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情况是服装企业找面料困难,新面料找客商也困难,为何供需两旺,中间还是走不畅?服装企业抱怨面料商不够诚信,订好的面料一拖再拖;产品质量不稳定;价格不透明;新产品信息太少;面料商研发力度不够……看来,对服装企业来说,面料问题还真是不少。
对于迪奈尔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设计总监陈红来说,面料是最令她头疼的事。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正急着等一批面料的到来。据了解,迪奈尔服饰跟广东某面料公司订的面料原本在一个月前就应该发过来,可是过了一个月货还没到,电话打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对方每次都说,“快了快了,就这两天给你发过去”,但结果总是令人失望。陈红显得很无奈,“现在我真是被面料搞得很头疼,今天打过去又说下午一定到,可是现在4点多了,一点消息也没有。面料到了,还会出现许多问题,质量很不稳定,面料问题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投产计划。”
近日,温州许多设计师和相关人员都刚从上海回来,参加完上海为期四天的面料展。去百先得制衣有限公司采访的时候,公司的行政副总经理陈建木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去参加面料展的人员刚从上海回来,听他们说收获不错。像这样的展会我们公司每年都要去好多个,比如北京、广东、上海等等,还包括国外的。面料信息的采集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此次,百先得制衣去了五个人,包括休闲部三位以及面料部的两位。可见面料问题之于服装企业的重要性。
面料是企业心头的结
“服装市场越来越细化,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面料的个性化要求也相应变高,要求的类别越来越多,单类的需求量越来越少,但是总量还是在不断增加。”这是在采访过程中,大家不约而同总结出来的面料需求的现状。虽然面料企业发展迅速,面料市场越来越多,不仅北有柯桥,南有西樵,仅就广东一省而言,就不只一个西樵,大的面料市场还包括广州中大、虎门富民、中山沙溪、南海盐步等等,面料供应显得一片繁荣。
但是服装业界普遍认为内地在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中,面料环节是最为薄弱的,许多高档服装依然大量采用进口面料。服装企业对面料的需求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最近正忙于在全国各地了解面料情况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上海工作处孟力告诉记者,在走访的100多家企业中,多数都反映采购人员难控制;服企找面料困难;长期协议可降低成本,但面料变化快,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晨爱认为,好的面料难找存在一个沟通问题,即面料商和设计师及采购人员的沟通不到位。“采购人员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只是采购员采购指定的面料,而看不到什么面料适合做什么,这个环节的缺少影响了面料进入厂家,所以许多企业就要求面料商提供样衣。而设计师与面料商的沟通,对面料的了解,则直接影响了企业与面料商的衔接。”
部分面料商的诚信比较差,严重影响了服装企业的正常生产计划。陈红告诉记者,“厂家把布料送过来选样,布码都很好,甚至第一批出货也都不错,第二批出来就不好了,不仅质量不好,交货期也是一拖再拖。供应商如果无法如期交货也不会考虑企业的损失,合同没有约束力,缺乏检测监督人员来监督。相对来说,国内的问题比较严重一些,韩国等外国企业比较好一点。”关于质量问题,嘉得利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艾宏表示有同感,“我们的面料60%依靠日韩进口,国外质量比较稳定,国内面料相对比较差,品类比较少,而广东相对比较好一点,信息渠道比较畅通。国内的面料样板、色卡出来,首批和后续的就是不一样,色差大,手感也不一样,面料的稳定性很差。”
“面料与服装的关系是一对多的服务,所以很难满足服企的需求,面料雷同外,设计能力也比较弱。” 乔夫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小永提到服务问题,“企业采购的面料从100到300、400个品种,变化的过程就是客户需求的体现。现在采购面料类别多,量少,面料市场乱,方向不明确,常常是找东家找西家,像是满大街找的感觉,工作量非常大。面料企业应该提高服务,给企业提供合适的面料,就像央视就会根据企业分类来推荐广告。这方面中大型的企业会好一点,提供一定的服务,但还是不够,建议举办面料商与服装企业的定期见面会,专业性要稍强些。”
面料代理商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上面所说的寻找面料的问题,这些公司多半拥有品类比较齐全的面料、质量相对可靠。“到工厂采购,面料采购量对价格有所影响,”圣玛丹奴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国忠说。艾宏觉得通过代理商买比较好,“女装全盘货上去,所需的面料品类很多,量比较小。到厂家订需要起垫量,所以只能通过经销商,有时候这样拿到的价格反而比去厂里拿更便宜点。”陈建木则认为,在量少的情况下,通过代理商的也有好处,省掉运费。陈红则认为,通过总代理,中间可能存在差价,这个要考虑代理商的诚信。杨小永觉得通过这种渠道或者厂家设的办事处,变通能力比较低。且不论哪些观点更客观,面料价格的透明度问题显然是服装企业考虑的问题之一。
除上述的问题外,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企业自身并不懂面料。现在面料基本上都是面料商生产出来,提供的,企业看样,再下单。成型的面料都要经过三大步骤:开发研制、加工制造、后整理设计。三步中只要落后一个步骤,成品面料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因此对过程的控制非常重要。染的原料、温度等要求都很高,企业缺乏专门懂面料的专业人员考察没到位,也是其中面料不能及时到位的原因之一。也正由于企业对面料工艺的不了解导致面料价格存在灰色地带。
乔顿服饰企业有限公司纺织品事业部副总经理胡锷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他说纺织行业标准和服装行业标准不一致,也是导致面料商和服装企业间发生摩擦的重要原因,许多面料产品根据纺织行业标准是合格的,但是到了服装制作成品后,检测出来不合格,多半又说是面料问题。服装行业标准高于纺织行业标准让双方很难协调。
如何解开这个结?
