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五位刺绣方面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众多苏州刺绣名家齐聚镇湖卢福英绣庄。他们的共同目的,就是为即将完成的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大型刺绣作品《江南三月春意浓》提建议出主意,这幅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苏绣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本报记者 华月 摄影 郑红
根据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宋文治的这幅画作绣制的《江南三月春意浓》,长808厘米,高405厘米,装裱面积将近35平方米,由镇湖卢福英刺绣艺术馆制作。完成后将作为献给2007年全国两会的礼物,成为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的装饰品。由于它是目前规模最大的苏绣作品,比原先人民大会堂江苏厅装饰的苏绣作品《松龄鹤寿》还要大,因此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苏绣。
要完成这样大的作品,按照以往的惯例,至少需要1年的时间。但是留给《江南三月春意浓》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所有材料三天备齐
去年12月29日晚,苏州市人大代表、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卢福英接到了江苏省政府的电话,人民大会堂江苏厅正在重新装修,墙上的装饰品选中了苏州刺绣作品。而画作则选中了有浓重江南韵味的《江南三月春意浓》。因为原作只有不到1米长,而要绣的作品长度则超过8米,为了能够把画作以最好的效果复制到绣品上,12月31日,卢福英带上了六七个人去南京给这幅画拍照。
照片成功地在南京打印并放大,但接下来的困难又来了———没有这么大的布和房子。卢福英打电话到布厂,得知短时间内绝对做不出这么大的布来,最后只能选择用两块布分别绣画作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然后再拼接而成。在找布的同时,卢福英也找到了一处房子,长13米宽6米的一楼,差不多刚好能容下几十人同时刺绣的空间。由于绣品长度很长,为了防止刺绣的过程中刺绣的绷架中部被压凹下去,卢福英没有使用传统的木制绷架,而是专门定做了铁制绷架。
130名绣娘三班倒
“这幅作品完成,功劳不是我卢福英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我们镇湖绣娘的。”卢福英说。先后参与这幅作品制作的,有130多名绣娘。其中来自卢福英绣庄的有50多人,卢福英在通安的一个绣庄来了30多人,此外,这些绣娘还找来了自己的那些手巧的亲戚伙伴,分成三班,24小时不停歇地刺绣,最多时同一班有60多人。“虽然我们说35天内要完成,但是从1月4日正式开始绣,到2月5日必须完成,其实前后不足35天。”
卢福英形容这次刺绣就像打一次战役,最大的困难,正是如何统一这么多绣娘的战术思想。“不同的绣娘有不同的特点和针法,技艺上也有差别。这幅作品刺绣本身不难,但要向每位绣娘传达出我对这幅作品的理解和想法,达到像一个人绣出来的那种效果,就非常难。”从刺绣角度上说,这幅作品采用交错不一的乱针绣,有的绣娘不是很擅长。为了使整幅作品达到就像一个人绣的那种效果,卢福英决定从作品中最为简单的湖面部分绣起,每个绣娘都来试试,两天之后,大家的绣法就基本统一了。由于是三班倒,每个部分的绣娘在交班时,都会向前来接班的绣娘交代清楚,有效地保证了刺绣的连贯性。
专家帮忙反复修改
要完成这幅作品,可不是光光把画作绣得一模一样就可以了。“这可是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能够看到这幅作品的,一定都是很有眼光和欣赏水平的。”卢福英说。因此这幅作品不仅要像画作,而且还要体现出作者的思想,体现出苏绣的特点。
卢福英还专门去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看装修,结果还真被她看出了问题。颜色深了可以调浅,但是太浅了也不行。“大会堂的灯光很亮,我们在电脑上模拟了效果,结果发现灯一开,画作上没有上色的湖水部分一片惨白,非常刺眼。”于是卢福英再次征得原作者的同意,在湖水部分用非常淡的绿色刺绣,结果效果很好。而深色的山石部分,则略微变浅,逐渐加深。
昨天,这幅作品的上下两部分开始正式拼接,卢福英把顾文霞、王金山、蒋雪英、余福臻、张玉英等五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及沈寿传人牟志红和自己的老师王祖石都请到了镇湖,给这幅作品出谋划策。卢福英准备用两天两夜的时间完成拼接,然后再用四天的时间进行修改。“2月5日必须完成,2月6日就要送上火车。”届时,这幅作品就将完整的与大家见面了。