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滨
王志恒老人将手绣《金瓶梅》向人展示。 曹铭 摄
乍看俨然一套书法作品,仔细端详方知是丝线绣成。眼前这套136册、60余万字的《金瓶梅》是王志恒发动全家用11年完成的,这凝结了王志恒太多的心血,也浓缩了他乐趣丰富的人生。
王志恒,今年60岁,退休前是本市保温容器研究所的设计员。他从小就喜欢读书,颇好舞文弄墨,他和两个弟弟又都痴迷藏书。40岁以后,受家人的影响,王志恒渐渐又迷上了刺绣。这在常人眼中属于女人专利的刺绣,却被王志恒玩儿得烂熟。十几年前,王志恒有了刺绣名著的想法,挑来选去,他将最终目标锁定千古奇书《金瓶梅》。
想绣《金瓶梅》,要先确定版本。王志恒和两个弟弟开始了艰苦的搜寻定本过程。他们在全国搜罗了包括《金瓶梅词话》在内的十几种版本。旅居海外的二弟王冠还特意到英国某图书馆复印了清代版本(国内没有)的《金瓶梅》。最终,哥仨将康熙八年(1669年)张竹坡著本的《金瓶梅》定为主本,参考海内外十几个重要版本《金瓶梅》的内容,开始互校、互补等细致准备工作后,终于可以着手刺绣了。而整个定本过程就用了王志恒5年时间。
二弟王冠的妻子是浙江人,会一手漂亮的苏绣。王志恒不仅自己学得如醉如痴,还发动全家人都做了弟妹的徒弟。随后全家人开始了浩大的绣书工程。其间经历的艰辛,尝到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王志恒体会最深。他在刺绣过程中,克服了制版、装订等很多工艺上的困难。6个春秋过后,136册(每册长35厘米、宽20厘米)、共计60余万字的手绣绢本《金瓶梅》诞生在王志恒及其家人手下。
爱书、爱书法、爱刺绣,让王志恒痴迷绣书。11年来,日夜与《金瓶梅》打交道,逐字绣出《金瓶梅》,的确让他长了不少学问,话里总离不开该书,简直成了民间“金学家”。他说四大名著中虽然不包括《金瓶梅》,但可以说没有它,就很难有后来的《红楼梦》。
做事认真执着的王志恒,把自己这11年的情趣生活总结成“三手”,即手写、手绘、手绣。他说:“很多邻居都羡慕我们这年过半百的老哥仨,说我们真有‘耐心法’,能坐得住,像女人那样刺绣。没辙,谁让我们就好这手呢。其实,不管是谁,只要你对一件事有兴趣,用10年时间您也能玩得挺好……”
王志恒说,现在完成的《金瓶梅》只是全书的文字部分,另外还有200幅插图要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