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渝北龙湖花园的邓女士,今年52岁,当过知青、工人、公务员。“从不同时代的穿着就可以找到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为直观的答案。”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出生的邓女士说,1978年改革开放时,她22岁,从知青身份到川东造船厂当工人,那时穿衣服的颜色很单一,面料大部分是卡其布、洋布(也称平布)、丝令布、香银纱等,都以深色为主,绿蓝黑灰成“主打色”,款式也很单一。“而现在,商场里各种款式、各种颜色、各种面料的各式服装让人眼花缭乱,而各种服装的配饰更是让人穿出了个性和风格。”说到如今的衣服,邓女士非常高兴。
开放之前
买布料要凭票
在我市某餐饮公司任职的高先生家珍藏着一台老式缝纫机,这是他母亲的“宝贝”。搬家三次都舍不得扔掉。
“母亲用了差不多三个多月工资才买回来的。当时好多邻居都羡慕着呢。”作为“四大件”之一,家里有台缝纫机是每个家庭的梦想。当时还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高先生的母亲当时就托朋友费了番周折找了票,才在百货公司拿到一台“蝴蝶”牌缝纫机。
“其实家里添置缝纫机也不是追逐潮流,只是为了节省买衣服的钱。”高先生依然记得,家里两个孩子一共四口人,仅仅穿衣服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挂在商场里十多块一件的成品衣服,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奢侈品了。
而在那个年代,布料也是统一供给的,要凭票的,不要说穿得花枝招展,就是灰的卡、的确良也是不容易拿到的,商店里可供选择的布料很少,买回家的多半是灯芯绒、棉布等便宜的边角布料。那时买布料做衣服,都要特地把衣服做大一些,因为小孩子长得快,做大一点可以多穿几年。
他在参加工作后,才真正地穿上了第一身新衣服,脏了就洗,破了就补,最后还送给了姐夫穿。
开放之初
“的确良”裙子很时尚
“穿着补疤衣裳才有望得先进!”邓女士回忆,改革开放时,她所在造船厂是从上海内迁而来,厂里将穿着作为评选先进的一个标准,也就是说,你所穿的衣裳发白、补疤越多,就认为你艰苦朴素,可以评为先进。她说,那时,她曾委托回上海的同事购买了一件暗红色的上衣,都不敢穿,即使穿上,也是穿到里面,外面仍然套着一件既发白又补疤的衣裳。她称,这件暗红色衣服,花了50多元,是她几个月节约下来的工资。据了解,她当时的工资为每月37元。
邓女士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物品的慢慢丰富,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少量的布料——“的确良”。她说,那个时候,在谈恋爱阶段,男士给女朋友送条“的确良”裙子,就会令她们欢喜不已,犹如现在的女人得到珠宝首饰时的狂喜心情。
现如今
想穿什么穿什么
“现在想穿什么就买什么,而且什么样式都有。”邓女士说,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街头出现了各种衣料和样式的服装,丝、毛、麻、化纤,很多名字以前听都没听过。现在,虽然每年买的衣服跟别人比起来不算多,但至少每到换季时都会添上几件,有的还是名牌。同时,随着衣服款式的增多,各种各样的配饰也应运而生,穿哪件衣服,配哪种配饰对于现在的人来说都很讲究。现在穿衣服遮羞和保暖的功能完全被弱化了,而美观时尚成了人们最大的追求和享受,而且这种愿望在现在琳琅满目的服饰中是很容易得到满足的。“现在真的是想穿就穿,根本不是什么难事了!”邓女士说。
记者纪文伶童江华
数据统计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比30年前增长66.4倍
重庆人爱美,带火服装销售。仅是去年,我市服装、鞋帽、针织品类零售额就比1997年增长5.8倍,年均增长22.3%。而今年1~8月,重庆的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1.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3%。
重庆社科院专家表示,推动服装产业销售增长,除了市民消费能力提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重庆商业网点增加,商品零售业态逐步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邮购、网购以及城乡集市贸易、小商品市场等应有尽有。
来自市统计局的消息说,1993年外资经济进入重庆,1994年底,港资群鹰商场、台资富安商厦分别开业,标志着重庆市大型百货零售业引进外资参与竞争的开始。
随后,太平洋百货、家乐福商场等纷纷登陆重庆,多种经济成份在流通格局逐渐显现,让消费选择“穿”的用品时有了更多的选择。199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33亿元,比上年增长29.9%。
去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61.23亿元,是1978年的66.4倍,年均增速达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