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刺绣资讯 > 正文
国画也能绣出来(图)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刺绣资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绣女只能悬腕绣,相当辛苦。

画面上的仙鹤羽毛栩栩如生。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这首七言绝句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刺绣的情趣与神韵。眼前就有这样的绣品———油画《拿破仑》、陈逸飞的名画《洵阳遗韵》、徐悲鸿的奔马图、齐白石的兰花小品……这些闪着绸缎光泽的作品可不是画出来的,而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据说,这种巧夺天工的“冒氏绣”已经流传至今400多年了,还是由“秦淮八艳”之一的江南名妓董小宛首创的。前天,记者在大雁塔北广场东侧的亮宝楼里,惊喜地发现那里正在展出这种“冒氏绣”作品。

  令人叹为观止的“冒氏绣”

  一根极细、只有1.5厘米长的小针,一个木头和竹子做成的绷架,一块白绸和几缕丝线,就这几样简单的工具、材料,经过绣女灵巧的双手,加上数月或数年的工夫,才能绣成一件精美的“画”。“冒氏绣”所用丝线是经纯天然草木汁染色的真丝线,真正用来刺绣的丝线须将一根线劈成16或32丝甚至64丝,只取其中1至2丝来绣,其精细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记者看到,这些绣品有工笔花鸟人物,也有写意山水小品,装裱在卷轴或镜框里,乍一看与普通国画并没什么两样。但绣品的画面异常细腻逼真,还有一种特殊的立体感。细看之下,花瓣、花蕊、叶片、枝条异常娇艳,跃然欲出,宛如活物;那片片仙鹤羽毛简直像是直接从鹤身上“拔”下来的,毛茸茸闪烁着一层银光,比真正的工笔画还婉约典雅几分。

  据介绍,这些绣品都出自江苏南通天香绣坊数十位绣女之手。天香绣坊地处如皋水绘园之中,据传,这里曾是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冒辟疆携爱妾董小宛的栖隐之处。董小宛精通琴棋书画,尤善女红刺绣,她的绣品深得董其昌赞誉,人称“冒氏绣”。“冒氏绣”博采传统刺绣之长,在选材和用料上独辟蹊径,雅洁灵气,色彩和谐典雅,并突破平面局限,追求质感。

  绣在塔夫绸上的“国画”

  一件好的刺绣作品,在底料、丝线、针法上都有讲究。一位绣女告诉记者,底料选择质地紧密、水浸不透的塔夫绸;针法就是针在织物上上下运动所成的轨迹,各种轨迹的最终组合便形成了赏心悦目的图案,这是刺绣的灵魂。除了画面本身的内容外,针法、色彩及两者的组合运用更对绣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记者看到,展出的所有绣品几乎都没有刺绣的痕迹,绣女称,她们在刺绣时针脚细密,每一针脚都不超出2毫米,持手电筒照、用放大镜观察,也难辨针脚接头。刺绣的底稿则是用墨线一笔一笔勾画出来的,在塔夫绸上,整幅绣品看起来更像是一幅“国画”或者“浮雕”。

  “冒氏绣”绣之不易

  绣女刺绣时,须把绷架悬空在离地面1米的高度,而且只能悬腕绣,所以相当辛苦。据介绍,绣女的艺术生命只有短短十几、二十年,只能绣到40多岁。一个新绣女必须学满3年画理才能出师,最开始也只能做些最基本的图案,磨炼10年以上才能绣大幅较为精细的作品。而遗憾的是,往往她的绣工到达巅峰之时,却也做不了几年了。所以,大幅面的绣品一个绣女一生只能出几幅,相当珍贵。

来源:西安晚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