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文登,会被底蕴浓厚的“鲁绣文化”所感动。绣品博采蜀、粤、苏、湘四大名绣之长,集抽、勒、锁、雕等精华工艺于一身,色泽素雅、形象逼真。在文登,工艺家纺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产业。10万户家庭作坊主,连同“云龙”、“艺达”等5大集团,一起支撑起文登“中国工艺家纺名城”的巍峨大厦。去年,文登工艺家纺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0.8亿元,利税9.2亿元,出口创汇4.4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24%、28%和42%
从手绣到机绣,为鲁绣三次技术创新
清代以前,文登妇女就运用多种技法,在衣裙、被褥、枕头、肚兜、轿衣上刺绣各种美丽图案。之后,随着西欧刺绣、抽纱工艺的传入,传统技法与西方工艺相结合,创出了独特的刺绣风格———文登鲁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鲁绣技艺几乎传遍所有乡村。但是,由于是手工制作,完成一件绣品多则经年、少则三五个月,所以,此后百余年间,文登鲁绣始终没能形成规模产业,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针头线脑”。
20世纪80年代,文登开始实施骨干膨胀战略,相继完成了从手绣到机绣的跨越,把手绣带入缝纫机、万能机时代,实现了鲁绣工艺家纺业的第一次技术创新。
1981年,李国贤走马上任文登绣品厂厂长。她带领36名职工,利用两台破旧的缝纫机,率先在同行业中开始由手绣到机绣的试验,取得成功。如今,当年的绣品厂已发展成云龙绣品集团,资产达2.3亿元,销售收入逾5亿元。
进入90年代,文登引导工艺家纺骨干企业从国外引进多头电脑绣花机,产量和精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实现了第二次技术创新。进入新世纪,该市领军企业谋划起第三次技术创新。艺达集团投资1.2亿元,率先从瑞士引进25台飞梭电脑绣花机。每台绣花机的工作效率相当于1048台万能机,且仅需两人操作。眼下,集团的生产计划已排到两个月以后。
通过骨干企业
辐射,文登又形成工艺家纺产业群。目前,文登工艺家纺业已形成以云龙绣品、艺达、刺绣、艺源绣业、万得等5大集团为龙头,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全面参与的集群式生产体系。全市已登记注册的工艺家纺企业达182家,从业人员13万人,产品发展到床上用品、墙面饰品等6大系列280多个品种3200多个花色花样,销往世界各地。
从做产品到做贸易、做品牌转轨
20年的发展,使文登工艺家纺业异军突起,形成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具备了竞争实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制约因素。
上世纪50年代起,文登的工艺家纺产品一直实行代理出口,主要依赖外贸公司或中间商,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网络,不仅价格上不去,利润也较低,且易被代理公司“卡脖子”。
文登人感到了危机和压力。他们积极寻求应对之策,努力争取自营进出口权,由做产品向做贸易、做品牌转轨。为此,云龙集团成立自己的进出口公司,自营出口额以年均60%的速度递增,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同行业榜首。2000年,他们又在美英等12个国家进行“云龙牌”商标的国外注册,一举成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知名品牌和全国同行业惟一的“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艺达集团也痛下决心,开展自营出口业务。去年,该公司销售收入突破4.5亿元,利税突破3300万元,自营出口3000万美元,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眼下,文登又制订了工艺家纺业发展规划,以建设轻纺加工出口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工艺家纺产业群。计划到2005年,培植两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两个过5亿元、8个过亿元的重点企业,培育出1个国家名牌、3个省级名牌,力争创出国际名牌,形成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技术领先、市场称雄的竞争群体,再造工艺家纺业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