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时时刻刻》
上映时间:2002年
导演:Stephen Daldry
造型指导:Ann Roth
女人和珠宝的内心戏。
《朗读者》之前,Stephen Daldry以一部《达洛卫夫人》(Mrs. Dalloway)为线索,将1910年代成名的英国作家Virginia Woolf,1950年代的洛杉矶中产主妇,2000年的纽约女编辑各自的一天结合起来,拍成《时时刻刻》The Hours。
这三位女性衣食无忧,品位良好,感觉生活不受自己掌控。为了自由,她们选择死亡或者出走。电影是一点一滴静心看的所谓闷片,可里面的道具场景毫不粗糙,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时代中产阶层的生活场景,从桌上摆的花到用餐吃什么莫不如此,她们的首饰也就成为各自时代女人选择珠宝的一个样本。
Woolf封闭的乡居生活依然佩戴所爱的珠宝
花梗和藤蔓的交织
1941年,生活在Sussex的Virginia Woolf买姜需要指使女佣到伦敦去,她穿长长的碎花袍,戴着花蕾形耳坠,领口还有小小的花朵胸针,红色吊坠的项链线条流畅,藤蔓一样蜷曲,吊坠有些像花蕾。
这条项链不像战前辉煌的Art Deco风格:没有几何形,色彩不明亮,反带有Art Deco之前Art Nouveau的影子:从花梗、藤蔓、昆虫翅膀而来的曲线充满幻想色彩,不规则却充满韵律美。这或许和英国人的田园天性相关,他们天生爱花朵、鸟雀、狩猎和乡间散步。当时流行一种蝶翼首饰,匠人们先在南美大闪蝶迷人的翠蓝色翅膀上作画,然后将之夹在树脂和银托上变成胸针或吊坠,英国是这些首饰的最大生产国,其爱自然的天性可见一斑。
1930年代是经济低迷时裙子会变长的证据,女装呈细长的造型,项链也不可避免地变长,Virginia Woolf的姐姐拜访她时戴很长的项链,下面一个大吊坠,项链和耳环配套,Virginia Woolf企图逃回伦敦时也换上了长长的珠链。超长项链搭在没有多余坠饰的连身裙上才最好看,也和那时出现Bare Back大裸背礼服,女人性感带转移到背后的史实呼应。不过日日担心自己会精神崩溃的作家依然关注换装时搭配的首饰,这种细节想必只有女人做得出。
日间外出的Laura
温婉的蛋白石
Laura Brown怀了4个月身孕无法把腰身束得很细,外出时用稍高腰线的篷裙和小外套遮挡隆起的小腹。Laura的生活好似美国广告里出现的幸福之家,她和朋友们的珠宝自然也是当时美国主妇的典型风格。她的朋友Kitty出场时戴着华丽的雏菊项链和耳环,穿着低胸印花裙,坐下的时候要先轻抚一下身后的裙子将之理顺,就算子宫有问题马上要进医院手术,也要一丝不苟地将自己装扮起来。
至于Laura,她日间外出和晚上给丈夫举行生日宴时的首饰随装扮变换,白天是一个银色心型项链,晚上换成了和小礼服搭配的蛋白石项链,很是温婉精巧,符合时代对家庭主妇的要求:甜美可人,像居家天使一样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并能从家务中获得幸福和满足。可是读了《达洛卫夫人》的Laura不可遏止地发现日复一日的生活带给自己的只是无尽的空虚,她的内在如《白日美人》中的Catherine Deneuve一般躁动,她甚至渴望用死亡解脱,最终选择活下来的Laura抛弃了家庭和孩子去追寻自己想过的生活,从不后悔。
Clarissa和女儿在一起
嬉皮叠戴的手镯
女编辑Clarissa Vaughan的意象最复杂,一方面她无拘无束,有同性伴侣和精子银行生出的女儿;另一方面她是21世纪的Dalloway夫人,喜欢让人们聚集在一起感觉到快乐;第三层面上,她是囚笼与守护者,守护着Richard Brown——Laura的儿子,天才诗人,艾滋病患者。许多爱珠宝的女性,因为太爱,而将自己沦陷为珠宝的配角,这方面Clarissa是好的参照,她的珠宝很醒目但不强势,反有嬉皮风格,耳侧晃来晃去的蜜蜡色耳坠,和Virginia的珠链好似同样质地;手腕上层层叠叠戴的手镯,更将自己与女高管区隔;开派对,红色灯笼式的耳坠和锁片式的项链有些东方趣味,无论项链还是耳坠,在这里都成为了Clarissa气质的一部分,影射出她内心波西米亚的那一部分。
女人与珠宝有说不尽的爱恨情仇,佩戴珠宝的永久有效法则即珠宝永远是你的陪衬,她融于自己的气质中点睛却不突兀。从这个角度,做自己生活的主角,是《时时刻刻》最浅白的解读,也是女人不要让珠宝凌驾于自己之上的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