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东方丝绸市场,以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的炫目业绩今年被国家统计局宣布为国内同类市场第一名,荣登“中国第一布市”宝座;更为可喜的是,仿佛不经意之间,这个以丝绸、白坯布、里料闻名的市场摇身一变,成为全国中高档面料基地。近日,中国纺织协会宣布其为继上海后的我国第二个时尚流行面料发布中心。
由于聚集了上千家纺织企业,也由于以往纺织市场大体属“卖方市场”,盛泽的相当一批企业不用动脑筋,织织最普通的涤塔夫、春亚纺就能大把赚钱。但2000年以后,“买方市场”形成,激烈的竞争使盛泽的一大批“跟屁虫”企业倒闭或亏损。这使盛泽的决策者猛醒,老产品、老设备不变不行了,但转轨意味着总要丢掉一些老客户,意味着原有的机器变废铁,这对一直顺风顺水的许多企业主来说是痛苦的抉择。
此后,盛泽先后引进7万多台无梭织机,又经过几年凤凰涅槃般的产品结构调整和新品研发,去年秋季,盛泽像“丑媳妇见公婆”一样遴选了280块面料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结果,有52块被评为时尚流行面料,占全国总共303块的六分之一。当中国纺织协会专程来盛泽发布结果时,中奖的许多企业家喜极而泣。今年,盛泽豪情勃发推选了1000多种面料到中纺协参评。在外界看来,盛泽似乎是一步成为全国时尚面料发布基地的,而盛泽人为了这一天,卧薪尝胆整整五六年。
2002年以前,盛泽用于纺织的各类化纤丝大部分从外地购买,或者买聚酯切片来纺丝,成本较大。作为熔体直接纺项目的倡导和推动者,吴江市经贸委主任王剑云谈起此段依然感慨良久:“如果盛泽2002年错过项目,那纺织产业链向上游的革命性延伸至少要耽误两三年,但等不起啊!”
熔体直接纺最早在浙江绍兴出现,王剑云去看后震动很大。原来从石油提炼出来的纺丝原料PTA和EG要经过工厂做成聚酯切片,再搬到另外工厂纺丝,环节多,损耗大,成品率低,成本自然高,而熔体直接纺直接用PTA、EG一步到位就出丝了,甚至可同时出好几种不同规格的高档丝,成品率接近100%,成本大大降低。太神奇了,如果不迎头赶上,不用几年,我们将被别人甩得老远。但一听这个项目至少要投资20亿元,许多企业都被吓住了,只有鹰翔集团派代表去看。回来就拍板上这个项目。2003年11月,首家20万吨熔体直接纺落户盛泽投产出丝。在首家熔体直接纺破土动工之际,几个精明的盛泽企业家也已“明辨是非”:如果不搞熔体直接纺,盛泽的织机将处于仰人鼻息的境地,产品也会因成本高而失去竞争优势。从2002年11月至2004年5月,恒力集团、盛虹集团的两大熔体直接纺项目动工并投产,不仅如此,三大集团分别于去年和今年上了二期工程,使盛泽的熔体直接纺年产能将达到160万吨。
如此巨大的同类项目,有没有风险?为了规避经营风险,曾经吃过大亏的盛泽人把文章做在了前面。盛虹集团总裁缪汉根告诉记者,为避免产品同质,他们在引进德国生产线时进行了大量的差别化设计和专利配套;恒力集团在法兰克福和大阪建立了研发中心,和国际最新流行趋势“无缝对接”。原先人们担忧的产能过剩的问题,随着大批量的国际订单而烟消云散。国内贸易部要求东方丝绸市场每隔5天通报一次主要产品的价格信息,将其作为基准价向世界发布。东方丝绸市场的全国纺织品价格形成中心的地位因此确立。
成立20年、已吸引5000多客商进驻的东方丝绸市场用15年攀到年销售额150亿元,而从150亿骤增到300亿只用了5年。时任盛泽党委书记、现任吴江市副市长的姚林荣说,如果当地没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就谈不上价格优势,客商就不会来,来了也会走;而没有从丝绸、白坯布和里料到高附加值的中高档丝和面料的“突破”,就赢不来巨大的国内外市场空间。这几年,东方丝绸市场之所以发展神速,做到全国第一,就因为倚仗这两大优势,且在市场建设、服务客商上因地制宜,不贪大求洋,按市场规律扎扎实实地干,走入了良性发展轨道。这就构成了“绸都”盛泽气势恢宏的新“丝”路。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