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装,这个在十几年前人们连听都没听说过的名词,如今已铺天盖地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走进商店、银行、宾馆饭店,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一款款靓丽的职业制服、职业工装、职业时装映入人们的眼帘,给人一种时代的新鲜感,给人一种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中国从业阶层着装人员的巨大变化,无不述说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和进步成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中国人民以从来没有过的激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解放初期的中国从业人员的着装一部分受辛亥革命的影响,那时中山装成为中国城市男子的主体服装。新中国成立之后被继续作为政府官员的职业服装。与此同时一些变体的中山装,如由中山装简化而来的军便装和青年装在这个时期相继产生,成为中国职业服装的主体成分。在工矿企业,用帆布面料(俗称劳动布)制作的工作服,几乎成为全国劳动和福利的象征。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左”的思潮泛滥,当时的服装世界被人们称为“灰”、“黑”、“蓝”时代,款式单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军宣队接管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军队的绿军服,成为一种革命、光荣和神圣的代表。而由绿军装、武装带、解放鞋与军跨包组合起来的“红卫兵‘装束成为一种流行潮,不仅仅是在日常生活中,机关、学校,建设兵团、文艺团体全部着绿军装,穿军装、军大衣是当时的一种荣耀。
1966~1976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的中国,不仅在意识形态领域与国际社会格格不入,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也没有对外交流。“左”的思潮,使中国陷入经济崩溃的边缘,中国的服装领域在设计、生产与流行上更是停滞不前,职业装更无从谈起。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进军号。随着人民意识形态的转变,审美观念的升华,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受世界服装流行趋势的影响,中国国人的着装,呈现出姹紫嫣红的生动局面。国家领导人集体穿西装出现在党的会议上,为全国人民的服饰改革带了头。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特区的建立,招商引资使一批具有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沿海城市。先进技术的引进同时带来了他们在职业着装方面的新的理念和做法,给中国工商业企业带来了新鲜感。与之相对应,中国经济的崛起,使中国工业得以快速发展,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管理理念的进步,特别是企业CI系统的推行,中国工商业企业开始有了职业装的需求。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职业装。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经济的发展,先进管理理念的引进,特别是宾馆、酒店这些改革开放的窗口行业,率先施行与国际接轨的制服着装,给中国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之后,以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为起点,特别是以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为代表的沿海城市,以及江苏、浙江一带的服装企业,从设计制作宾馆酒店制服开始,逐步涉足职业装领域。但那时,工作服、劳保服的传统概念根深蒂固,作为全新理念的职业装,还没有形成市场,很多人甚至没听说过什么叫职业装。大多数从事职业装生产的企业思想朦胧,信心不足,试探性和风险性占了很大的比重。那个时期,在中国专门从事职业装生产的企业不过百余家。
1998年3月,举国瞩目的第一届中国职业装博览会和首届职业装设计大奖赛再看天津举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博览会使从事职业装生产的企业为之一振,那些生平还是第一次听到职业装这个名词的人们开始思索,一个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在向创业者们召唤,职业装从此被推上了大雅之堂。中国职业装博览会在中国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推出了中国职业装的概念,工作服的概念从此被历史更新。由于他的极大的影响力、震撼力,在中国服装界引起强烈反响,那些从事职业装生产的企业为之一振,中国职业装博览会的社会影响并以极快速度在中国服装界传播,鼓舞和带动了成千上万的企业走上了职业装生产的道路。截至2000年第二届中国职业装博览会举行时止,中国职业装企业就猛增到1万多家。至2005年第三届中国职业装博览会举行时的粗略统计,中国职业装企业的数量又有了新的增长,达到25000多家,使职业装从服装行业40多个大类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个浩浩荡荡的产业。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一批以“XX职业装公司”命名的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生———明确的从业宗旨,明确的专业性质,明确的时代特色,说明中国职业装企业的发展达到了从自主到自为的新境界、新阶段。
200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职业装博览会(“第二届中国职业装发展战略研讨会)等活动在规模上和专业深度上都超过了上一届,对中国职业装的生产、销售和应用都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职业装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职业装产业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特别是产业集群的出现,使中国职业装产业的生产布局,从发展战略到产品细分都有了值得人们注意的新的动向。中国职业装不仅在客观需求上有发展的空间,在主观操作上,也有其快速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