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起取消生皮、半成品革出口退税
皮革行业升级在即
我国牛蓝湿皮进口关税将下调1个百分点,半成品革和生皮出口退税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占光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皮革业发展论坛上透露这一信息。这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限制皮革来料加工贸易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皮革行业的产业升级。
据了解,限制政策将会进一步压低皮革加工贸易的利润空间,一些没有竞争力的小企业将被挤出市场。采访中,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表示欢迎这一政策出台,高密雪龙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指出,限制皮革加工贸易,淘汰小企业,留下有实力的企业,在环保、技术、管理等方面创新发展,有利于整个皮革行业的产业升级,实现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品牌型的转变。
我国是皮革行业的大国,每年加工轻革达5亿多平方米,居世界首位,皮革产品的出口额连续6年居轻工行业第一位。但在产品质量、档次、品牌等方面均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小、散、乱,技术水平低,利润很低。然而微薄的利润背后,却是巨大的环境成本,制革工业是轻工行业继造纸和酿造工业之后的第三大污染工业。
因为高污染,皮革来料加工被纳入限制发展的行业之列。据悉,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海关、环保总局等6个部委早就开始酝酿出台政策限制“两高一资”即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行业产品的出口,皮革来料加工是其中一项。国家发改委今年9月针对水泥、钢铁、皮革、造纸等一些重点行业提出了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意见。皮革行业的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二是以生态友好型原材料替代环境污染的原材料。此次关税调整是政策调整的一个方面。
在政府的指导下,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不少制革工业园区,形成了“中国皮革之都”———海宁、“中国皮革皮衣之都”————辛集、“中国皮具之都”————花都等一批产业集群,也涌现了雪豹、蒙努、卡森等一批知名品牌,为产业的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产业集群对于发展“循环经济”也很有利,可以拓展制革的产业链,既符合生态要求,又能增加经济效益。(王健)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