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帮着郭胜兰(左)一起缝鞋垫 |
&
nbsp; “英雄母亲”郭胜兰的故事(上)400双鞋垫绣出母子情
10年前她的儿子因救火光荣牺牲在上海,10年中,儿子所在部队的200多名士兵成了她的“亲儿子,她总共邮寄了1000斤花生表达关怀,缝制了400余双鞋垫作为“母爱”。
爸妈:……
二老的身体还好吗?特别是妈妈的身体,在家里种那么多田,爸爸要上班,妹妹还小,所以请妈妈一定要注意身体。杨波不幸牺牲了,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
儿:刘瑞方
这是一封写于1997年4月的信。胶南市市民郭胜兰一直作为珍宝似的保存着,这是1996年儿子杨波牺牲后,儿子的战友写来的。10年了,郭胜兰一直被儿子所在部队的战士称为“妈妈”,10年了,作为“妈妈”的郭胜兰一直默默地奉献着“母爱”。
儿子英勇献身火场
1996年11月21日下午3时56分,上海东沟船厂“车14号”轮船发生火灾!杨波随所在的上海市消防总队第一支队高桥中队赶赴火场。当得知有3名施工人员被围困在舱内时,杨波主动请缨,冲进浓烟区搜寻被困人员。在舱内作战四十多分钟,杨波发现了两名已经昏倒的施工人员,便竭尽全力地将两人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此时,所携氧气已经不多,体力也已经严重透支,可杨波看到还有一名施工人员被困在舱内处境危险后,又一次冲进了浓烟之中,不幸昏倒在舱内,献出了自己年仅20岁的年轻生命。
不愿给部队添麻烦
儿子牺牲后,当部队首长询问郭胜兰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时,两度昏厥的郭胜兰沉思片刻说:“当兵是孩子的选择,也是我们父母的愿望,他牺牲的光荣,我们没有什么困难。”
追悼会后第二天,郭胜兰就执意要回家。当部队领导递上发放的抚恤金和地方单位及官兵的捐款时,郭胜兰却将这些钱分成了两份,一份交到部队领导的手中。郭胜兰平静地说:“为了钱就不送孩子到部队了,我们虽然困难,但部队上比我们困难的官兵家庭很多,请把这些钱留给他们。”
200多官兵叫她妈
回到家里后,郭胜兰每天起早贪黑料理家务,下地干活,用超负荷的劳动麻木自己,减轻对儿子的思念。可是回到家,只要一闭眼,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儿子的模样,便会忍不住偷偷地哭。时间久了,她患了严重的眼疾。
在胶南市铁山路汽车配件城6号楼西一单元302室的家中,郭胜兰说,儿子生前的战友们也没有忘记她,大家经常给他写信。自己也在逢年过节时打电话慰问中队战士,一来一往之间,战士们对她的称呼也变了,由“嫂嫂”、“阿姨”等变成了“妈妈”。而且,这“妈妈”一叫就是十年。
1000斤花生10年情
“……中队的干部和战士们已经换过几茬了,有的可能都已经不认识您了,但他们告诉我说,以前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能收到来自山东的花生,是杨波烈士的父母寄来的。听了他们说出这些,我告诉他们说:今年已经寄来了,我今天就是来送这份已经保存了好多年,也一直未曾间断的父母对儿子的那份心意的。中队的官兵很受鼓舞……”
上海市消防总队政治部组织处处长程章生
2003.10.30
这封信中提到的寄花生的事,是郭胜兰每年在收获花生后犒劳孩子们的。10年间,她每年都没有间断,邮寄了500多公斤的花生。天气转冷时也会寄去信件,由于自己不识字,信件通常由她口述,女儿和老伴执笔,叮嘱战士多加些衣服不要着凉。
鞋垫绣出拥军情
有一次,通过战士的信,郭胜兰了解到他们训练时有时脚磨出了水疱,她的心一紧,便想到给孩子们缝制鞋垫。从此再未间断。
绣鞋垫是个细活,需要时间和耐心。长期地熬夜,杨妈妈的眼疾越来越重,医生叮嘱千万不要再熬夜。可为了让孩子们在练兵时能早点穿上自己亲手做得鞋垫,她顾不了那么多,咬牙坚持,而且一次又一次地推迟了手术。在妈妈的指导下,养女杨飞燕更接过了妈妈手中的针线,学会了缝绣鞋垫。
郭胜兰还不知道,自己缝制的绣花鞋垫成了中队官兵视若珍宝的奖赏。他们没有一个人舍得穿,都将鞋垫自觉地交到中队部,在他们的眼里,只有最优秀的士兵才能得到一双妈妈的鞋垫,每一个退伍的老兵都以能带走一双郭胜兰终身制的鞋垫作为最大的光荣。
只要有机会,杨妈妈就会来中队看望她的兵儿子们。妈妈来队的日子,是中队最隆重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