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希拉克绣头像
自古太湖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多蚕桑,盛产丝绸,而吴县居中,自然成为锦绣之乡,“苏绣”能够扬名天下与这里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用于服饰。而延续至今,“苏绣”更是得到无数文人墨客、富商大贾的宠爱。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下来,刺绣技艺的发展与影响却渐渐有些势微,直到2003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有心之士邀请王丽华提前刺绣了希拉克的头像,并做为国礼赠送给这位总统,当总统及他的随行人员看到如此精美的绣品之后,不禁惊叹,忙不迭的接了过去,从此,王丽华与她的刺绣开始暂露头角。
对于王丽华来说,她一直不认为那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她认为在所有的刺绣作品中,以人物肖像为内容的作品最难创作,而她对于这位法国总统希拉克并不熟悉,单是凭着照片的感觉,不足以抓住人物的神韵,而她专门创作的孙中山、宋庆龄的肖像作品,相对来说,则是她比较满意的,其中她专门为宋庆龄创作的头像刺绣已经被上海的宋庆龄故居收藏。“另外一幅迄今为止,我创作的最大型作品‘邓小平’在2004年青年文化周获特别贡献奖。”
初生牛犊不怕虎
王丽华出生于“苏绣”的发源地吴县镇湖镇,16岁正式开始学习刺绣,当时不过是绣些枕套、头花、被面等简单的生活用品。与无数“绣娘”一样,王丽华每天都专注于自己眼前的针、线和花样,做些传统的针法,然而能够得到今天的成就,王丽华认为,跟本人对传统艺术的酷爱和艺术方面的悟性是分不开的,她比较早的把握了现代人的需求,也成为最主要原因。
那时王丽华和她的老师、伙伴们很少有人会想着去开发除了生活用品之外的领域,王丽华就开始琢磨能不能创作不一样的作品,让自己的刺绣得到更大的价值,朋友拿来了一个肖像,让王丽华试试,当时王丽华不过学习的半年多的时间,平时想归想,真正遇到不同的领域,心里还是有些不托底,“我当时用了差不多半个多月的时间来琢磨,怎么把这个人物的头像绣好,直到反复修改后自己感觉还可以,才敢拿给朋友看,没想到,朋友看后大大赞赏了我一番。”王丽华回忆自己第一次创新。
但那时,无论对于王丽华来说,在技法上还是有很多缺陷,毕竟没有得到过名师指点,但她已经开始敢接活了。余老师是王丽华接触的第一位省级工艺大师,擅长绣动物,一个偶然的机会,余老师把自己手里的订单给了王丽华,当时余老师心里对这个新人还是有些打鼓,但看到王丽华很勇敢,就决定让她试一试,“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很快,王丽华就得到了余老师及其他艺术前辈大师的信任和指点,王丽华说那是她最好的学习机会,从那以后,王丽华的刺绣技艺有了飞速提高。
苏绣已经慢慢成为王丽华生命中的一大部分,2002年开始,王丽华逐渐用它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是用传统的工艺绣出现代的文化,做出现代人喜欢的作品,然而,这却是从来都没有人做过的素材,也是自己要攻克的难题,经过几番取舍,王丽华选择了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国际地位的商周青铜器。
青铜器之所以能够得到所有人的喜爱,是因为它身上独有的蕴含了几千年历史的味道,它身上特有的铜锈斑斑的凝重赋予它无穷魅力,而通过刺绣来表现,则相当困难。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王丽华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当她拿出自己的第一副青铜器绣品“犀樽”时,所有在第一时间看到的人士无不惊叹,毕竟这是前无古人的尝试,而竟然如此神似,简直是超乎想象。王丽华知道,自己成功了。
将北京做为“根据地”
走到今天,王丽华已经去过十几个国家表演自己的刺绣技艺,也是国家将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对象,然而,她知道能够将这种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承下去,首当其冲的就是更好的推广开去,让更多的人来支持和喜爱,才能有更好的发展,2006年7月,几经寻找,王丽华终于与北京通宝斋达成一致,在北京这个中国的文化中心,建立一个自己的根据地,由此来结识更多中外喜爱艺术的朋友。
目前,对于王丽华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更好的创作题材,20世纪80年代,著名学者费孝通来到吴县镇湖镇,看到王丽华的作品时题字“家乡艺术”,王丽华说,她记得很清楚,“费老的意思是说这种艺术在世界上来说,只有我们的家乡才有,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推广到全世界去,目前我正处于创作的颠峰时期,我希望能找到更多更好的素材,比如类似奥运会题材的作品,这样才能让苏绣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让苏绣这一充满了美和智慧艺术之花开得更艳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