏上了北京民族文化宫的T台,虽然模特的着装“过于大胆,许多人都不敢正视”,但正是这场大秀催生了新中国的首支时装模特队。
“上海服装公司成立时装表演队,是想以此增加公司内外销的数量。”时任上海服装公司设计师的徐文渊回忆,她与老领导,服装公司经理张成林看过大秀后就设想组建一支属于中国人的时装队。
1980年11月9日,上海服装公司服装表演队诞生了,而徐文渊亦由此从设计师成功转行为中国首支时装表演队的掌门人。对于当初的情景,徐文渊至今难以忘怀,“选模特在当时并非易事,所有模特都来自公司下属的60余家工厂,在挑选过程中,应征者家长,甚至是工厂领导对此嗤之以鼻,有的甚至担心孩子当模特后是否会学坏。”
时装表演成开放象征
80年代初的中国,站在T台上展示新式时装需要足够的勇气,有些人退缩了但也有人自告奋勇。经过三个月的挑选,徐文渊最终找到19个模特,其中7名男性,12名女性。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的首批模特清一色来自工厂,有的是工人,有的曾“上山下乡”,提过锄头和镰刀。闭门练习三个月后,服装表演队举行了首场内部演出,虽然也有人指责他们“有伤风化”,但表演队却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中国的这支服装表演队获得了进京演出的机会,甚至被海外媒体称作是内地改革开放的象征。
1983年5月13日,表演队应邀在中南海行骚,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许和勉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那年的报道中称,她们的表演“华而不艳,美而不俗,恰到好处,很值得以后的效尤者注重”。翌年,表演队先后又出访日本和欧美列国,展示了中国纺织服装界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
二十多年过去了,模特表演已从T台走向了市场,走入了民间,中国首支时装表演队,历经了中国大地时尚产业的崛起,并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改革开放使国家日益强大的历史进程。诚如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戈蒂埃所言,“中国30年改革开放之路,硕果累累,时装表演只是众多变化中的一个缩影;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唤醒了中国人对美、对差异化世界的本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