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行时尚 > 时尚服饰 > 正文
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中国服装业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流行时尚-时尚服饰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风风雨雨,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服装业也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经历了从最初的家庭生产、小作坊,到现在的世界第一大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的过程。在这其中,国家相关政策给服装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透过这些政策法规,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服装产业留下的每一个印记。

  非公有经济地位变迁盘活服装业

  政策关键词一:补充

  ●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国营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补充。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对于城乡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

  ●1988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

  ●1992年12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政策关键词二:平等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其他所有制经济享受同等劳动待遇。

  ●2005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 中强调:应对非公有制企业和其它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服装业变迁:非公有制企业“垄断”服装业

  如今的服装业已经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天下,这正是30年巨变的一个缩影。

  2007年全年的数据显示,在全国42586家服装出口企业中,国有及控股企业仅占6.5%,较往年进一步减少。相反,民营企业持续较快增长,增长10.2%,企业家数占总数的63.1%,增长2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平稳增长,增幅4.5%,企业家数占总数的30.4%。

  各类企业的出口额所占比例差距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出口额持续快速增长,增幅达34.1%,份额为48.6%;三资企业增长也较快,增幅为15.5%,份额为30.6%;而国有及控股企业出口额增幅为4.2%,份额为20.8%。

  就整个服装行业而言,非公有制企业的比例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有些地区甚至呈现民营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比如,河南服装业中民营企业比例已占到98%。而浙江、福建、广东等无疑是最能代表中国民营服装企业发达水平的地区。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活力、成长最快的主体经济。

  民营企业是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相对应的概念。中国原有的经济模式是单纯的公有制,企业要么是国家所有,要么就是集体所有。这种体制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的经营者与生产者积极性都不高,导致企业发展缓慢甚至亏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把大量的国有、集体企业卖给厂长和职工;另一方面大力提倡民众自行创办企业。

  作为“衣食住行”之首的服装业,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创业潮”,一些如今在业内响当当的企业家开始创办企业,十几个农民、十几台家用缝纫机以及租来的厂房就是最初民营企业的雏形。上世纪90年代,一些完成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又投入创品牌的热潮中,服装业出现了很多让消费者琅琅上口的品牌。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一批批民营企业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进入20世纪的民营服装企业,已经走在和国际接轨、向百年品牌努力的航程上。

  点评:翻开众多服装企业家们的奋斗史,会发现他们拥有很多记录着时代发展的称谓:个体户、倒爷、万元户、老板、董事长、人大代表……这些称谓也是民营企业家身份和地位变迁的真实写照。如今的民营企业家们不再是偷偷摸摸的倒爷,而是可以登上高等学府讲坛演讲的成功人士。对于未来的民营企业来说,如何成就百年企业、如何打造文化品牌、如何引导生活方式、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将是他们沉甸甸的事业。

  从出口大国到服装强国

  政策关键词一:经济特区

  ●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1979年8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政策关键词二:配额

  ●1986年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逐步废止《多种纤维协定》(MFT),将纺织品与服装贸易纳入GATT体系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规定。 根据规定,在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过渡期内,进口方将分三个阶段逐步取消所有数量限制,最终实现纺织品贸易自由化。

  政策关键词三:国际

  ●1994年1月,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2001年11月,中国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被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批准成为新成员。
  服装业变迁:“服装经济特区”遍地开花

  提到经济特区,就得说说“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机遇,主要是香港以国际订单加工贸易带动的“前店后厂”的密集投资,以及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制造业大规模转移。

  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加工厂就和服装有关,1978年9月15日,广东东莞太平手袋厂正式开工,并获得由中国工商总局发放的关于“三来一补”企业的国内首个牌照。“三来一补”的贸易形式催生了大批的服装出口企业,也成就了“中国制造”的美誉。不过,“三来一补”这一词汇现在更多代表一种历史,服装行业内更愿意用“贴牌加工”,这一说法隐含着这样的变化:从简单加工、被动接单到主动寻找国内、国际买家,不少企业还参与设计,使贴牌加工也实现“品牌效应”,更有一些优秀的加工企业在承接定单的过程中,积累资源、铺设渠道、学习海外先进管理经验,迈出了国际品牌的步伐。

 如今“经济特区”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名词,在服装产业中,遍布全国的产业集群已成为一颗颗闪亮的“珍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产业日益向集群化发展,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三大经济圈为辐射中心,在服装主产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等地,围绕着专业市场、出口优势、龙头企业形成了众多以生产某类产品为主的区域产业集群。目前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审批的服装特色名城(镇)共有47个。当前,沿海地区的服装产业集群正在升级转型,而随着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进程的推进,中西部产业集群的数目还将增加。

  除了被命名为服装名城、名镇的产业集群地外,还有一些以服装文化、商贸、时尚为主要特征,以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大连等)为载体的产业集聚地,这部分产业集群地正在发挥着文化、经济等优势,承载着中国服装向服装强国、向时尚产业跨越的希望。

  点评:30年造就了享誉天下的“中国制造”。当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之际,它遇到的阻力也相应而生。3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问——服装,中国该如何制造?当贸易限制不断升级,当国家政策不再扶持,服装企业必须熟悉诸如转移、转型、升级、整合、创新等等词汇,向着国际、向着时尚,一路前行。

