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后配额元年,中国纺织品对欧美出口快速增加,美国对中国7种纺织品采取特别限制措施。欧盟也曾提出对中国9种纺织品特别限制的申请,经过中国政府与欧委会多次磋商,中欧于6月11日凌晨签署了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备忘录,欧盟承诺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衫、套头衫、裤子、女式衬衫、床单、女连衣裙、胸衣、桌布、亚麻纱等十类纺织品终止调查。与欧美对中国纺织品时不时采取限制措施相比,澳大利亚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是完全放开的。澳大利亚纺织品服装市场没有配额限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经济改革以来,澳大利亚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关税不断下调。据中国驻悉尼总领馆经商室的资料,2004年澳政府已通过法律,自2005年1月1日起,澳纺织品进口关税分别下降5%至7.5%。其中澳服装及纺织制成品进口关税从25%下降至17.5%,鞋、棉制床单、地毯和编织品从15%下降至10%,睡袋、餐布和鞋零部件从10%下降至7.5%,现行税率将一直保持至2009年。根据澳纺织品关税削减计划,2010年,服装及纺织制成品进口关税下降至10%,其它纺织品将下降至5%。2015年,全部服装及纺织制成品进口关税下降至5%。
目前,中澳两国政府正在就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谈判,这无疑会增强两国业界的信心。更难能可贵的是,澳大利亚人对中澳自贸协定持肯定态度。据《澳洲人报》报道,独立智囊团LOWY国际政策研究对1000名澳大利亚人的民意调查中显示,51%的澳大利亚人认为中澳自贸协定将对澳有利,而只有34%的人认为澳美自贸协定对澳有利,32%的人认为有害。在调查中,69%的澳大利亚人对中国有好感。而且大多数澳大利亚人视中国的崛起为发展的机遇。
有关专家表示,中欧6月11日签署纺织品协议,对中国纺织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然而,国内企业仍然需要对可能面临的困难有清醒的认识,在扩大产能及出口问题上持谨慎态度。如果中国纺织企业因此而放松在结构调整和出口控制方面对自身的要求,可能还会重新面临新的外部考验。后配额元年,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美的遭遇也再次说明,除了调整产品结构外,商务部多年来一直倡导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对纺织品出口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001年12月,为了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积极开拓非配额市场,减轻对欧美国家的出口压力,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决定在澳大利亚举办中国纺织服装展览会,展会迄今已举办了4届。
通过多年对澳大利亚市场的开拓,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澳大利亚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2001年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11.31亿美元,澳大利亚系中国第六大纺织服装出口市场;2004年,中国对澳出口18.93亿美元,澳是中国第八大纺织服装出口市场。虽然澳在中国贸易伙伴中位次下降,但出口金额却在增长。中国纺织服装已占澳进口市场的70%以上。
而且一系列客观因素也决定了中国纺织品服装在澳大利亚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首先,澳大利亚缺少劳动力,本身并不适合发展纺织服装行业,且其现有纺织服装行业也在不断调整,规模日减;其次,澳大利亚资源丰富,中国每年棉花进口量的5%、羊毛进口量的60%来自澳大利亚,两国纺织服装行业互补关系明显。由澳大利亚提供设计、品牌或原料,由中国代为加工正好是这种互补的正常体现。另外,澳大利亚本国经济发展良好,澳元不断升值,这有利于中国对澳出口。据澳工业集团调查显示,受澳元升值打击最为沉重的澳出口产业包括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生产、食品和饮料生产、贱金属生产行业。以上产业同时又是澳元升值带来进口竞争增加最为显著的产业。其中以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产业受澳元升值的打击最大。这种状况使得澳大利亚对进口中国纺织品、服装有相当大的依赖。据澳大利亚有关媒体报道,澳服装零售商去年普遍担心,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的供货商将专注于大量美欧的订单,从而引起澳服装价格的上涨。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有关负责人还向记者谈到,作为移民国家,澳大利亚文化、消费多元化,消费水平较高,对中国产品、服务有较高的认同度,如澳大利亚年轻人已将中国产纺织服装与日本电器相提并论。故中国输澳纺织服装具备了从出口贴牌加工产品向出口设计和品牌产品升华的可能性。澳纺织服装消费进口依赖性较强,但其成规模的纺织服装展览只有每年5月或6月的纺织品、服装和鞋类展览会(TCF)。依国际惯例,纺织服装展多分春秋两季举办,澳大利亚“中国纺织服装展”也是对澳大利亚本土纺织服装展览的补充。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澳大利亚,应充分了解澳大利亚市场的特点。据中国驻悉尼总领馆经商室的资料,澳进口商从国外进货时,最看重的五个因素是价格、品质、信誉、按时交货和最低订货量要求。价格方面,澳周边低劳动力成本的发展中国家很多,各国商品的价格竞争激烈。中国产品在澳市场主要凭借的是价格竞争优势。澳地处南半球,南北季节相反,因此北半球过季而在澳正是应季的商品可低价销售到澳市场。
平均而言,进口产品报价(C&F+税收)低于澳本地产品价格15%以上时,进口商才会考虑订货。如果要打动进口商更换供应商,则报价应比竞争对手低5%以上。信誉方面,澳消费者和厂商均高度重视产品品质,包括其外包装。澳地域广大,运送商品耗费时间,因此进口商要求确保稳定供货。最低订货量方面,除大型零售连锁店外,一般进口商的订货量较小。在与新的供应商交易时,进口商会下2至3笔小订单,以试探供货方能否达到所要求的品质。因此,出口商应有接受最低订货量的心理准备。如可能,应事先讲明最小的订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