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辅料面料 > 正文
棉花经营进入高风险时代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辅料面料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1999年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尤其是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棉花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棉花价格由市场形成的机制逐步完善,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已经形成。新华社记者对今年新棉收购上市进行的调研显示,在当前国内棉花市场供需形势发生较大变化的形势下,棉花经营面临着诸多问题,棉花经营步入高风险时代。

市场化步伐加快 国内棉花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棉花生产稳定性差,棉价波动幅度巨大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棉花种植面积每年以两位数的幅度波动,增加的最大幅度出现在2001年,同比提高31.1%,减少的最大幅度出现在2002年,同比下降13.1%;产量的周年波动现象更加明显,在2002和2003年连续两年减产后,2004和2005年又连续增产;价格波幅在2003和2004年度更是达到了60%。

棉花购销、加工形成多元化局面,流通加工秩序混乱

我国棉花市场经营已形成多元化格局,除供销总社棉麻公司外,农业部门下属的良种棉繁育农场以及经过地方政府资格认定的纺织企业均可参与棉花经营。据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史建伟介绍,没有得到认可的棉花经营和加工企业不断增加。到去年底,全国标准型轧花厂总数已超过15000家,其中无照经营的至少有3000多家,这种盲目增加的情况短期又难以控制,可能会存在较长时间。

与此同时,参与棉花市场经营的资金也逐渐呈多种成分,除原有的农发行的政策贷款外,商业资本、民间资本注入市场,而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注入的资金量加大。

棉花加工能力的过剩以及市场主体多元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棉花购销、加工市场管理较为困难,从而导致棉花购销、加工市场秩序混乱程度呈愈演愈烈之势,这为市场带来隐患。当棉花市场供不应求时,出现抢购资源、哄抬价格的情况;当棉花资源充裕,棉花价格下跌时,出现设备闲置与浪费,造成经济损失。

企业发展受资金制约将长期延续,且企业的资金缺口会越来越大,小企业经营困难,而大企业跨区域经营、优胜劣汰的趋势更加显著。

纺织业投资过热、过剩

近年来我国纺织业持续升温,产能保持增长态势。在国家严格的土地审批制度、提高贷款准备金比率、严格金融政策准备金制度等宏观政策调控下,2004年我国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呈回落性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79.16亿元,同比增长30.18%,较2003年回落50多个百分点。其中,以棉纺织为代表的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为735.97亿元,同比增长26.07%,占纺织工业总投资额的63%。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0月,我国纺织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3.19亿元,同比增长40.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2.75亿元,增长49.3%。

另据测算,目前我国棉纺能力已达7300万锭左右,加上在建并已陆续投产的项目,估计已接近8000万锭。

棉花产业各环节经营风险陡增

棉农:在棉花市场中处于弱势低位,收益不稳定,总体下降。

我国棉花生产基本组织形势为单家单户,投入多产出少,规模小效率低,棉农处于极度分散的状态,而可以代表棉农利益的棉农合作组织尚未建立,因此棉农在棉花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棉花收购中只能被动接受购买者定的价格。

农民植棉积极性将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但确实跟不上市场变化,总是出现价格暴涨、种植面积减少,价格暴跌、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的局面。

1999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棉花需求每年约以10%的速度递增,棉花市场供不应求,出现短缺,而农户植棉收益不稳,总体下降。对棉花历史数据予以分析后可以发现,1980-1998年中,农民减税纯收益有13年在100元/亩以上,最高的1995年达457元/亩,最低的1982年为49.29元/亩,而1999年以后农民减税纯收益有两年低于1982年

纺织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以及收益受到影响。

作为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棉花的供应、品质及价格直接影响下游纺织行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而我国棉花供应不稳定、价格波动剧烈以及质量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纺织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以及收益。

近年来我国纺织业持续升温,产能保持增长态势,对棉花等原材料需求旺盛,而我国棉花生产不稳定,导致国产棉供应量不足,必然造成企业对原料的争夺。由于目前国内纺织行业竞争激烈、企业众多,一旦原料紧缺状况出现,就很可能出现恶性竞争、哄抬价格的现象,从而造成市场混乱,进而对生产企业形成较大打击。

同时,同一年度国内棉价大幅波动,严重影响棉纺织工业的企业正常运行,给棉纺织企业乃至整个纺织工业产业链带来负面影响,很多企业步履维艰。在棉价大幅上涨时,企业资金链出现缺口;价格大幅下跌时,观望心态占据上风,从而加剧了棉价下跌,影响到企业正常开工率。2003/04年度(2003年9月1日-2004年8月31日)棉价波动剧烈导致国内纺织企业亏损严重就证明了这一点。

