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沂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孕育了众多民间艺术家,印花布、剪纸、面塑、泥塑等民间艺术扎根在沂蒙大地上汲取着丰富的营养。这些民间艺术近况如何?本报推出"走近民间艺人,关注沂蒙民间艺术"系列报道,请广大读者向我们推荐您身边的优秀民间艺人。欢迎您拨打热线13153979169,提供线索。
本期推出的是刺绣艺术,代表艺人是今年76岁的老艺人黄万生--
"针线为笔墨,巧制天工图",来到我市著名民间刺绣艺人黄万生的家里,会让人不由生出这样的感叹,精致的绣球、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活色生香的果蔬……摆满了橱柜,挂满了房间的角落,这是个刺绣艺术的殿堂。黄大妈老人每天徜徉在这个殿堂里,满足而充实。她没有经过任何专业的刺绣训练,凭着对刺绣艺术的热爱,独自摸索,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刺绣"治"好
脑血栓后遗症
走访黄万生是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很凑巧,在黄大妈的家门口与她不期而遇,身穿枣红色唐装外套的她,一脸和善的笑容,具有所有老人的祥和与亲善。而神采奕奕的她根本不像年已76岁的老人。
走进黄大妈的房间里,一片繁盛的生气感扑面而来:门楣上、墙上均挂着老人亲手缝制的绣球、荷包等挂饰,橱柜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刺绣作品,桌面还摆着成品或半成品的刺绣挂饰;两盆开得正盛的粉色茉莉摆在客厅的中央;沙发两侧,两篮插花鲜艳而香气浓郁……老人的家窗明几净,温暖而生机盎然,"我母亲就是热爱生活,爱养些花呀草呀的,除了赏心悦目外,还能把花草作为刺绣创作的原型呢。"老人的大女儿快人快语。
"她呀,也算是托了刺绣的福吧,1989年曾经得过脑血栓,身体活动曾经很不受使唤。治疗一段时间后她不听劝,又拿起了针线,没想到做针线倒锻炼了她的大脑,脑血栓后遗症渐渐好了。"黄大妈的老伴许传勤说,"这也多亏了她热爱刺绣,热爱生活。"
老人因为前几天到人民广场领取"临沂市十大民间艺人"奖项而伤了风寒,声音有点沙哑,但一提到刺绣,她神采马上飞扬起来,热情地拿出了刺绣作品逐一向记者介绍着。
作为一个外行人,记者也一下子被老人拿出的作品深深吸引:精美的构图、绚烂的色彩、细腻的针脚,还有那浑然天成的色彩过渡,无不令人惊叹。黄大妈,一位未经任何专业培训的退休大妈,为何有如此高超的技艺?
心灵手巧
家庭熏陶难自弃
黄大妈1931年4月出生于费县农村,幼年时她像所有的女孩子一样喜欢花花绿绿的东西,而她的奶奶正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农村妇女。在奶奶那里,她看到一根根丝线穿来穿去在或红或绿的布上出现了鲜艳的花朵,活泼的动物,她也时常蹲在奶奶身边和奶奶学着在布上缝啊缝。"我奶奶做的抽纱绣品在十里八乡都很出名。"黄大妈说,她也是在奶奶那里学会了刺绣的一些基本要领。她自我感觉对刺绣方面的技巧学得特别快,"打小时候起,类似的手工活,我看上一遍就会做。"这时,她的刺绣作品虽然比不上奶奶做得那么细致漂亮,但在年轻一辈中却是最好的,乡亲们都夸黄家出了个巧丫头。"可那时家里太穷了,虽然有这个爱好,但也没钱去买丝线、绸缎,也就是哪家姑娘出嫁时才有做刺绣的机会。"黄大妈说。
黄大妈的老家在大青山附近。战争岁月里,她于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村里的团支部书记、妇救会长等职务,作为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战役的支前模范还多次受到嘉奖。在她的记忆里,给战士们做的最多的就是军鞋、鞋垫、挎包等,"那时,没有钱买布,我就把自己的棉袄拆了来做鞋垫。"她的针线活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为她日后的刺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5年离休后的20多年里,由于有了更充足的时间,黄大妈一头扎进刺绣挂饰的制作中。"常常是一拿起针线来就忘了时间,连午休也不要了。"老伴怕她身体吃不消曾经极力反对她再做刺绣作品。
但看到她一拿起针线来就特别投入、特别满足的样子,家人不再反对,相反的,儿女们每到外地都注意搜集各种漂亮的挂饰,"拿回来妈妈照着就做出来了,并且比人家做的好得多。"黄大妈的大女儿无比佩服地说。
而老伴许传勤现在也已经成为黄大妈的得力助手,经常在式样颜色上帮忙出谋划策。
作品漂洋过海
为沂蒙争光
在民间传统刺绣艺术的基础上,黄大妈创造性地发展了挂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开创了"黄氏挂绣"这一临沂当代挂绣艺术的重要分支,她的作品朴而不拙,繁简得当,形神兼备。她的绣品涉及广泛,且不说花花草草,民间的绣球,端午的荷包,立春的布公鸡,鞋垫,小孩的猫头猪头鞋帽,到十二生肖……几乎所有的物品都能在她手中缝制出来,但黄大妈最拿手的作品就是绣球。她取出一个逢制好的绣球向记者讲解:一个大球由十二个小球组成,每个小球又有三个椭圆型面,每个面的裁剪,大小如果有一点出入就可能缝合不周全,一个大绣球从开始做剪样到完全逢制完毕,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妈缝制的东西从来不让别人插手,别人缝的她能看出来,看出来就给拆了重缝。"她的大女儿"嗔怪"地数落着妈妈。
黄大妈不但对手工要求很严格,对材料要求更严格,从面料、丝线,到里面塞的艾草、丝绵等填充物,她都是亲自挑选,因此保证了她做出来的刺绣作品每一件都是精品。
飞针走线
"绣"出充实人生
黄大妈说,自从20年前离休以来,刺绣成了她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从没指望靠刺绣"发财致富",相反,她每个月的离休工资倒贴进不少。
平日里,喜爱她手艺的人会向她讨要一两件绣品来收藏,附近一些要出嫁的姑娘也慕名而来,恳请黄大妈帮自己绣一件纪念品。只要有空,她就会爽快答应下来,从不收取分文,还要贴上自己的材料。"不图名利,就是个爱好,别人喜欢就拿走,大家高兴了我也高兴。"这个观点已经被黄大妈的家人认可。
当问及每年用在这方面的投资时,老伴在一边说每年少说也有上千元,黄大妈笑了,她说:"现在不是生活好了吗,以前没有钱买不起布线,咱就是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能力啊。"
如今刺绣占据了她大部分空闲时间,也正因如此,她感到自己过得很充实,从不知"无聊"为何物。刺绣还使她认识了许多朋友,平日里有不少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来找她学习刺绣,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别人,这也使她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人生,也引导她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刺绣没有给黄大妈带来更多的财富,却带给她无穷的乐趣,为她的业余生活点缀上绚丽的色彩。风风雨雨中,她飞针走线,把对人生的感悟密密缝进了自己的绣品中。针针线线中,也缝出了她对刺绣艺术的执著追求。
黄大妈说她制作刺绣作品,从来也没想过要和"艺术"沾任何边,仅仅是在针线的纤巧世界里找到一种塌实的感觉。但她的作品却是本真由心,让人感动。不由想起泰戈尔的著名诗句-- "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黄大妈的绣品犹如一朵野花平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