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皮鞋和皮革产品辐射大江南北的江都商贸城里活跃着74名浙商,其中大多数是温州人,他们自行组织了商会,担任会长的叫汪理德,江都奔腾彩印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
汪理德介绍:“我是1991年从温州来江都的,当时过来只想看看,后来发现这里和聚宝盆差不多,与温州相比,这边的皮鞋和皮革市场还没开发,意味着太多太多的机会。”和许多温州人一样,汪理德的原始资本积累是从很小的皮鞋扣眼和装饰件开始的。汪理德设在江都商贸城里的理德鞋料总汇有着典型的温州风格,店堂虽然只有二十多个平方,但经营的品种却是成千上万,仅皮鞋装饰件就有3600多个花样。
围绕皮鞋,汪理德还办了两个工厂,一个搞印刷,专门承做皮鞋包装盒;另一个搞鞋楦,在江都开了用塑料鞋楦代替木头鞋楦的先河。这两家工厂蜷缩在商贸城的一角,外表看上去,纯粹属于“螺蛳壳里做道场”,既没有豪华的门面,也没有上档次的接待室,只看到一群工人紧张忙碌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汪理德说:“温州人做生意,总是要把潜力挖尽,我们不能光卖鞋子,还要抓住上游和下游的一切产品。”问他到底在扬州赚了多少钱,答案是3000多万元。
打沙发打出一片天下
扬州江阳路上,有一家富丽堂皇的扬州皇朝国际家具博览中心,总经理刘国千是浙江台州人,目前的个人资产约在八百万上下,而他创业的启动资金仅十块钱,甚至,连这十块钱也是向别人借来的。
刘国千的老家在山区,那里太穷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他凭着借来的十块钱,到合肥拜师傅学打沙发,师徒二人在省军区大院里专门替部队首长打沙发,两年后,刘发现自己能独立操作了,就向师傅告辞。怀揣着师傅给他的150块钱,刘国千浪迹江湖,先后到过湖北、江西、苏南、安徽,后来到了邵伯。他在邵伯做了五六年,差不多把江苏油田的整个沙发都包了,一直做到洪泽和金湖,就这么积攒起50多万元。刘国千说:“有了资本,就必须换一种模式,我决定不做手艺做生意了。”
有了这个念头,就有了扬州市民喜欢光顾的扬州皇朝国际家具博览中心。浙江人天生会做生意,刘国千亲自设计的店堂处处透出亲和力,这里点缀一盆鲜花,那里配幅西洋油画,难免会让顾客怦然心动。
除了设在扬州的总部,刘国千还在南京、无锡、南通开了分店,生意越做越大了。看到扬州社会治安好,他索性将一家老小迁到身边,并买了房子。刘国千说:浙江人好比种子,市场好比土地,哪里有机会,浙江人就能在哪里生根开花。
全靠汗水趟出的路
扬州渡江路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机电五金一条街,其中,来自温州的扬州正泰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涂新弟可谓同行中的“大哥大”。刚创业时,他一个人抱着5个月的儿子,在渡江路上开了一间五金商店。
装货的卡车白天不准进渡江路,他只能选择在夜里发车。每年大概要进货100车左右,平均每3天一车,这就意味着每3天就有一个夜里必须卸货5-6个小时,而白天继续站店,几年来,涂新弟从来没有停过一天。有时货送到汽车站,涂老板就自己拉着板车进进出出,他回忆道:“那个时候,人家前面看我像个人,后面看简直不像人,因为衣服后面全撕裂了,螺丝油乎乎的,又很重,朝身上一抱,啪地就把衣服拉开了,当时有扬州人说,这种活给再多的钱也不干。”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涂新弟吃了许多别人吃不了的苦,自然也收获到别人无法觊觎的果实。现在他也拥有了千万元的资产。
来自浙江衢州的汪苏龙,和许多慢慢将生意做大的老乡不同,压根儿就是干苦力的出身。他年轻时跑到广东替别人采石头,有次在山上的一间小棚子里整整住了42天,下山的时候几乎像野人了。后来他到东莞一家台商企业打工,被老板提拔到高层管理的位置。为了能够当老板,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借了一笔钱,在邗江甘泉镇创办了扬州宝龙丝网有限责任公司。
回顾这个在人生中带有孤注一掷色彩的决策,汪苏龙很得意:“现在珠三角整个活力根本比不上长三角,我在这里有了自己的根据地,生意向苏南和安徽辐射,越来越多的客户主动上门”。
大老板更有大手笔
许多小本经营的浙商在扬州顺利完成了资本积累,而日益提升的城市综合素质,更是吸引着实力雄厚的浙商来扬州进行资本扩张。
位于宝应县经济开发区的江苏菲达宝开电气有限公司一派生机,它的前身是国有企业宝应开关厂。宝开公司的主要投资人就是位于浙江诸暨的菲达环保集团,这是一家上市公司。据总经理于笔钧介绍,菲达环保公司董事长舒英钢曾陪全球五百强企业卡特比勒采购经理来到宝应开关厂访问,他独具慧眼地看出老牌国有企业的优势。还在回家的路上,舒董事长就托人带信,如果与宝开搞合作,有没有可能?于笔钧说:“听到这话,我们当然求之不得,事实上菲达环保集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完成了合资的一切准备工作,浙江人真讲效率。”实践证明,菲达环保作出了双赢的决策,宝开公司已经成为该集团重要的出口电气产品生产基地。
与菲达环保集团殊途同归的是,浙江丽水市丽人木业集团也看中了扬州,他们在高邮市周巷镇投资兴办了扬州丽邮人造板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社平介绍:“丽人木业集团总共出资3500万人民币,占地面积115亩,年产中高密度纤维板8万立方米,2004年的产值就达8000万元。”2004年,丽人决策层又追加投资1000多万元,全方位地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王社平认为:“浙江人精就精在善于放长线、钓大鱼,扬州的投资环境保证能让他们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率”。
被誉为“化纤之都、汽车之城、化工之园、能源之港”的仪征市,近年来开始成为浙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该市招商二局副局长马宏昌介绍,以2004年为例,浙商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有14家企业,投资亿元以上的有9家企业。
有人说,温州人八十年代奔市场,九十年代租市场,新世纪里造市场。如果解读一下来自温州的扬州江阳商贸城董事长苏为站,就会发现这话不无道理。苏为站是从部队回来的,1984年退伍到供电部门工作,在温州创业氛围的影响下,他毫不犹豫地下了海,第一站到大连,后来又到了江苏,在他的脑海里,扬州历史比较悠久,文化底蕴厚,于是2002年就带领一批朋友来扬州考察。考察之后,苏为站作出了建设江阳商贸城的重大决策,一期工程已投资1.6个亿,占地130多亩,即将开工的二期工程总投资2.2个亿,占地200亩。
苏为站说:“浙江有个天下皆知的西湖,可巧扬州也有个闻名遐迩的瘦西湖,此西湖与彼西湖,难道不是历史有意让扬州与浙江结缘吗?”伴随着宁启铁路与润扬大桥的开通,这位有着军人气质的老板坚信:浙商在这里一定会更加如鱼得水,赚钱的日子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