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个古人留下的文字,它能组成多少首古诗?答案竟然是超过8千首,这些文字还是被绣在一块织锦上,这就是名动天下、留传千年的《回文璇玑图》。璇玑图是用五彩线织就,不管横、斜、竖读均成诗体,这些诗表达了对身在异地丈夫的满腔思怨。盖世无双的璇玑图就是1600多年前武功县才女苏惠创作的。
古代才女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出生在前秦苻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就是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那个苻坚)的苏惠,自幼容貌秀丽,聪颖过人,传说三岁做诗、五岁可织布。苏惠长成后,富豪子弟上门求婚者众多,但都被谢绝。她16岁那年,一次随父亲到法门寺逛庙会,遇到了如意郎君当地才子窦涛。婚后,夫妇十分恩爱。但好景不长,当了将军的窦涛违背苻坚派他攻打东晋的命令,被苻坚发配到北疆驻守。窦涛走后苏惠日夜思念,每日写诗以解忧,年复一年,竟写成了七千九百多首。
六年后,苻坚让窦涛重归故土加以重用,不料窦涛却已娶了敦煌的一位能歌善舞的女子。苏惠见到丈夫的小老婆后,火冒三丈,将其痛打一顿,结果导致夫妻反目。窦涛离家,并与妻子断绝了书信来往。苏惠悔恨难当,为表达坚贞的爱情和分离之苦,就用五彩线织成诗文,长宽8寸,就这样千古流芳的《璇玑图》诞生了,她让人送与丈夫。窦涛看后,感于苏惠的深情,便将宠妾送往扶风家中,并与苏惠和好如初。公元379年左右,苏惠去世。
据《武则天记》记载,苏惠还有文词5000余首,经隋末战乱,全部散落,无存与世。武则天称其为“超今迈古”之人。今人研究璇玑图可读出超过8000首诗。
现代农村的文化产业
8月31日,雨中乡镇大街上,一群模特在走秀,这些模特包括乡妇联主席,都是些县乡的机关女干部,她们穿着自己设计的土布衣服义务走秀,就是为了推广家乡武功的“苏绘”牌土布。在武功,如今苏惠家乡的人们重踏起织机,把土布上苏惠的《璇玑诗》作为了致富的产业。
咸阳苏绘民间土布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普集乡农民赵哲兴奋地告诉记者,苏绘牌这个项目是乡妇联主席杨咏梅引进并扶持的。这些土布都是武功的农村妇女从公司领回大工厂出的线,在家用土织布机上织出来的,公司再回收出售。而每件土布床单能卖到300多元。目前,全县7个乡56个村,530户农民已和公司签约,另外每天还有10几户农户加入。这家专营土布的公司今年6月1日才正式营业,到现在已经有60多万元的业务,产品已和上海一家公司达成了出口协议。苏绘牌土布能有这么好的前景就是因为产品有文化底蕴,它可以说是文化产业的产品。
在苏绘牌土布机加工点贞元镇南可村,记者看到村上的农户家红红火火加工土布的场面。村民崔密鸽家里,她正领着妯娌、儿媳妇织布。她一边织一边告诉记者,她们靠农闲时织土布,两天织一个床单,公司一个床单付30元,另外还有质量奖。“我家一个月收入400元没问题,完全够娃娃们上学用的了。”她笑着说。据该村书记王志辉介绍,南可村从5月开始发展土布机,现有50台土布机,从事加工的妇女有180多名。“每年农闲有100天,这100天,我们村靠土布能挣100万元。”提到收入,村支书有些不好意思,“除了挣钱,还能解决家庭矛盾,家庭妇女都干活挣钱了,家庭关系自然和谐了。我们到年底要发展到100台土布机,这个产业能带动我们村致富。”
武功县政府的干部告诉记者,县政府用六大政策支持发展土织布,除了县乡女干部的模特队,农村织户家的土织布机是560元,市上补100元,县上补100元,织户出360元,而这些钱也是公司从付给织户的劳务费里扣,农民不用出现钱。县上这么看中这个产业,就是认为凭借苏惠的故事和农织户精心织出的土布质量,可以上武功农民真正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
土布成为了咸阳的特色经济
苏绘牌土布发展起来也是一个巧合,去年第三届海峡两岸文化研讨会在咸阳召开期间,一个台商在礼泉叱干镇,看到土布后,当时订了200条,后来这200条土布都卖到了新加坡,台湾人挣了一大笔。这样的事让陪同前往的咸阳市乡镇企业局局长、发展土织布办公室主任马文玉感慨不已。回去后就向市里建议定政策扶持发展土布业。后来贞元乡妇联主席把土布项目带到了武功。
武功苏绘牌土布只是咸阳发展土布纺织业的一个缩影。目前,土布纺织在咸阳的乡镇蓬勃发展,加上比苏绘牌早、规模更大的礼泉县以牛郎织女文化为背景的“纤手”牌、兴平市“金梭子”牌、乾县“秦彩牌”等四大品牌,让咸阳数千农村妇女从中得益。目前,咸阳有纺机1800多台,固定从业人员3600多人;土织布年收入在2600多万,农纺户收入300多万元。
马文玉告诉记者,织土布是咸阳的一项从未中断的传统。改革开发前,咸阳农村讲“勤织快纺土布换粮”,当时靠土布,不少农民才吃饱了肚子。现在人们讲究自然,土布是纯天然,它的二三十道工序基本都是手工,绿色环保无污染,所以很快就占领了市场。他很有信心地说,咸阳土布已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咸阳要做中国土布第一品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