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到今天为止,我们的年终特稿“圈点‘十五’话未来”结束了。在这4个整版的报道中,我们被深深地感动着。“十五”期间,纺织行业面临了从未有过的市场机遇和从未有过的激烈竞争,棉花、棉纺、化纤、针织、毛纺、产业用、丝绸、麻纺这8个行业都针对自己的行业特点和市场要求进行着艰难和有效地调整,并都在各自的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棉花的市场化改革明显提速,国内棉花原料市场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作为基础性行业,棉纺和化纤行业多次经历了原料市场的严峻挑战,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丝绸行业世界影响原来越大;麻纺和毛纺行业的产业优势和生产模式在市场需求下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产业用纺织品更加多样化的满足市场需求;针织行业在国内巨大需求的推动下,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
受版面所限,我们无法把8个行业在5年中的变化一一列举,但是我们的主线条已经清晰地告诉大家,在“十五”期间这8个行业发生的巨变正是市场竞争所致,市场发展所需。我们坚信,“十一五“行业发展会取得更大的成绩,我们也将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报道,并期望得到业界和读者更多的支持。
“十五”针织大事记
2001年全国针织产品开发研讨会在广东召开,这是我国针织行业首次规模较大的综合性产品开发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十五”期间针织行业品种开发的思路,具体品种、技术装备引进的重点,市场开拓的方向,同时发布我国针织行业规模、产品现状和经济运行等行业信息。对全行业的技术与产品发展起到了一定指导、促进作用。
2001年、2003年、2005年三届海峡两岸经编产业研讨会为海峡两岸经编产业全面交流与优势互补开辟新的途径。台湾经编业在产品研发、后整理技术、国际营销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内地企业则在先进设备、企业规模、有竞争力的劳动力价格等方面胜出,两岸互访的全面展开开创了两岸针织新技术和市场推广的交流与合作。
五年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先后授予广东张槎、谷饶,浙江海宁、绍兴、象山,福建长乐、晋江、石狮,山东即墨等针织(包括内衣、经编、袜子)名城名镇称号。这些针织产业集群地专业特色显著,上下游产业链完整,产品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2002年,第一届中国国际针织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旨在和国际同行在针织领域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共谋国际针织行业的更大发展。
首届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2003年在上海举办,首批被授予针织名城、名镇的城镇集中亮相、整体宣传,提高了知名度。2004年,针博会与服装展、面料展、纱线展同期举办,打造纺织商圈,连通整个纺织产业链。2005年的第三届更加突出了新科技、新原料、新工艺、新设计的理念,受到国内外商家的好评。
为引导我国内衣产品向时尚化、高档化发展,宣传优势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2003年9月,中国针织工业协会首次开展“中国时尚内衣“评审活动。活动以国内外流行趋势为导向,坚持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及款式设计、色彩应用高标准原则,评出一批时尚内衣品牌。
来源: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