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精美粤绣收藏越来越值钱了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广州岭南会近日举办了粤绣艺术精品展。年逾八旬,被誉为“国宝”的潮绣大师林智成和年已66岁的广绣大师陈少芳展出了多年珍藏的数十幅佳作。其中,尤其让收藏家感兴趣的是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的粤绣精萃之作———潮绣《九龙屏风》和广绣《晨曦》;还有陈少芳历十载寒暑,呕心沥血创作的长达13.8米的广绣长卷巨作《岭南锦绣》,这几幅佳作精美绝伦,体现出广绣的最高水准。


市场探报:针法独树一帜 并誉“四大名绣”


    粤绣是广东刺绣艺术的称,它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粤绣包括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和以潮州为代表的“潮绣”两大流派,据传创始于2000年前少数民族。清代,粤绣被选为贡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曾派专人来穗定制广绣;潮绣则作为国礼馈赠法国总统戴高乐。到20世纪,粤绣鼎盛时期,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绣品,每位少女都将绣花作为“女红”必修。


    与四大名绣相比,粤绣除针法丰富多变外,在创作设计上善于把寓意吉祥和美好的愿望融入绣品。在创作方法上善于取绘画和民间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长处,使绣品的构图饱满,繁而不乱,针步均匀,光亮平整,纹理清晰分明,物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地体现了粤绣的地方风格和艺术特色。


    在广绣作品中,陈少芳的《我爱小鸡群》是广绣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一幅。据陈少芳说,在绣一只黑小鸡时,是从它的受光面、反光面和背光面来表现,一只小黑鸡里面,甚至用上了二十多种颜色,据悉,这幅作品1978年在北京展出时,曾受到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喜爱,他在展品前伫足观赏了许久,还兴致勃勃地招呼在其附近的陈永贵说“快来看小鸡”。这件事在当时被广绣界传为佳话。



费工费时 粤绣几成绝艺


    上世纪60年代,广州市有4家刺绣厂社,刺绣技工少说也有三四百人。但到了1982年,广州已没有一间正规的专业刺绣工厂,仅存的4名绣工,连同陈少芳在内的2名设计人员并进了广州珠绣品工艺厂,一年只能生产20来件称得上是“广绣”产品。20世纪末,随着广东改革开放,人们挣钱机会越来越多,从事粤绣又累又费时,选择这个行业的人急剧减少。曾经辉煌的粤绣几成绝艺,被称为“一抹行将消逝的斜阳”。


    业内人士称,目前四大名绣中,苏绣、湘绣、蜀绣还有大批量生产,但粤绣几近绝迹。在潮汕地区除了有极少量人从事潮绣外,广绣更是后继乏人。据陈少芳说,她在1993年创办了广绣艺术研究所,一家几乎全部投身广绣,但即使是在自己家族里,真正能继承广绣技艺的人,目前还没发现。因此,在拍卖界,鲜有粤绣品种出现。



物以稀为贵 粤绣升值潜力大


    行家认为,一名刺绣大师,其创作的黄金时期也不过10多年时间,一幅粤绣精品,往往需费时数月或数年才能完成,据陈少芳说,她刺绣一幅作品需要“五眼”(双眼、眼镜和放大镜)。因此,名家刺绣能流入市场的非常有限,目前广绣大师陈少芳也不过仅余30多件精品。


    此外,由于粤绣已几近失传,在大名绣中,粤绣精品少之又少,物以稀为贵,稀以贵为精,粤绣更是弥足珍贵。据广东岭南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飞武说,一件“九龙屏风”当年销价只有1万元左右,现在已达10万。上世纪80年代,不少粤绣精品市场价,现在在拍卖市场已升值十多倍。



经营之道:投资粤绣宜有针对


    专家认为,投资粤绣藏品应当注意三点:一,四大名绣中,蜀绣代表作是鲤鱼,湘绣是虎、狮;苏绣是人物和猫,而粤绣的题材比较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花鸟、龙凤、山水河川、器皿和各种图案等,其中百鸟朝凤、龙凤、博古则是最具传统特色的题材。二,尽管粤绣大师作品因其绣工精密难以仿冒,但收藏时最好选择大师签名作品。三,选择获奖的作品升值会更快。 (题图为年已66岁的广绣大师陈少芳)

来源:本站综合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