  服装消费由“管”到“放” 产业从“点”到“链”

  政策关键词一:优先

  ●1979年,国家除了安排轻纺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23亿元以外,还增加了轻纺工业挖潜改造措施费和专项贷款15亿元。国家还在燃料动力和原材料方面采取了优先供应的政策支持轻纺工业的发展。这一年全国轻纺工业的增速达到9.6%,高于重工业7.7%的增速。

  ●1980年1月,国家决定对轻纺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原则,确定轻纺工业加快发展的步伐。六个优先是: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的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新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

  政策关键词二:放开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发出通告,即日起全国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对棉布、絮棉敞开供应。1984年不发布票和絮棉票。

  ●1986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指出:5年间纺织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最终产品增长1至3倍;

  ● 1992年8月,国家物价局颁布了新的价格管理目录,放开了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

  服装业变迁:构筑“和谐服装生态链”

  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30年的时间,中国的服装产业完成了从“点”到“链”的进程。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服装是凭手中有限的布票来购买棉布做衣服,除棉布外,其它布料市场上很少见到,即使有也很难买得起。人们以自行加工为主,很少购买成衣。衣服颜色、款式都十分单调。

  国营纺织厂、小服装加工作坊、小裁缝、小摊位、国营百货店、消费者——这是改革开放初期,服装产业最初的几个“点”,通过这些点,服装就完成了从原料到消费者的过程。

  30年过去了,服装面料已实现了多元化,混纺、毛、麻、丝、各种化纤等纤维种类繁多,织造方式也由简单的编纺向精纺、精梳、高温定型的高档次方向发展。款式、色彩的流行周期更是不断缩短,时尚已经走进大众生活。人们购买服装的场所也由过去的街边摊、百货店发展到专卖店、批发市场、网络等更多选择,卖场的环境也在不断提升。服装企业、商场的营销方式推陈出新,市场细分力度不断加大,中外品牌竞争激烈。

  30年后的今天,中国服装产业不再是几个简单的“点”了,而是一条上下游完整的“链”,链条上拥有很多环节,每个环节又有着很多的层次,链条的一端已经连接到国际——中国服装的产业链不仅自成体系,还成为国际服装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进入21世纪的服装人所努力的,不仅是完整的产业链,更是和谐的生态链。

  点评:对于不断将加工厂转移到比我们成本更低的周边国家的“洋人”们,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我们拥有高质量的加工体系,你们不会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找到性价比更好的。是的,中国服装的产业链已经相当完备,但是这条产业链并没有为我们创造出更高的附加值。我们是否该思索:如何让服装产业链成为和谐的生态链,进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用工折射行业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

  政策关键词一:农民工

  ●1984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这表明实行了30年的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就业管理制度开始松动。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乡镇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对廉价农村劳动力产生强烈需求,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进入一个高潮期。

  政策关键词二:产业工人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将进城务工人员列为产业工人。

  ●2007年6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劳动合同法》,新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服装业变迁:“用工荒”呼唤真正的产业工人

  1984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张雨林教授在《县属镇的农民工》一文中,把从农村出来、进入城市的工人,第一次称之为“农民工”。

  20多年前,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到广州等沿海城市打工可以挣到五六百元的工资,这是极具吸引力的报酬。服装企业在发展初期,正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在一茬茬年轻农民工的辛勤劳动下,中国服装产业形成了粗糙的雏形。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先富起来”的那批服装企业“创名牌热”的驱动下,著名设计师的薪水被炒至上百万元,当时沿海服装企业农民工的工资大约1000元,不过,没有合同、没有保险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说是普遍现象。

  进入21世纪,在生活成本不断增加的现实下,农民工的待遇并没有多少变化。但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开始由纯粹的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这个趋向在2002年已露端倪。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用工紧张状况就已在广东和浙江省部分地区显现。2005年以后,“用工荒”开始逐渐蔓延,并成为制造企业的普遍现象。

  用工荒现象表面上是工资过低引起,但是实质是“技工荒”,企业缺乏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而熟练技术工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专业的培训,还需要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农民工们将“工人”作为长期甚至终身的工作,这也正是产业工人所具有的特征。而对于面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的服装产业来说,培养真正的产业工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让很多服装企业叫苦不迭,因为用工成本的提高将继续压低微薄的利润。也有企业叫好:行业无序恶性竞争将受遏制,“大洗牌”后,优质企业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服装行业内部也正在不断规范用工制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2005年开始推广CSC9000T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其重要目标就是“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点评:说起“农民工”三个字,总是很沉重:车间里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的是他们;火车站大包小包、灰头土脸的是他们;没有娱乐、没有保障的还是他们。但是,日历已经翻到2008年的12月,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来自“80后、90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他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爱时尚、爱娱乐,他们不愿重复父辈们的农民工生活。并且随着中国的进步,他们也不可能是过去的农民工,他们的未来正是“产业工人”——户口可以自由流动,拥有和城市人一样的社会保障,有时间娱乐和享受爱情。这样的产业工人也正是未来中国服装业的希望,他们才有可能创造真正的“时尚强国”。
来源:服装时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