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之痛
就像一个肥皂泡一样,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伊犁的皮革企业开始出现整个行业的衰败。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仅仅三四年的时间,伊犁的国有毛皮行业90%以上亏损。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小企业全部亏损,倒闭转产者甚多。
很多人这样认为,伊犁皮革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历史机遇。
1987年以前,原皮市场没有彻底放开,地方保护政策对伊犁皮革毛皮企业起到了有力的保护作用。由于伊犁是自治区的畜牧业基地,牛、马、羊皮资源丰富,控制住牛、羊皮的外调就能保证伊犁本地皮革企业原料供应。当时伊犁的几家皮革企业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原皮,因此,各县(市)的小皮革厂、小皮毛厂纷纷上马。与此同时,皮革企业所带来的较高利润刺激了伊犁几家较大皮革企业的扩张。
1987年,伊犁利群皮革厂新建制革工房2663平方米,购置国外设备5台、国产设备74台。一些在竞争中保留下来的县办制革、毛皮企业,也都通过各种投资渠道进行了技术改造。连特克斯县皮毛厂也投入资金百万元以上用于技改。
技术改造以后,伊犁的皮革毛皮加工能力和资源产量基本持平。
1987年伊犁皮革业开始的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对伊犁皮革工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这次行业的整体技改与1963年的那一次不同,那时国家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对企业的投入基本上是无偿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数年,国有皮革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的资金,大多是从银行贷款而来。事实上,这些国有皮革企业从技改开始便走上了负债经营之路。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广东、浙江、福建的一些私营企业纷纷杀入制革业,他们以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革工艺迅速成为国内制革业领军。随着原皮市场的逐步放开,内地皮革、毛皮加工企业来到有着良好皮革原料的伊犁高价争抢原料,使得伊犁原皮价格暴涨。内地制革企业进入新疆参与皮革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伊犁本土国有制革企业一败再败,冗员和银行债务等沉重的负担使伊犁国有制革企业一步步走向死亡。
知情者透露,尽管皮革市场放开之前伊犁的很多皮革企业进行了所谓的技术改造,但是与内地的制革企业相比,伊犁的皮革企业制革技术还是远远落后于国内制革同行。比技术落后更可怕的还有僵化的企业管理体制所产生的高额生产成本。同样生产一件皮衣,因为内地制革企业技术好、管理严格,他们所消耗的原皮数量远远低于伊犁大企业的生产消耗。 在这种情况下,伊犁的制革企业根本没有市场竞争能力。伊犁一些大的皮革厂如伊犁利群皮革厂、伊宁市皮革总厂很快成为亏损大户。另外加上外贸经验的不足,伊犁的一些皮革企业在与独联体国家进行皮革加工贸易时再次亏损,可谓雪上加霜。1994年,濒临倒闭的伊犁最大的皮革企业伊犁利群皮革厂被阿勒泰皮革集团公司兼并。事实上,阿勒泰皮革集团公司在兼并伊犁利群皮革厂时本身已经捉襟见肘了。
1999年,伊犁利群皮革厂改制为阿山皮革集团公司伊犁阿山皮革有限公司。由于落后的管理、严重的浪费、产品市场开发资金的不足与市场定位的不准等原因,2003年11月,伊犁惟一的大型皮革企业阿山皮革集团公司破产,被当时国内叱咤风云的德隆畜牧以3400万元的价格收购。2004年底,随着“德隆大厦”的轰然倒塌,伊犁皮革业想重整河山的梦想似乎也随着德隆的倒塌而灰飞烟灭。(张静)
来源:本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