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脑绣花缝纫机应市而出
缝纫机的历史可朔到160余年之前,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纺织工业的大生产促进了缝纫机的发明和发展。1790年,英国首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后穿线、缝制皮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到1841年,法国人发明了机针带钩子的链式线迹缝纫机,1851年,美国工人I. M.胜家发明了锁式线迹缝纫机,并成立了胜家公司。这一时期的缝纫机基本上以手摇式为主。1859年,胜家公司发明了第一台脚踏式缝纫机,1889年,从托马斯和爱迪生发明了电动机后,胜家公司又发明了电动机驱动缝纫机,从此开创了缝纫机工业的新纪元,也将缝纫机推进了人类的家庭,成为了当时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人们生活的工具。到1940年,瑞士爱尔娜公司发明的采用筒式底版铝合金铸机壳、内装电动机的便携式家用缝纫机,则进一步发展了家用缝纫机向多功能方向的转变。
随着岁月的长河不断流逝,家用缝纫机发展到今天,尤其是在20世纪,出现的带电脑控制的多功能缝纫绣花机,使得家用缝纫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品,更成为了人类休闲的工具。
在此同时,由于工业机本身虽具有缝纫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的特点,但弊病却是功能单一,不能适应一些特殊服装加工工艺的需求,特种机开始进入市场,但购置这种能够适应特殊加工工艺需求的设备,价格却不菲。电脑多功能缝纫机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个技术要求,虽然多功能机的工作效率比不上工业机,但由于这种机器本身内存有几十乃至上百种缝纫功能线迹,价格相对便宜,服装加工企业开始使用。近年来电脑多功能缝纫机增加了绣花功能(被人们称为多功能绣花缝纫机),这种机器可以进行绣花工作,甚至可以通过扫描仪、USB接线直接与电脑相连接,无论是缝纫功能线迹还是绣花图案都可以通过电脑进行编排,而后传送入缝纫机内存,将其转化成.SEW(缝纫数据)文件,按照设计人员的理念使之成为现实。由于整个缝纫机本身由电脑芯片控制,线迹的宽窄度、疏密度、压脚压力及线迹微型调控都可以进行更改,使得缝纫机对缝纫介质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不论是薄如纱、丝绸厚如帆布、软牛ā皮,还是脆如纸,甚至弹性面料都可以很轻松的进行缝纫乃至绣花工作,大大增强了整机的可塑性,任何一种线迹通过变换不同的缝纫数据,即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所有这些操作,都是通过缝纫机本身的可视触指型液晶屏来实现的,只要对缝纫线迹稍加变动,就可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缝纫效果,既节省了服装加工企业的资金成本,又增加了服装花色品种。基于此,电脑多功能缝纫绣花机逐步得到了广大服装行业人士的认可与青睐。
来源:本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