温州市智升服装有限公司有一个面料开发部,聘请了专业的面料开发人员,自主开发面料,在温州针棉织品行业里,尚属首例。温州市服装商会针棉织品分会会长倪学善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是针棉织品行业中的创举,对其他企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杨芳岚就是智升公司从广东聘请过来的面料开发专业人员之一,她告诉记者,“我们的面料都是自己开发的,成品面料比较少,基本上都是先买纱线,再送到织厂和染厂,这些厂集中在宁波、江苏、广东等地。面料厂家的服务方面主要是开发提花、花型、颜色等,打样时间比较长。 但是公司面料部有专门的人来负责面料的流程控制,对面料进行测试,所以对整个投产不会有影响。”胡锷认为这种模式很好,“我们做面料的也喜欢服装企业自己提供货板,这样面料生产商就节省了研发的费用,这样的单子利润低一点我们也喜欢做。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面料企业提供样衣,因此,面料企业还需要服装设计方面的服务。就乔顿来说,我们每年打样衣就需要100万,款式比一个专卖店更多,一个样品室就有2000多套件。”
广东一家服装企业在百先得下单做加工,面料由对方提供。面料运到公司以后,相关负责人对面料进行简单的检测,把一小块布料放进水里浸泡,一夜后发现面料褪色,即刻跟对方联系,及时更换面料才让双方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由此这家广东企业对百先得的生产加工信心倍增。这件事情让陈建木感受颇深,“只是举手之劳,却不仅为公司避免了损失,也为公司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让他们看到百先得认真负责的态度。如果当时面料直接进入车间,成品后才发现这个问题,那么损失是双方面的。”可见,面料在投产前的检测很重要,面料说明书、检测报告都是最基本的资料收集。一直跟全国各地服装企业打交道的胡锷这样认为,“面料投产前一定要通过检测,但是,温州企业基本上还做不到这点。外地一些大的厂有专门的实验室,他们的面料在进车间前对面料起毛、起球等进行检测,对面料的密度、成分等指标都有很好的掌握。这样面料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机率就低很多。”
产品的质量决定价格,好的产品价格高企业也可以接受,企业怕的是质量不过关,价格中还存在灰色地带,对于价格透明度问题,百先得是这样控制的,陈建木告诉记者,“我们有面料开发部,他们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跟厂家或者办事处联系,对市场进行推测、跟客户沟通,对产品进行了解包括流行色、面料卡、检测证书、面料成分等,再通过市场调查、厂家问询、估价等方法,有效控制面料价格,采购成本透明度就比较高,差价不大。”
针对面料供应的情况,郑晨爱认为搭建一个平台至关重要。“面料贸易方面信息供应很重要。面料的制造业集中在江浙、广东,信息也相对集中,温州没有面料生产商,信息主要来自上海等地。而上海也缺乏一个大型的面料中心,我觉得这个模式可以借鉴纽约,它那里有一个面料专区,来自世界各地的厂家都可以在那里进行贸易,无论你需要什么面料在这个区里都可以解决,国内也需要一个国际贸易的平台。过去黄龙有一条精纺街,它集中了各种档次的精纺面料,中间环节理顺了,衔接得很好,这个面料市场对温州西服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诸多中小企业拼命与各种各样的面料问题进行见招拆招的较量中,许多大企业都找寻到了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庄吉通过几年的探索和意大利面料商LORO PLANA建立合作,签约会上总裁吴邦东这样评价这次合作,“这是庄吉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了与国际合作的进程,进一步提升了庄吉品牌的品位,从而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有利于企业做差异化竞争。”夏梦在与国际大腕杰尼亚合作后,面料主要都来自意大利,夏梦经贸业(原先的面料部)也就分出来,有了独立的经营者。乔顿是温州男装中现存的唯一拥有两个面料公司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赵飞龙有大半年时间在国外进行面料开发,寻找新产品。
面料问题是一个“面”的问题
跟面料厂家合作,服装企业要求对方提供的产品具有个性化、数量多、环节少、价格透明、信息畅通、质量稳定、诚信度高、交货及时……而在对面料商提出相应要求的同时,企业往往忽视了发生面料问题的另一面——企业自身的产品生产规划是否合理。
据了解,目前服装企业的面料确定都在订货会结束后,样衣定制几乎要重新因面料的变化而变化,因为企业事先用代用面料打样,订货面料可能不一样。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在订货会前做好的样衣没有料子。同时,也面对了很多样衣在变化面料、变化零售价格之后所要面对的问题,造成终端代理商最大的反感。为什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曾跟多家温州知名服装企业如法派、雪歌、好日子、婉甸等合作过,并跟温州服装打过多年交道,北京优替(国际)服装发展支持机构有限公司总裁赵月女士认为,“温州模式的面料采购是即时面料采购,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产前技术准备时间,温州服装在面料采购上无法进入期货订货和与面料生产商直接订货的操作可能性。最终问题的核心是品牌型与非品牌型在产品研制和产品订料上的模式和时间控制的操作完全不同而造成的。”
赵月进一步分析,“如果想改,必须解决产品研发的时间,必须提前150-200天进入产前技术准备,必须进行期货面料的订制,必须用订货面料打样,而不可能采购现货面料。至少,主产品结构也就是说集中生产的产品是要这样做才可以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面料采购的瓶颈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艾宏说,“现在一般企业在产品开发计划完成后,开订货会,然后定下主面料,从开始采购到面料到位至少需要45天,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面料生产,面料品质保证不了、货期保证不了,许多问题都会出现,所以订货会不断提前。”
可见,目前看来提前200天进入产前技术,一般企业还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因此,面料问题依旧是个问题,是一个面的问题,而不仅是一个点的问题,在短期内还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