还有,国产棉与进口棉存在较大价差,极大影响了我国棉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例如,2004年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始终存在1000元/吨左右的价差,这导致当年我国棉纺织品出口量在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去年我国棉织纺织品及服装出口283.27亿美元,增长16.2%,增幅下降7.8个百分点,棉织物出口量下降4.24%,其中纯棉坯布出口下降7.5%,棉染色布出口下降8.16%,棉混纺布下降23%,纱线出口下降10%。

另外,人民币如果实现持续升值,将使我国纺织行业遭遇重创。今年1月-9月国内纺织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0%,平均利润率为3.18%。如果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我国纺织品出口价格优势将逐渐消失,纺织业的利润空间将受到进一步打压,并可能促使部分企业大幅亏损或倒闭。

此外,我国棉花还存在等级虚高、混等混级、一致性差、掺杂掺假、“三丝”含量高以及加工质量差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影响了我国纺织品质量。

棉花购销、加工行业:利润实现面临威胁。

目前我国棉花购销、加工行业小、散、乱、多,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无序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前述各种问题和不确定因素,均可能导致我国棉价波动程度人为放大,并使相关棉花企业利益实现经常面临挑战,并在2003/04年度棉价剧烈波动的情况下遭受灭顶之灾。

石家庄常山集团董事长韩希厚说,该集团年用棉量在10万吨以上,棉花价格持续上涨,用棉企业成本猛涨,但纺织产品价格涨幅较小,企业利润持续走低,棉花流通企业和用棉企业都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如果国家不采取措施控制价格猛涨,可能出现2003/04年度因为暴涨暴跌使部分企业赔了大钱、甚至关门倒闭的情况,该集团只能减少开工率以规避风险。

河北省棉花协会会长杨善兴向记者提出,棉花产量不确定、供求关系紧张,给棉花经营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这几年,棉花供求关系急剧变化,供小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仅2005/06年度,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为7557万亩,较上个年度减少11%,产量为550万吨,下降14%,而本年度用棉总量为940万吨,缺口达370万吨,纺纱产量每个月仍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全年度全国纺纱产量将达到1300万吨,这样全国供求关系更加紧张,加上本年度进口棉花很少,价格已经被炒热,争夺国内棉花货源几近白热化。企业掌握不了货源,更难以把握价格,总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风险日渐显现。

--棉花经营高风险折射我国棉花产业监管缺失

经过1999年以来几年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我国棉花产业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已经向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目标推进,但依旧存在问题,且国内棉花产业各环节经营风险陡增,这折射出国家对棉花产业的监管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现有宏观调控手段还较为乏力。

首先应当看到,国家运用储备棉对棉花市场进行调控强度欠佳。

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初期,国家就明确了改革后的棉花流通体制中储备与经营分离,并设置专门机构代国家行使政府职能。国家运用储备手段的目的,是要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后,保证棉花市场的有序运行:即当国内棉花市场供过于求时,国家拿出专项资金吸储一部分棉花,保护生产者最低利益,保证下一年度棉花生产稳定发展;当国内市场供不应求时,国家及时向市场抛售原有储备,一方面调节国内棉花价格,平衡棉花市场上的各个利益主体相互关系,另一方面确保我国棉花市场稳定,最终实现国家用棉安全。2003/04年度受不利天气条件影响,我国棉花市场资源紧张,新棉上市后棉价飞涨,这是国家运用储备调控手顿调控市场的有效时期,但事实上,当时国家用来调控市场的储备棉极其有限,因此未能起到抛储以平抑国内棉价的目的。

同时,政策性贷款已难以体现政策设计初衷。

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前,供销社棉麻企业以政策性贷款代国家行使政府职能。几年的实践证明:在农产品市场全面放开、棉花流通企业已经完成市场化改制的情况下,企业所担负的政府职能和商业职能难以同步体现。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供销社棉麻企业作为棉花市场的独立经营主体,不再承担任何政府职能。这一期间的政策性贷款,除了保证一部分经营状况较好的棉麻企业活的低息贷款以外,其他市场价格所能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有关资料,2001、2002和2003年,当国内棉花市场供大于求时,政策性贷款的收购价往往低于全国平均价格;当市场供不应求时,政策性贷款的收购价高于全国平均收购价。这表明政策性贷款的效果与其初衷相差甚远。

