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贵州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的民族民间文化。那一层层包裹着贵州的崇山峻岭,在阻碍着贵州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经意地保护了依然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别样的挑花刺绣、苗舞侗歌、鼓楼花桥,让生活在紧张与喧嚣之中的城市人看来,犹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在大山深处熠熠闪亮,令人神往。
随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贵州现代化的进程也驰上了快车道。贵州封闭的山门彻底打开了,公路蜿蜒着伸进了每一个乡镇,旅游者的足迹随之也踏遍了那些有着山水田园之美和文化差异的乡村。原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乡民们悄然改变了生活习惯。年轻人差不多都外出打工了,在热闹的都市里,他们渐渐淡忘了明月底下的行歌坐月,逢年过节回家也不再稀罕穿戴繁琐的民族盛装,甚至不再用本民族语言交流。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而富裕起来的乡民们,也开始追逐时尚。他们为旅游者表演的节目,简单而雷同,没有了丰富,失去了色彩。一些纯粹为吸引旅游者而举办的节日,也只有其名而无其实,维系着一个民族的最古老最纯粹的文化记忆,正在悄悄地游走。
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着稍纵即逝的危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一时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遭受的冲击,贵州没有封闭山门,而是采取更为开放的姿态:对外宣传多彩贵州,对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
2003年1月1日,贵州省人大颁布施行《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这是继云南之后的全国第二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法规的实施,使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开始就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2004年,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正式成立,文化厅、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多个部门共同承担起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重任。2005年,省政府设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资金,为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后勤保障。
贵州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一批文化人抱着向民间学习的虔诚之心,收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料。20世纪80年代,为编纂《中国十大文艺集成·贵州卷》,贵州动员了上千人的普查队伍,收集了上千万字的资料,出版了《贵州民间艺人小传》、《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大观》等一批书籍。从今年开始的又一次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将持续到2007年结束,这次普查对于彻底摸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上,贵州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95年,贵州率先引进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中挪合作在六枝梭戛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十年间,贵州已经初步建成包括苗、布依、侗等少数民族在内的生态博物馆群。为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省政府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去年公布了首批名录91项。在国家级名录的竞争中,贵州申报76项,其中40项榜上有名,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名列全国第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贵州各族各界的共识。一批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人士,成立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在推介和保护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上做了大量工作。更为可喜的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在地的乡民们,对于自己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加强,正自觉地传承着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当然,随着生活的变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环境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保护方式也应随之变化。只要我们行动着,民族文化之根就不会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