除此之外,国家通过管理棉花进口配额对市场实施监管仍不成熟。

目前国家通过管理棉花进口配额对棉花贸易实施管理。进口配额一般由国家指定公司经营,配额分配存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之分,且配额量少,发放不够及时,不能满足企业棉花进口需求。一些企业目前也利用国际棉花期货市场购买棉花,但因等待配额需要时间,往往造成棉花市场价格较低时,企业不能及时购入棉花,而等配额下来时,棉花价格又已上涨。企业容易遭受棉花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从而增加生产经营成本。例如,在2003/04年度国内棉花价格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时,国家两次追加了共计150万吨的棉花进口配额,导致棉价急速下跌,使涉棉企业出现大面积巨额亏损。

--当前棉花市场各方仍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由于对籽棉收购价预期进一步提高,当前大部分地区棉农惜售心理依然浓重;同时,原料成本增加、下游产品销售不畅已压缩了国内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因此购棉较为谨慎,采取随用随买措施补充棉花库存;而棉花加工企业及经销企业则因看好后市或对后市把握不准,仍囤棉待涨。

在2005/06年度(2005年9月1日-2006年8月31日)国内棉花市场供需缺口进一步加大几成定论的情况下,国家何时增发本年度关税配额外棉花进口配额,未来我国纺织品出口形势仍存变数,人民币升值压力及预期不断加强是否会促使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明国家将会通过税收、利率及汇率等手段对纺织行业进行宏观调控等因素,预计将导致今后国内棉花市场价格在进一步上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波动,而且一定时期、部分地区波动会较为剧烈,而国内棉花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可能会使价格波动幅度放大。

在这种背景下,棉农、棉花企业与纺织企业之间存在的这种僵持状况必然使各方市场风险加大。例如,今年10月份以来,棉花企业购销倒挂现象一直存在,在收购价格居高不下、皮棉销售不利的情况下,棉花收购、加工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和资金压力。

--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弱棉花经营风险

企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规避经营风险。

例如,应走多元化经营的战略;企业之间走联合经营的路子,进行必要的联合和分工,应用分工的细化和不重复的恶性竞争来规避风险;应进行产业延伸,确立集团化发展的思路;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来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研究直接补贴棉农的操作办法,择机出台直接补贴政策。

应在WTO协议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微量允许和“绿箱”政策,对棉花产业进行有效的保护,建立棉花收购最低保护价。

进一步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

通过采取落实、完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市场和法律的手段使落后的棉花加工能力逐步退出市场等措施,解决当前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该项改革的深入。

贸易政策发布应及时、透明。

例如,2005/06年度我国棉花市场供需存在较大缺口已成共识,仅靠89.4万吨的关税内棉花配额远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增发棉花进口配额是可以预计的事实,但目前国家尚未正式发布增发配额的消息,这不仅不利于棉花价格的稳定,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也会人为制造炒作配额的投机行为,因此国家应尽早公布配额政策,给企业一个较为稳定的市场环境。

鼓励棉花产业各方参与棉花期货市场交易以规避和分散风险。

受种种因素制约,当前我国棉花期货市场参与者尤其是具有现货背景的企业参与仍然不足,更不用说棉农了,参加的也是寥寥无几。

而美国棉花价格波动也非常剧烈,但该国包括棉农、棉花企业及棉纺厂在内的棉花市场各方均参加棉花期货交易。目前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棉花会员分别来自于自营商、经纪商、棉商、棉纺厂和棉花合作社,参与棉花期货交易的涉棉企业很多,套期保值的比例较高,一般在35%-40%左右,其已成为美国政府制定有关棉花政策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除我国外其他主要产棉国棉农和涉棉企业套期保值的主要场所。

因此应鼓励棉花市场各方积极参与棉花期货市场交易来规避和分散风险。

进一步改革我国棉花储备体制。

具体应包括:规范国家棉花储备管理者的行为职能;允许国家储备棉在适当时机进入期货市场,实现套期保值;增加棉花储备信息的透明度;鼓励和完善棉花商业库存,尤其是投机性的商业库存。

应放开棉花进口、取消配额限制。

使纺织企业根据需求不受限制、及时地从国际市场采购棉花,这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及维持国内棉花市场的合理秩序,保护农民的长期利益,同时可以促进国内、外市场进一步融合,并可充分利用我国棉花产量及消费规模的优势影响国际市场。在没有完全放开棉花进口之前,可以先提高生产企业进口配额的分配比例,提前发给生产企业配额,这样可使企业抓住市场有利时机,扩大出口订货。

此外,还应充分挖掘我国棉花生产潜力,稳定并提高棉花产量,缓解国内棉花供需紧张的状况,降低过多依赖进口棉的市场风险。

来源:不详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